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這事吧……”
戚鴻朗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說難倒也不難,畢竟如今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
隻要他們願意,隨便找個大型幸存者聚居點,就能輕鬆吸納上萬人口。
“但如果您還想招募到像「搖籃號」和「戍衛號」那種水準的人才,恐怕就真的難了。”
這兩座城的條件,屬於不可多得的奇跡。
前者,擁有文懷明這位國寶級的院士,他麾下聚集並培養了大量的教師,甚至重新編撰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基礎教材體係。
「搖籃號」的科技樹,已經重新攀爬到舊世界二戰前夕的程度。
隻是許多技術受限於這個世界的半遊戲化規則,大量基礎材料無法從自然界獲取,必須從零開始進行漫長的實驗,尋找替代方案。
後者,其成員的訓練體係完整繼承自舊世界的正規軍隊。
末世後他們組建了蔚藍聯盟,還坐擁“巨獸之骸”那樣的寶地,戰士們幾乎天天都能在實戰中磨礪,個個都稱得上身經百戰。
隻不過目前,他們加入時間太短,薑知序沒有把他們全部編入軍隊,隻挑選了最拔尖的一些來當教官。
薑知序自然也很清楚,離開了廢土區,想再招募到大量人才是異想天開。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感慨。
“雖然我們的招募條件不會那麼苛刻,但必要的篩選絕不能省。”
薑知序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一旦我們將‘城主’的位置分封出去,雖然理論上他們無法脫離我們的掌控,但隻要有人心生歹念,就不可避免會造成或大或小的損失。”
人員的構成越是龐雜,出亂子的可能性就越高。
這個世界可沒有“友軍傷害豁免”這種設定。
倘若真有人以極小的概率造反成功,向友軍進行無差彆攻擊——這種可能性雖小,但絕不為零——那造成的後果是薑知序無法接受的。
戚鴻朗默然點頭。
薑知序看了他一眼,話歸正題:
“我對奇點聯盟的初步構想是,「奇點號」作為旗艦與指揮中心,是絕對的核心。
“其次,需要一座專職的工業後勤城市,負責所有標準化裝備的生產、資源的精煉提純,還有艦隊的維護修理。”
隻規劃一座工業城,主要是因為相關的核心藍圖暫時隻有一份。
當然,在緊急需要時,其他城市也能臨時承擔一部分生產任務。
“然後是兩座製空航母城市。它們將剔除所有非必要功能區,隻保留最基礎的生活區、飛行甲板、機庫和防空火力。
“我昨晚計算過,一座經過這樣極限改造的航母城市,能同時保障六十四架禿鷲直升機的起降。
“兩座就是一百二十八架。另外,它們的機庫加起來還能額外容納一百二十八架備用機。”
這意味著,極限出動數量將達到二百五十六架禿鷲武裝直升機。
每架直升機攜帶八枚空地導彈,一次飽和式打擊,就能瞬間傾瀉出兩千零四十八枚導彈。
那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洗地”,足以讓任何防空手段——哪怕是天幕係統——癱瘓!
想象一下那個畫麵,如果是敵人麵對這種攻擊,恐怕都會在瞬間陷入絕望。
“接下來是三座護航城市,同樣進行特化改造。
“這三座城市將部署在聯盟圈的最外圍,承擔主要的防空哨戒任務,它們內部會搭載數量眾多的二級大炮,還能各自容納超過兩百輛二級戰車。
“最後,在聯盟圈的內層,是三座生活兼農業城市。
“要把所有的舒適度指標拉滿,優先供給戰鬥人員和高層管理者的家屬入住。剩餘的居住名額可以明碼標價,向奇點聯盟的普通居民出售。”
除去作為旗艦的「奇點號」。
第一階段的奇點聯盟,將由整整九座二級城市構成。
戚鴻朗在心中快速盤算了一下。
但這遠遠不夠。
工業後勤城想達到最高生產效率,至少需要兩千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