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四境,大羅練道。”林越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與大道共鳴的力量,金光虛影化作他在靈山之戰中最震撼的一幕——黑風魔主手持混沌魔鼎,釋放出滔天的黑色煞氣,無數魔兵如潮水般湧向靈山。林越站在靈山山門之前,鴻蒙龍元劍橫在胸前,大羅金印在頭頂懸浮,他的眉心金光暴漲,識海中的“守護”神錨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姑蘇城百姓的祈福、天庭眾仙的戰意、妖界群聖的怒吼,無數願力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順著大羅金印流入他的體內,與他的氣感、神識融合在一起。
“體、氣、神三境圓滿,便需尋‘道’。道非虛無縹緲的哲理,而是從自身經曆中提煉的核心法則,是神識錨點的升華,是氣感與肉身的終極融合。”林越的聲音帶著磅礴的氣勢,“弟子的道,便是‘守護’——護百姓,護親友,護三界。這份道,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姑蘇城的煙火中萌芽,在枉死城的血戰中成長,在靈山之戰中圓滿。”
虛影中,林越揮出鴻蒙龍元劍,七彩劍氣衝天而起,劍氣中融入了姑蘇百姓的願力、墨塵師兄的佛力、悟空的戰意,化作一條巨大的金龍。金龍張開巨口,噴出金色的火焰,火焰落在黑色煞氣上,瞬間將其淨化。黑風魔主怒吼著揮動混沌魔鼎,試圖吸收金龍的力量,林越則將大羅金印擲出,金印在空中變大,印麵上的“萬界大羅”篆字亮起,發出一道金光,將混沌魔鼎的力量壓製。“這道融入劍中,便有了鴻蒙大羅劍的淨化之力;融入金印中,便有了鎮壓魔念的神威;融入肉身中,便有了大羅不滅體的強悍。”
“道無高低,隻看是否契合自身。”林越抬手握住腰間的鴻蒙龍元劍,劍身在陽光下泛起七彩流光,每一道流光都代表著一種願力,“悟空的道是‘鬥戰’,以戰止戰,守護蒼生;如來佛祖的道是‘慈悲’,普度眾生,化解劫難;菩提老祖的道是‘傳承’,教導弟子,延續道統。每個人的經曆不同,道也不同,但隻要道心穩固,便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他舉例道:“當年我在蜀地遇到一位醫者,他一生都在為百姓治病,從未殺過一隻生,他的道便是‘仁心’。他沒有強大的武力,卻能用醫術治愈修士的暗傷,用草藥淨化輕微的魔瘴。在靈山之戰中,他帶著一群醫者在後方療傷,救了無數修士的性命,他的‘仁心’之道,同樣為守護三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虛影中,出現了那位醫者的身影——他穿著粗布衣衫,在戰場上穿梭,為受傷的修士包紮傷口,用草藥塗抹他們的傷口。他的身邊圍繞著淡淡的綠光,那是“仁心”之道引發的願力共鳴,這些綠光雖然不能攻擊魔修,卻能快速治愈修士的傷勢,讓他們重新投入戰鬥。
“大羅練道的關鍵,在於‘知行合一’。”林越總結道,“道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是融入每一次戰鬥、每一次修行、每一次守護中的行動。我若隻說‘守護’,卻在魔修來襲時退縮,那我的道便是虛的;我若在姑蘇城百姓遇到危險時置之不理,那我的道便會崩塌。隻有將道融入行動,道才能反哺自身,讓體、氣、神三境達到圓滿,最終踏入大羅之境。”
他抬手握住腰間的鴻蒙龍元劍,劍身在陽光下泛起七彩流光:“此四境看似循序漸進,實則環環相扣,互為根基。低武練體,是讓肉身能承載大道的‘容器’——若肉身脆弱,道韻剛一融入便會崩裂;高武練氣,是讓氣息能滋養大道的‘清泉’——若氣感紊亂,道便如枯木般難以生長;神話練神,是讓意誌能錨定大道的‘磐石’——若神識不堅,道便如浮萍般隨風搖擺;大羅練道,是讓大道能反哺自身的‘果實’——道成之後,體、氣、神三境都會得到升華,形成‘道養身、身載道’的良性循環。”
林越的目光掃過廣場上的每一位修士,語氣沉重:“弟子曾見有修士急於求成,跳過練體,直接用丹藥引仙氣入體。他看似很快達到了金仙境界,卻在一次與魔修的戰鬥中,被魔修的煞氣震碎了肉身——因為他的肉身從未經過淬煉,根本無法承載金仙級彆的仙力。還有一位修士,隻重練氣,不鑄神基,他的氣感比我還深厚,卻在遇到黑煞尊者的‘蝕魂咒’時,神識瞬間崩潰,淪為廢人。這些都是根基不牢的慘痛教訓。”
“還有些修士,道與行相悖。”墨塵的虛影補充道,“我曾遇到一位修士,自稱‘正道’,卻在下山時劫掠百姓的財物,欺壓弱小。他的道隻是用來偽裝自己的工具,最終在一次修煉中,道心崩塌,氣感反噬,爆體而亡。所以,‘武道入仙道’的核心,不僅是練體、練氣、練神、練道,更是‘修心’——心正,則道正;心歪,則道歪。”
林越點頭附和:“墨塵師兄說得對。修行之路,修的不僅是力量,更是心性。當年我在姑蘇城打鐵時,墨塵師兄就教我‘打鐵先做人’,要誠實守信,要心懷善念。正是這份心性的打磨,才讓我在後來的修行中,始終堅守‘守護’之道,沒有迷失方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廣場上,一位年輕的佛門弟子站起身,眼中滿是迷茫:“林護法,弟子資質平庸,練體三年仍未入門,是不是就沒有修行的希望了?”
