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求婚後的幾天,曉燕刻意躲著他。她不知道該如何麵對那份沉甸甸的心意,更不知道該如何抉擇。院子裡的氣氛變得微妙而壓抑,連娟子都察覺到了,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的。
就在這個當時,沈柏晟的攻勢卻愈發密集和浪漫起來,帶著一種曉燕從未體驗過的、屬於八十年代知識分子的特有風情。
周一一大早,沈柏晟就騎著那輛永久二八大杠來了。車把上掛著一個牛皮紙包,裡麵不是技術資料,而是一本嶄新的《詩刊》和一本《大眾電影》。
“路過郵局,看到新到的,想著你可能喜歡。”他笑著說,陽光照在眼鏡片上,反射出柔和的光。
曉燕好奇地翻看。《詩刊》的封麵是一幅水墨畫,典雅彆致;《大眾電影》封底是電影《廬山戀》的劇照,張瑜和郭凱敏站在廬山之巔,青春飛揚。這些都是她平時舍不得買的“奢侈品”。
“這...太破費了。”曉燕有些不好意思。
“知識無價。”沈柏晟推推眼鏡,隨口念道,“‘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的新詩,很有意思。”
曉燕似懂非懂,但覺得那詩句很美,有種說不出的力量。
中午,沈柏晟居然沒走,而是從公文包裡掏出兩個鋁製飯盒:“猜猜今天吃什麼?”
打開一看,居然是肯德基式的炸雞塊!雖然是用油紙包著,沒有後來的包裝精致,但那金黃酥脆的樣子還是讓曉燕瞪大了眼睛。
“這...這是?”
“仿照外國快餐做的。”沈柏晟得意地說,“我根據《中國食品》上的配方試做的,嘗嘗看?”
曉燕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外酥裡嫩,鹹香適口,是她從未嘗過的味道。
“怎麼樣?聽說現在北京上海都流行吃這個。”沈柏晟看著她,眼神期待。
曉燕連連點頭:“真好吃!你怎麼什麼都會?”
沈柏晟笑了:“多看書,多嘗試而已。你要是感興趣,我可以教你。”
下午,他又變魔術似的從公文包裡拿出一台海鷗牌相機:“來,我給你和蜂箱拍張照。這麼好的事業,該留個紀念。”
曉燕又驚又喜,手忙腳亂地整理頭發和衣襟。在沈柏晟的指導下,她站在蜂箱前,露出一個有些緊張的笑容。
“哢嚓”一聲,這一刻被永遠定格。
“下周就能洗出來。”沈柏晟說,“到時候我給你做個相冊。”
最讓曉燕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沈柏晟來時,手裡拎著一個罕見的黑色方盒子——那是一台雙卡錄音機!
“這是...”曉燕目瞪口呆。她隻在縣裡最高級的百貨商店見過這玩意兒,貴得嚇人。
“朋友的,借來用用。”沈柏晟輕描淡寫地說,按下播放鍵。
頓時,鄧麗君甜美溫柔的歌聲流淌出來:“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曉燕愣住了。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聽鄧麗君的歌,那柔美的旋律和直白的歌詞,與她聽慣的革命歌曲和評劇截然不同,聽得她心跳加速,臉頰發燙。
“這歌...真好聽。”她喃喃道。
“這是現在最流行的。”沈柏晟笑著說,“港台歌曲,年輕人都喜歡。還有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成方圓的《童年》,都很好聽。”
他換了一盤磁帶,這次是輕音樂:《藍色的多瑙河》《愛情故事》,旋律優美浪漫。
娟子和幾個鄰居孩子都被吸引過來,圍著錄音機好奇地打量。孩子們隨著音樂扭動身體,院裡一時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連孫秀英都探出頭來看熱鬨,嘴上說著“靡靡之音”,腳步卻挪不動地方。
沈柏晟甚至邀曉燕跳舞:“很簡單,就是跟著節奏走步子。”
曉燕紅著臉拒絕:“不行不行,我不會...”
“我教你。”沈柏晟伸出手,眼神溫柔而堅定。
就在曉燕猶豫著要不要把手放上去時,陳默回來了。他今天收工早,看見院裡熱鬨的景象,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音樂聲戛然而止——沈柏晟適時地按下了停止鍵。
“默哥...”曉燕莫名有些心虛。
陳默沒說話,目光在錄音機和沈柏晟身上掃過,最後落在曉燕泛紅的臉上。他什麼也沒說,轉身進了屋。
院裡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孩子們悻悻地散開,娟子也悄悄溜走了。
沈柏晟推推眼鏡,若無其事地收起錄音機:“看來陳默同誌不喜歡音樂啊。”
曉張了張嘴,不知該說什麼。
沈柏晟卻不以為意,又從公文包裡掏出兩張票:“明天晚上縣禮堂放《廬山戀》,內部票,很難搞的。一起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