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龐大複雜的一個尖端科技項目,從立項到原型機誕生,僅僅花費了二十天的時間。
就連薑知序乍一聽見,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對此伏羲項目總工程師說:
“統帥,按理來說,這種級彆的交叉學科項目的研發工期,確實應該以‘年’為基本單位來計算。
“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在過去這二十天裡,我們項目組全程所有的實驗都進行得異常順利!
“所有天馬行空般的設想,幾乎都是一次性驗證通過,我們沒有遇到任何事實性的技術困難或者理論阻礙。
“這種感覺……我無法給您形容,反正您要是感覺不合邏輯,就當是文明遊戲的問題好了!”
那薑知序還能說什麼呢?
不合邏輯的東西,都是文明遊戲的鍋!
而且,經曆了這種“鏈式突破”的,並不僅僅是三進製計算機這一個領域。
聯盟科學院的其他各個學科,全都在這段時間裡,出現了程度不一的重大突破!
「奇點聯盟」正在重建的科技樹,正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從接近原始人的水平,一路狂飆。
輕鬆跳過舊世界的一戰、二戰水平,迅速抵達了舊世界的現代科技水準。
尤其在計算機這門科目上,甚至已經遠遠超越了舊世界的巔峰!
毫不客氣地說,再給「奇點聯盟」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把這些突破全部消化掉,並且轉化為成熟的應用成果。
到那個時候,即使完全拋棄文明遊戲提供的黑科技,「奇點聯盟」照樣能憑借自身的力量,吊打絕大多數的二級移動城市!
不過。
在這些好消息之外,薑知序也接到了一個研究人員們普遍反饋上來的問題。
那就是,他們所經曆的那種,科研上“如有神助”一般的狀態,正在以一種可以感知的速度迅速消退。
雖然與舊世界相比,經過開智、智力獲得大幅度提升的他們,如今的研究進度依舊是不可思議地快。
但經曆過那種極致的巔峰體驗之後,由奢入儉難,大家還是很懷戀那個靈感泉湧的狀態。
對此,薑知序獨自一人站在舷窗前。
他靜靜地看著遠方那條巍峨的中央山脈,許久之後,他輕輕歎了口氣,用一種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說:
“天涼了,天網也該滅了。”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在過去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明麵上,那些負責搜尋核彈的工程隊與誌願軍,在山脈外圍乾得熱火朝天,製造出了巨大的聲勢。
實際上,一支由地球人精英與泰拉人戰士共同組成的特種部隊,正在目標點附近,小心翼翼地搜尋著天網深埋於地下的通信光纜。
那附近巡邏的機器人很多。
但是,通信光纜的鋪設線路非常長,天網不可能無限地派遣機器人,去守住每一寸光纜。
因為它也害怕,一旦鬨出的動靜太大了,會被「奇點聯盟」察覺到異常。
它們當然不知道「奇點聯盟」早就發現了。
這給「奇點聯盟」的搜尋計劃,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之所以拖這麼久,是要做好準備,在同一時間切斷二十條通信光纜——是的,不是十條,是二十條,天網為每顆核彈做了雙倍線路冗餘。
這自然是相當有難度的,因為天網的通信光纜通常埋在一百五十米的地下。
好在經過二十天的探測與搜尋,特種部隊已經找到了所有線路埋設最淺薄的地段,並悄無聲息地打入了鑽地彈。
——這種名為“地龍”的鑽地彈是泰拉人的特產。
一旦啟動,它能直接貫穿到一百米左右的泥土層,即使是薄一點的岩層,它也能輕鬆打穿。
隻是它隻有小臂長,有效爆炸範圍很小,需要極其精確的計算才行。
當薑知序得知這件事後,疑惑地問:“為什麼要計算?把那片地全部打入鑽地彈、飽和式打擊不就行了?”
泰拉人:“???這種鑽地彈很貴的……”
一天後,幾千個泰拉人、背著攏共幾萬支鑽地彈,笑逐顏開地鑽進山林。
這輩子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很快啊。
在「超距通訊平台」的實時無延遲無乾擾通訊下,一道“起爆”指令瞬間傳達至每個爆破小組。
即使“地龍”鑽地彈的爆炸範圍很小,但幾萬枚同時鑽入地下的爆炸,還是讓天網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