林越微笑著搖頭:“資質並非決定因素,堅韌才是。我當年練體時,資質也很普通,比我聰明的少年有很多,但他們都因為吃不了苦而放棄了。你隻要堅持下去,每天進步一點點,十年、二十年,終能練體有成。而且,‘武道入仙道’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比如你是佛門弟子,可在練體時結合‘坐禪’,用佛力緩解疼痛;練氣時結合‘誦經’,用佛音引導氣感,這樣能事半功倍。”
如來佛祖補充道:“眾生平等,皆可成佛;修行之路,皆可入道。資質隻是起點,不是終點。林護法當年隻是個鐵匠少年,如今卻能成為萬界大羅護法,便是最好的證明。”
廣場上一片寂靜,唯有風吹菩提葉的沙沙聲,還有修士們若有所思的呼吸聲。不少人閉上眼睛,將林越分享的四境法門與自身修行結合,嘗試調整自己的修煉方式。玄真道長雙手結印,周圍的靈氣開始按照高武練氣的法門流轉,他的眉心泛起淡淡的綠光,顯然是有所感悟;崔玨判官的識海深處,浮現出地府眾鬼的畫麵,他的“神錨”從“執法”悄然轉變為“守護亡魂”,神識瞬間變得更加穩固;牛魔王則站起身,原地揮了揮拳頭,按照低武練體的法門調整發力方式,一拳打出,竟帶起了淡淡的拳風,比以往更加剛猛。
片刻後,文殊菩薩手持如意站起身,他的佛光比之前更加璀璨,顯然是在林越的分享中有所突破。“林護法此論,如撥雲見日!我佛門弟子常修‘戒定慧’三學,今日方知,這三學與你這四境完美契合——‘戒’對應練體之自律,持戒方能堅韌不拔;‘定’對應練神之堅定,禪定方能神識穩固;‘慧’對應練道之通透,智慧方能領悟道韻。而‘練氣’,便是連接三學的橋梁,用佛力滋養氣感,用氣感承載戒定慧,這才是佛門修行的完整路徑。”
他感慨道:“此前我總疑惑,為何有些弟子修行千年仍難窺佛境,即便精通經文,卻在魔修麵前不堪一擊。如今方知,是少了‘練體’與‘練氣’這兩個根基。他們隻修‘定慧’,不練‘戒體’,肉身脆弱,氣感薄弱,神識再堅定,也難以發揮出佛力的真正威力。回去後,我便在佛門推廣‘武道入仙道’,讓弟子們從挑水、劈柴、種地開始練體,從誦經、祈福、渡人中開始練氣,重新夯實根基。”
普賢菩薩亦頷首附和,他座下的白象發出一聲低沉的鳴叫,用鼻子卷起一塊千斤巨石,輕輕放下——顯然是在嘗試低武練體的法門。“我座下白象,當年便是從‘馱經萬裡’練體開始,才修成神獸之身。它馱著我往返靈山與人間,行程百萬裡,肉身在顛簸中得到淬煉,氣感在馱經途中吸收願力,最終才達到如今的境界。林護法將修行回歸本質,讓無數資質平庸的修士有了登仙之望,此功堪比開宗立派。”
南側的妖界群聖中,鐵扇公主抱著紅孩兒站起身,紅孩兒的火尖槍上泛著淡淡的紅光,顯然是在調整氣感。“林護法的法門,對我妖族尤為重要。妖族大多天生肉身強悍,卻不懂係統練體;能吸收天地靈氣,卻不懂分辨願力。我回去後,便在翠雲山、積雷山推廣此法,讓妖族子弟從捕獵、守護領地開始練體,從保護周邊百姓開始積累願力,讓妖族與人間百姓和諧共處,共同守護三界。”
北側的人間修士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那位邊疆縣令激動地喊道:“林護法,我代表邊疆百姓謝謝您!有了這法門,我們邊疆的士兵就能通過練體、練氣提升實力,再也不用在蠻族麵前被動挨打了!我回去後,便在軍中推廣,讓每一位士兵都成為守護國土的戰士!”
