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選拔結束的第二天,齊磊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又被拉進了另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為《大河之舞》選定合作樂團。
這次會麵安排在國家大劇院的一間高級會議室內,到場的是國內最頂尖的幾個交響樂團的代表。
推開厚重的實木大門,齊磊立刻感受到了一種與舞蹈選拔現場截然不同的氛圍。
會議室裡坐著的大多是頭發花白、氣質儒雅的老藝術家,他們身著考究的西裝或中山裝,交談時聲音低沉而克製。
總導演王導率先起身介紹:“各位老師,這位就是《大河之舞》的總編導齊磊。”
一陣禮貌但略顯冷淡的掌聲過後,齊磊明顯感受到數道審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帝都國家樂團團長,一位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威嚴的老者首先開口:“齊導年輕有為啊。我們看了《大河之舞》的初稿,確實是個好作品。”
他的語氣平和,但話中有話:“不過,國家樂團下半年的檔期已經排滿了,包括幾個重要的外事演出任務。如果要合作,可能需要調整到明年……”
樂團首席指揮接過話頭,語氣更加直白:“齊導,請理解我們的難處。這種大型原創作品,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排練時間。而且踢踏舞與交響樂的配合,在國內還沒有成功先例。”
看到這裡,齊磊也是心領神會的知道這些大佬們怕是對他有些瞧不上的樣子。
但也能理解,畢竟眼下他在業界內的地位和名氣,完全和這些大佬們不對稱的,想要他們用平等的語氣和他交談……
想啥呢!
齊磊對此則表示的不慌不忙,他打開投影儀說:“各位老師的顧慮我很理解。不過,我已經準備好了詳細的方案和排練計劃。”
他展示出一份精細到每個聲部的樂譜:“比如開場的《河流之源》,我特意減少了弦樂部的比重,突出豎琴和長笛的音色,這樣既能配合舞者的腳步聲,又不會喧賓奪主。”
樂團首席小提琴手仔細看著樂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個轉調處理得很巧妙...齊導學過作曲?”
“略懂一二。”齊磊謙虛地回答,隨即又展示了幾個關鍵段落的編曲思路。
很快,齊磊在音樂領域上的專業獨特見解,讓在場的音樂家們開始改變最初的態度。
儘管最終因為檔期問題還是未能合作,但帝都國家樂團的團長在告彆時真誠地說:“齊編導,這次真的是太遺憾了,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合作一把吧。說老實話,你對音樂的理解,超出了眼下很多年輕一輩。尤其是你這次的作品《大河之舞》……”
“老實說,一開始我們這些老家夥是真的不認為你能作出這麼一部巨作來的!但是你剛才解說的內容,讓我們相信你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加油啊,年輕人,希望你未來能為我們龍國創作出更多這樣的作品來!那樣我們的文藝崛起之路,就更有希望了!”
齊磊以小輩姿態對麵前這位國家樂團團長,恭敬的回話到:“謝謝嚴老的誇獎,我會努力的!”
……
接下來又過了一天。
齊磊和導演組的王導等人同樣是在國家戲劇院的那間會議室,與魔都樂團的代表進行會麵洽談。
這次和他們的會談氣氛就明顯表現出不同來了。
魔都樂團團長李老是個性格直爽的老人,一見麵就開門見山:
“齊編導,我就不繞彎子。你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國內頂級樂團,每天、每月、每年的演出檔期都挺滿的!所以我們一直以來就以作品質量說話,而你太年輕了,我們樂團怕接了你的這次任務,之後會對樂團的名氣有所影響,請您體諒一下哈!”
會議室氣氛瞬間凝固。
齊磊王導等人完全沒想過魔都樂團一過來就是掀桌子,擺明了他們不想接這個任務的決心。
如果不是因為上頭的命令,估計齊磊連邀請他們過來洽談的機會都沒有吧!
得,又是一個老頑直!
這時王導正要打圓場,齊磊卻率先微微一笑開口了:“李老說得對,年齡確實是個問題。不過,能否請各位先聽一段音樂?”o。
隨著音樂的推進,在座的樂團領導們的神情從最初的漫不經心,逐漸變得專注,最後甚至有人不自覺地和著節奏輕輕點頭。
音樂結束,魔都樂團藝術總監率先打破沉默:“這個作品...很有意思。特彆是中間那段凱爾特風格的旋律,你創作得很大膽啊。”
“那樂譜有嗎?”
齊磊聽完立即拿出早已準備的一疊厚厚的樂譜遞了過去。
李老立刻和團隊裡的指揮,以及幾位樂手圍在一起討論了起來。
等過了許久,李老臉上的表情也終於緩和了許多,但依然保持謹慎:“齊編導,不得不說你這個作品的創意很是不錯,但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很大。比如這個節拍變化,你確定你的舞者能跟上節拍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磊調出排練視頻:“我們已經在進行針對性訓練。其實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如何讓音樂與舞蹈產生共鳴的對話。”
接著他繼續詳細解釋著《大河之舞》每個樂章的音樂設計理念,特彆是如何用不同的樂器組合來呼應舞蹈中的情感變化。
隨著講解的深入,魔都樂團的人漸漸開始加入討論其中,甚至有些人開始頻繁提問起來了。
一時間,會議室裡雙方合作商討的氣氛逐漸變得熱烈和融洽起來。
“豎琴在這個段落的滑音處理,是為了模仿水聲?”
“沒錯,而且需要與舞者的踢踏聲形成呼應。”
“這個轉場用巴鬆管是不是太突兀了?”
“我特意這樣設計,想要表現河流遇到礁石時的激蕩。”
於是接下來,在雙方敲定了初步合作意向後,魔都樂團這邊便直接上來毫不客氣的提出了一係列樂團演出的專業問題來。
“齊導,按照你的編曲,我們需要增加兩個豎琴手和一個特殊的打擊樂組。這筆預算...”
“這部分費用可以由項目專項經費支出。”齊磊早有準備,“我們節目組的經費是已經向文化部申請到了特彆預算的。”
“排練時間方麵,我們需要至少...”
“兩個月,每周至少三次合練。”齊磊接過話頭,“我已經製定了詳細的排練計劃,包括分聲部練習和整體合練的時間安排。”
最讓樂團驚訝的是,齊磊對每個聲部的要求都了如指掌。
當樂團首席提出某個段落可能對管樂組難度過大時,齊磊甚至能夠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