揪出了黑皮這個禍害,還“繳獲”了一麻袋劣質白糖當證據,但曉燕心裡的石頭並沒落地。那二百盒紡織廠的訂單像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眼看交貨日期逼近,原料卻出了問題,難道真要砸了“林記”的招牌,還得賠錢?
回到“林記”,看著那堆用劣質原料做出來的、色澤味道都不對勁的點心,曉燕愁得眉毛都快打結了。馬桂芳和王彩鳳也唉聲歎氣,想著那麼多雞蛋、油、白糖都糟蹋了,心疼得直哆嗦。
陳默把那個贓物麻袋扔在牆角,像扔一袋垃圾。他看了看那堆失敗的點心,又看了看曉燕垮著的小臉,沒說話,轉身又出去了。
“唉,陳師傅是不是也沒辦法了?”王彩鳳小聲說。
曉燕沒吭聲,心裡也有些沒底。陳默能打能嚇唬混混,但變不出優質白糖和油啊。
沒過多久,陳默回來了。手裡沒拎東西,但身後卻跟著一個讓曉燕目瞪口呆的人——鄭文斌!
鄭老師推著他那輛剛剛經曆“劫難”、車把還有點歪、鏈條嘩啦響的“永久”二八車,鼻梁上架著一副用透明膠帶纏了七八圈的破眼鏡顯然是臨時找出來備用的),頭發依舊淩亂,臉上還帶著點驚魂未定的蒼白,但眼神卻莫名地…亢奮?
“林老板!”鄭文斌一進門就推了推他那滑稽的眼鏡,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顫,“陳師傅都跟我說了!原料問題是吧?這是典型的市場經濟初期無序競爭導致的假冒偽劣現象!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來應對!”
曉燕:“???”科學方法?做點心跟科學有什麼關係?
她疑惑地看向陳默。陳默抱著胳膊靠在門框上,麵無表情地吐出三個字:“他有門路。”
原來,陳默剛才出去,不是放棄,而是直接去找了這位剛被他“連累”得損失慘重的鄭老師。至於他是怎麼“說服”鄭老師的…看鄭老師這又怕又興奮的複雜表情,估計過程不怎麼溫和。
“門路?什麼門路?”曉燕更懵了。
鄭文斌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顯得專業:“林老板,你忘了?我父親!縣一中的老校長!他以前的學生,現在在縣糖酒公司當儲備科科長!”
糖酒公司!這可是掌管著全縣糖類酒類計劃內供應的大單位!如果能從那裡拿到計劃內的優質白糖,問題就解決了!
曉燕的眼睛瞬間亮了!但隨即又黯淡下去:“可是…計劃內的糖都是供應國營廠和單位的,我們個體戶…”
“事在人為!”鄭文斌扶了扶眼鏡,膠帶發出吱呀的響聲,“改革開放就是要打破條條框框!而且,我們這不是為了生產‘出口轉內銷’的優質產品嗎?他指了指於麗娟那份訂單)這符合政策導向!我這就去找我父親!”
他說得慷慨激昂,仿佛不是去走關係批條子,而是去進行一項偉大的科學實驗。
於是,半小時後,曉燕和陳默看著鄭文斌騎著他那輛嘩啦亂響的“永久”車,車把上掛著兩盒曉燕趕緊包好的、最好的點心當禮物),歪歪扭扭地朝著縣一中教職工宿舍樓的方向奮力蹬去,那背影帶著一種悲壯的使命感。
“他…能行嗎?”曉燕心裡七上八下。
“死馬當活馬醫。”陳默言簡意賅。
等待的時間格外煎熬。曉燕坐立不安,一會兒擔心鄭老師被他那當校長的父親訓斥,一會兒又擔心糖酒公司的科長不買賬。
就在曉燕快要絕望時,巷口傳來了那熟悉的、嘩啦嘩啦的自行車聲!隻見鄭文斌如同得勝還朝的將軍,雖然眼鏡歪斜,滿頭大汗,但臉上洋溢著巨大的喜悅和自豪!他的自行車後座上,赫然綁著一袋印著“優級白砂糖”字樣的標準包裝袋!足足五十斤!
