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至暗時刻
臘月二十九,雪停了,但天地間一片肅殺的白,寒氣刺骨。被騙的噩耗像瘟疫一樣在“林記”內部迅速傳開,原本就因為年關生產而緊繃的弦,徹底斷了。
最先爆發的是資金危機。那十萬假鈔被銀行沒收,不僅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損失,更帶來了法律上的潛在麻煩。而剩下的十萬缺口,像一張血盆大口,吞噬著“林記”微薄的流動資金。原料供應商聽聞風聲,立刻堵上門來,不再是往日和氣生財的模樣,言辭激烈地要求結清貨款,否則立刻停止供應。
“林廠長,不是我們不講情麵,小本生意,拖不起啊!”
“當初看你們‘林記’名聲好,才答應賒賬,現在搞出這種事,我們的錢怎麼辦?”
曉燕隻能強撐著笑臉,一遍遍解釋、保證,但蒼白無力。她拿出僅有的錢,優先支付了部分最緊急的小額欠款,但對於幾個大供應商,她隻能打下欠條,承諾年後想辦法。
然而,更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生產車間裡,人心惶惶。關於工廠要倒閉、工資發不出來的流言愈傳愈烈。儘管曉燕第一時間站出來,試圖穩定軍心,承諾就算砸鍋賣鐵也會支付工資,但恐慌的情緒已經蔓延。
最先提出辭職的是幾個技術不錯的年輕學徒,他們家人聽說廠裡出事,堅決不讓他們再待下去,托關係在效益好的國營廠或者新開的外資企業找到了臨時工的機會。“林廠長,對不住,家裡逼得緊……”年輕人低著頭,不敢看曉燕的眼睛。
緊接著,一些熟練工人也開始動搖。年關將近,誰家不指望這筆工資和獎金過年?眼看“林記”前途未卜,有人悄悄聯係了之前挖過牆角的“麥香坊”。“麥香坊”趁機開出更高的工資和穩定的待遇,像吸鐵石一樣,吸走了“林記”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核心技術工人,包括兩個李師傅一手帶出來的徒弟。
李師傅看著空了一半的車間,看著那些熟悉的操作台前換了生麵孔即使有也人心浮動),氣得渾身發抖,老淚縱橫。他衝著那些離開的人的背影吼:“沒良心的東西!廠子好的時候怎麼不說走?一點風波就樹倒猢猻散!”吼完,他自己卻劇烈地咳嗽起來,臉色灰敗。這場打擊,對這個將一生手藝和心血都傾注在“林記”的老人來說,太過沉重。
沈靜的標準化實驗室,也因為人手短缺和人心離散,幾乎陷入了停滯。她默默地看著這一切,眼神裡充滿了無奈和惋惜。她試圖用數據和方法論來維持秩序,但在生存危機和人性現實麵前,科學顯得如此蒼白。
最讓曉燕心痛的是劉大姐。這個最早跟著她創業的老人,因為內疚和壓力,一病不起,躺在家裡,反複念叨著自己害了廠子。曉燕去看她,她拉著曉燕的手,眼淚直流:“燕子,姐對不住你,對不住大家啊……我這眼睛真是瞎了……”
曾經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林記”,在歲末的寒冬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凋零、垮塌。車間機器停了大半,隻剩下李師傅和寥寥幾個念舊的老工人,還在勉強維持著一點象征性的生產。往日裡彌漫的香甜氣味,被一種冰冷的絕望所取代。
大年三十,除夕夜。本應是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時刻,林曉燕卻獨自一人待在冰冷空曠的辦公室裡。窗外,萬家燈火,鞭炮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的歡笑聲隱約可聞,更襯出她這裡的死寂。
她沒有回家,也無家可回。韓奶奶那裡,她不敢去,怕老人擔心,也怕自己看到那份溫暖會徹底崩潰。桌上放著幾個冷掉的饅頭,是她今天的年夜飯。工廠的賬本攤開著,赤字觸目驚心。討債的紙條、工人的辭職信、法院可能傳來的傳票關於假鈔的事)……像一座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
她拿起陳默的那本筆記本,指尖顫抖。曾經,這是她的力量源泉。可此刻,她隻覺得無比諷刺。她把一切都搞砸了。陳默留下的基業,可能就要毀在她的手裡。強烈的自我懷疑和悔恨,像毒蛇一樣噬咬著她的心。
“陳默……我撐不下去了……我真的好累……”她把頭深深埋進臂彎,肩膀劇烈地顫抖著,壓抑的哭聲在空蕩的房間裡回蕩,微弱而絕望。這是自陳默去世後,她第一次如此徹底地放任自己的脆弱和悲傷。失敗感、孤獨感、對未來的恐懼,將她緊緊包裹,幾乎要將她吞噬。
窗外,一顆巨大的煙花在夜空中炸開,絢爛奪目,照亮了瞬間的黑暗,也照亮了曉燕淚痕斑駁的臉。但那光芒轉瞬即逝,留給世界的,是更加深沉的夜幕。
1998年的這個除夕夜,對林曉燕而言,沒有團圓,沒有喜慶,隻有無邊無際的寒冷和仿佛看不到儘頭的黑暗。她和她苦心經營的“林記”,一同跌入了最深、最冷的穀底。能否爬出來,如何爬出來,成了一個巨大的、懸而未決的問號。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