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悄然而至,空氣裡開始浮動著初夏的燥熱。車間裡,那幾台經過董師傅巧手和蘇教授理論指導改造的簡易輔助工具,已經投入了試用階段。給壓麵機加裝的省力杠杆,效果立竿見影,連李師傅都難得地沒有挑刺,隻是甕聲甕氣地說了句:“這玩意兒,還算有點用。”沈靜則忙著根據新工具的使用情況,修訂相應的操作規範和質檢卡點,一切都朝著更有序、更高效的方向緩慢而堅定地推進著。
一個周六的下午,廠裡比平日安靜。曉燕想著趁周末整理一下辦公室角落裡那幾個積滿灰塵的舊文件櫃。那是陳默還在時就用的櫃子,裡麵塞滿了早期的賬本、票據、供貨商名片,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物件。
灰塵在從窗戶斜射進來的光柱中飛舞。曉燕挽起袖子,開始逐一清理。大部分都是些無用的廢紙,她小心地將可能有用的資料分揀出來。當她拉開最底層一個卡得很死的抽屜時,費了些力氣。裡麵堆放著一些更陳舊的筆記本和牛皮紙袋。
她拿起一個鼓鼓囊囊的紙袋,解開纏繞的棉線,將裡麵的東西倒在乾淨的桌麵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已經泛黃、邊角卷曲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對年輕的男女,穿著七八十年代常見的、帶著補丁但漿洗得乾乾淨淨的衣褲,背景是斑駁的廠區圍牆。男人笑得有些靦腆,女人依偎在他身邊,眼神明亮,嘴角上揚。那是她的父母,在她還很小的時候拍的。曉燕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指尖撫過照片上父母年輕的臉龐,眼眶微微發熱。記憶裡,父母總是為生活奔波勞累,很少有這樣輕鬆的笑容。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翻看。下麵是一疊厚厚的、用圓珠筆和鉛筆仔細繪製的點心草圖,旁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配料比例、火候要點,筆跡是陳默的。那是他們剛決定要開個小作坊時,他熬夜畫出來的,每一筆都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還有幾張是“林記”最早那個小攤位的照片,用傻瓜相機拍的,畫麵模糊,卻能清晰地看到她和陳默忙碌的身影,以及攤前排隊的人群。
最後,是一個用紅絲線仔細係好的小布包。她解開,裡麵是一對成色普通的銀戒指,和一張折疊的信紙。戒指是她和陳默當年唯一的“定情信物”,因為經濟拮據,連一場像樣的婚禮都沒辦。她顫抖著打開那張信紙,是陳默的字跡,日期是他去世前不到一個月。
“燕子,”信的開頭這樣寫道,“今天看到你又為新品研發熬到深夜,心裡既心疼又驕傲。‘林記’就像我們的孩子,看著它一點點長大,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我知道你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怕辜負了大家的期望。彆給自己太大壓力,你已經做得非常非常好了。記住,無論遇到什麼,都要快快樂樂的。我希望你永遠都是那個在灶台前,因為做出好吃點心而眼睛發亮的姑娘。其他的,都不重要……”
信不長,字跡甚至有些潦草,像是匆忙間寫下的。曉燕的視線徹底模糊了,滾燙的淚水毫無征兆地湧出,滴落在泛黃的信紙上,暈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她一直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堅強,可以平靜地麵對過去。可當這些承載著太多愛與回憶的實物猝不及防地出現在眼前時,那份被刻意壓抑的思念和悲傷,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將她淹沒。
她伏在桌麵上,肩膀劇烈地顫抖著,壓抑的哭聲在寂靜的辦公室裡低回。為早逝的父母,為離去的愛人,也為那個曾經充滿希望、卻戛然而止的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情緒的浪潮才緩緩退去。她抬起淚痕斑駁的臉,小心翼翼地將照片、草圖、戒指和那封珍貴的信重新包好,緊緊捂在胸口。淚水洗過的眼睛,反而顯得格外清澈。她走到窗邊,望著樓下院子裡那棵枝繁葉茂的老樟樹,陽光透過葉片,灑下細碎的光斑。
陳默希望她快樂。父母若在天有靈,也必定希望看到她好好生活,而不是沉溺於悲傷。
她深吸一口帶著草木清香的空氣,擦乾眼淚,心中那份因觸及回憶而帶來的尖銳痛楚,漸漸轉化為一種更深沉、更堅定的力量。她要將父母給予的生命和愛,將陳默未曾完成的夢想,好好地延續下去。
她拿起電話,撥通了顧知行的號碼。電話接通後,她沉默了幾秒,才輕聲開口,聲音還帶著一絲哭過的沙啞:“知行,你晚上有空嗎?我……我想去看看江邊。”
電話那頭的顧知行似乎察覺到了她情緒的不對,沒有多問,隻是溫和而迅速地回答:“有空。你在廠裡嗎?我過去接你。”
傍晚,江風比上次來時更溫暖了一些。兩人依舊沿著堤岸慢慢走著。曉燕沒有說話,顧知行也沒有催促,隻是安靜地陪在她身邊,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
走了一段,曉燕停了下來,望著被晚霞染成瑰麗紫色的江麵,輕聲說:“我今天……整理舊東西,看到了我爸媽的照片,還有……陳默以前寫的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顧知行側頭看著她,目光沉靜,帶著理解和包容。
“心裡很難受,”曉燕繼續說,聲音很輕,像是對他說,又像是自言自語,“好像又把結痂的傷口撕開了一次。但是……哭過之後,又覺得好像輕鬆了一點。好像……他們一直都在,用另一種方式陪著我。”
“記憶不會消失,愛也是。”顧知行的聲音低沉而肯定,“他們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塑造了今天的你。懷念他們,並不妨礙你走向新的生活。”
曉燕轉過頭,看向他。夕陽的餘暉在他眼中映出溫暖的光點。“謝謝你,知行。”她說,“謝謝你……願意聽我說這些。”
“任何時候,”他看著她,眼神專注而真誠,“隻要你需要。”
那一刻,曉燕清晰地感覺到,內心深處某個冰凍的角落,正在悄然融化。對過去的釋然,與對眼前這個人的信任和依賴,像兩股暖流,交彙在一起,給予她前所未有的勇氣。
回去的路上,華燈初上。經過一個熱鬨的街口,看到有賣茉莉花手串的老奶奶,潔白的花苞用細線串著,香氣清幽。顧知行停下車,買了兩串,將其中一串遞給她。
“戴著吧,聞著心情會好些。”
曉燕接過那串小小的、帶著他指尖溫度的茉莉花,戴在手腕上。清冽的香氣縈繞在鼻尖,驅散了心頭最後一絲陰霾。
她看著窗外流光溢彩的街道,看著手腕上這串生機勃勃的潔白花朵,又摸了摸口袋裡那個裝著舊照片和信的小布包。
喜歡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請大家收藏:()八零小廚娘的紅火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