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藝大選拔晚會的熱潮漸漸退去,校園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最終,學校決定推選陳靈和高楓的《囍》參加桃園杯舞蹈大賽的全國選拔。
這個決定是毫無爭議。
雖說其他三支由齊指導的舞蹈團隊雖然也表現出色,分彆獲得了前十甚至前三的好成績,但《囍》的藝術衝擊力和創新性確實獨樹一幟。
“對不起,齊老師,”陳靈在結果公布後找到齊磊,臉上帶著歉意,“如果不是我們占了名額,您的其他作品也有機會...”
齊磊笑著打斷她:“傻丫頭,說什麼呢。《囍》就是最好的選擇,你們值得這個機會。”
他拍了拍陳靈的肩膀,“桃園杯全國賽才是真正的戰場,給我拿個好成績回來。”
然而,在平靜的表象下,齊磊內心正為另一個問題困擾。
他的辦公室裡,攤滿了《大河之舞》的樂譜和舞蹈編排圖。
這部融合了愛爾蘭踢踏舞精髓與中國民族元素的巨作,已經完成了全部創作,卻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人手不足。
“領舞我可以自己來,幾個關鍵樂段的獨奏也沒問題,”齊磊對著滿牆的編排圖喃喃自語,“但僅靠陳靈他們,根本撐不起這麼大型的作品。”
他踱步到窗前,望著校園裡來往的學生。
《大河之舞》需要至少三十名專業舞者和一個十五人編製的樂隊,而現在他手頭能用的,隻有不到十個學生。
這部作品對齊磊來說意義非凡。
它不僅是應對年底那場國家級舞台中英文化交流大會的王牌,更是他在國內娛樂界立足的奠基之作。
他計劃通過這場演出,一舉打響名聲,同時挖掘和吸引一批頂尖人才,組建自己的團隊。
“寄人籬下?那從來不是我的風格。”
齊磊回憶起在漂亮國的經曆。
以及他一手打造的那個已經紅遍好萊塢、百老彙的舞蹈團隊。
若不是老趙這坑貨當初坑了他一把……
想到院長趙明理,齊磊不由得苦笑。
那個老狐狸,一瓶茅台下肚,就把自己從美國忽悠回了國,還成了東藝大的導師。
“不行,得找老趙算賬去。”齊磊抓起外套,徑直走向院長辦公室。
……
很快齊磊便來到了學院行政樓的院長辦公室這裡。
“哎喲,稀客啊齊老師!”趙明理見齊磊進來,忙放下手中的文件,笑眯眯地招呼,“快來坐,嘗嘗我剛到手的大紅袍。”
齊磊不客氣地坐下,直截了當:“我說老趙啊,當初您把我忽悠回來,說的可是全力支持我創作和發展的。”
“呐~現在我的第一個巨作《大河之舞》完成準備了,但我需要人手——專業的人手!”
齊磊沒有繼續往下詳細說,但趙明理一聽就秒懂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沉默了片刻。
然後,趙明理慢條斯理地在沏好一壺茶後,臉上掛著慣有的微笑繼續說:“小齊啊,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大河之舞》肯定是個好作品。但是...”
他拖長了音調,“學校裡的人才就這麼多,都被你挑得差不多了。總不能讓我把其他老師和學生都搶過來給你吧?”
“那您當初的承諾呢?”齊磊不為所動,“我記得某人在舊金山的一家川菜館裡,可是拍著胸脯說包在他身上的。
“咳咳!”趙明理連忙咳嗽打斷,“那個,小齊啊,事情是這樣的...”
就在趙明理還想著用什麼理由如何搪塞時,辦公室門被敲響了。
秘書走了進來說:“院長,您上周讓我提醒的,文化部工作組的接待事宜...”
趙明理一拍腦門:“瞧我這記性!正好正好,”
他轉向齊磊,笑容突然變得意味深長起來了:“小齊啊,你的問題,說不定馬上就能解決了。”
這讓齊磊看著這老貨前後矛盾的反差反應,一時摸不著頭腦疑惑到。
但很快在第二天下午,趙明理的辦公室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以文化部副部長李振華為首的工作組。
“李部長,這位就是齊磊老師,《囍》的指導老師,也是《大河之舞》的創作者。”趙明理介紹道。
李振華仔細打量著齊磊,眼中帶著審視:“年輕人,我看過六院交流大會上你的踢踏舞片段,很有衝擊力。趙院長說你已經完成了完整版的創作?”
齊磊不卑不亢地回答:“是的,李部長。作品已經完成,但現在遇到了一些...執行上的困難。”
“哦?什麼困難?”李振華挑眉。
齊磊這時先看了一眼趙明理,然後在看到他隱藏的點頭示意後才說:“這部作品需要一支專業的舞蹈團隊和樂隊,目前東藝大的學院資源無法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