“成功了!林老板!陳師傅!成功了!”鄭文斌跳下車,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我父親親自打的電話!張科長一看是老校長的公子…呃,是關心地方經濟發展,特事特辦,批了五十斤計劃外的優級糖!就是價格比議價糧店還稍貴點…”
曉燕看著那袋雪白細膩、顆粒均勻的優質白糖,激動得差點哭出來!貴點也值啊!
“鄭老師!太謝謝你了!真是太謝謝了!”她連聲道謝,看著鄭文斌那滑稽的纏膠帶眼鏡都覺得無比順眼。
陳默走過去,單手拎起那袋糖,掂了掂,確認是真貨,然後對鄭文斌點了點頭,難得地說了句:“還行。”
就這倆字,讓鄭文斌激動得臉都紅了,仿佛得到了莫大的認可,比拿到三好學生獎狀還高興。
白糖解決了,但油還是問題。這次沒等曉燕發愁,陳默又出去了。這次他沒帶鄭文斌。
過了一會兒,他回來了。開著他的東風大卡回來的。卡車後麵,跟著一輛驢車!驢車上坐著個憨厚的老農,車裡放著好幾個沉甸甸的、散發著濃鬱油香的黑色陶罐。
“這是…”曉燕愣住了。
“鄉下榨的土花生油,沒摻假。我跑車認識的老人家。”陳默言簡意賅地解釋,然後開始往下搬油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老農也笑嗬嗬地下車,用濃重的口音說:“默娃子難得開口,俺把留著自家吃的油先勻給你們!香著呢!炒菜都白搭浪費),就得做點心!”
曉燕看著那一罐罐色澤金黃、香氣純正的花生油,心裡暖流湧動。陳默雖然話不多,但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用最實在的方式解決問題。
原料危機,竟然以這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決了!而且解決的過程充滿了各種反差萌和喜劇效果——冷酷卡車司機搭配書生老師,“科學”門路加上鄉土人情。
接下來的一天,“林記”再次開足馬力。有了優質原料,曉燕和馬桂芳、王彩鳳手藝得以充分發揮,新出爐的點心色澤金黃誘人,香氣撲鼻,味道純正。
鄭文斌也沒走,自告奮勇地留下來“幫忙”。雖然他包點心的手法笨拙得像在搞化學實驗,稱重量時恨不得用上遊標卡尺,還時不時推著眼鏡發表一番“麵粉水解與美拉德反應”的高論,弄得馬桂芳和王彩鳳偷偷直樂,但他那份熱忱和之前立下的功勞,讓曉燕不忍心趕他走。
陳默則負責所有的力氣活,搬麵粉、扛糖袋、清理垃圾,像個沉默的工頭。偶爾瞥見鄭文斌在那“科學”包點心,他的嘴角會微不可察地抽動一下。
於是,“林記”倉庫裡出現了一幅奇特的景象:曉燕主導生產,馬桂芳和王彩鳳熟練配合,陳默默默擔當力工,鄭文斌則進行著“理論指導”和“實驗性輔助”,那輛歪把的“永久”自行車和纏膠帶的眼鏡成了最亮的點綴。
在於麗娟要求的交貨期前一天,二百盒包裝精美、點心優質的“中秋佳禮”終於全部完工!整整齊齊地碼放在角落裡,散發著誘人的光芒點心本身和包裝鐵盒的雙重光芒)!
曉燕看著這來之不易的成果,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裡充滿了成就感,也充滿了感激。她看著正在洗手的大力士陳默,和還在那認真計算“單位包裝成本與效益比”的鄭老師,忍不住笑了出來。
這一關,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闖過來了!而且過程…嗯,相當精彩。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