就在這時,林越的識海突然響起一陣清越的提示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響亮——那是大道共鳴的聲音,是無數修士的感悟與他的道相互印證所引發的異象。廣場上的佛光、仙霧、妖氣、人間願力突然彙聚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衝雲霄,光柱中,無數金色的文字如潮水般湧現,在林越的識海中熠熠生輝。這些文字不僅是麵板提示,更是三界大道對他“武道入仙道”的認可,每一個文字都帶著溫暖的力量,融入他的鴻蒙大羅劍劍意中。
金色的光芒從林越體內溢出,與廣場上的各種氣息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繭。光繭中,林越能清晰地感受到鴻蒙大羅劍的劍意變得更加圓融——以往的劍氣帶著鋒芒,如同出鞘的利刃,如今卻多了一份“潤物細無聲”的通透,既能斬魔除邪,亦能育人渡己。他的肉身也在發生變化,練體境的根基得到道韻的滋養,變得更加堅韌;練氣境的氣旋在願力的加持下,擴大了一倍有餘;練神境的神錨更加穩固,識海如無風的湖麵,平靜而深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大道共鳴!”如來佛祖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隻有所創法門契合三界大道,才能引發如此異象。林護法的‘武道入仙道’,已得到天地認可,成為三界通用的修行之法。”
光繭緩緩消散,林越的身影重新出現在廣場中央,他的氣息比之前更加內斂,卻帶著一種與天地共生的溫潤。他抬手握住鴻蒙龍元劍,輕輕一揮,一道七彩劍氣在空中劃過,劍氣沒有攻擊性,卻化作無數細小的光點,落在每一位修士身上。修士們紛紛閉上眼睛,感受著光點中的道韻——玄真道長感受到了練體的真諦,崔玨判官感受到了願力的溫暖,牛魔王感受到了戰意的升華,每一個人都在這道劍氣中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感悟。
【大道感悟共鳴:三界修士認可“武道入仙道”路徑,鴻蒙大羅劍熟練21.5+4.2→25.7)】
【技能特性強化:1.裂空空間通道穩定性提升50,可攜帶十人同行,通道持續時間延長至一炷香);2.混沌克製對混沌屬性魔修額外傷害提升至250,攻擊時附帶“願力灼燒”效果,持續5秒);3.願力滋養吸收信仰之力速度提升3倍,可主動引導願力為他人療傷)】
【解鎖新權限:“傳道者”稱號——1.向修士傳授“武道入仙道”時,自身大道感悟同步提升,每傳授百人,技能經驗+1;2.受教者修為突破時,你可獲得1技能經驗反饋每日上限10次);3.自動獲得三界修士的好感,願力吸收範圍擴大至萬裡】
【觸發隱藏任務:編撰《武道入仙道》典籍——將四境修行法門整理成冊,融入佛、道、妖、人、地府等不同勢力的修行特點,傳遍三界。任務獎勵:1.鴻蒙大羅劍技能等級+5;2.解鎖“道韻護體”被動技能免疫金仙以下所有攻擊,自動淨化輕微魔瘴);3.墨塵殘魂穩固度+30,可在人間停留時間延長至8個時辰】
【額外獎勵:因引發大道共鳴,獲得“天地親和”被動效果——修行速度提升50,與天地靈氣、願力的契合度提升至100,施法時無需念動口訣】
“恭喜林護法,大道再進一步。”如來佛祖的聲音帶著由衷的喜悅,他抬手一揮,一道金光落在林越手中,化作一卷金色的竹簡,“此乃‘三界文契’,用它編撰典籍,可讓典籍自動融入不同勢力的修行體係,佛門弟子看到的是佛化版本,道家弟子看到的是道化版本,無需你逐一修改。”
林越接過金色竹簡,竹簡入手溫潤,上麵刻著“武道入仙道”五個篆字,與他的道韻完美契合。“謝佛祖恩典。”他躬身行禮,心中滿是感激——有了這三界文契,編撰典籍的難度大大降低,能更快地將法門傳遍三界。
菩提老祖從枯木蒲團上站起身,一步跨到林越麵前,枯瘦的手指輕輕點在他的眉心。一道綠光融入林越識海,裡麵是密密麻麻的字跡,還有一幅幅生動的圖譜——正是《悟空修行手劄》。手劄的開篇,是孫悟空用歪歪扭扭的字跡寫的“修行心得”:“練體要猛,練氣要穩,練神要狠,練道要真”,後麵跟著他畫的吐納圖譜,圖譜上的石猴齜牙咧嘴,樣子十分滑稽。
“你這路徑,補全了我當年教悟空時的疏漏。”菩提老祖的聲音帶著笑意,“悟空當年練體隻知猛衝猛打,不知道循序漸進;練氣隻知吸收靈氣,不知道結合願力。你將這手劄融入典籍,能讓修士們少走很多彎路。”
孫悟空湊過來,撓著後腦勺嘿嘿一笑,看到手劄上自己當年畫的圖譜,臉微微一紅:“林小子,俺那手劄裡有不少打妖怪的實戰技巧,比如‘如何用練體的力氣揮動重兵器’‘如何用神識鎖定會隱身的妖怪’,正好配你的練體練神之法。還有俺在五行山總結的‘靜心吐納訣’,能幫修士在嘈雜環境中穩定氣感,對你編撰典籍肯定有用。”
他突然一拍腦袋,從耳朵裡掏出金箍棒,縮小後遞給林越:“俺這金箍棒能變大變小,當年俺就是用它來練體的——剛開始隻能揮動縮小的,後來能揮動丈二長的,最後能讓它變大到頂天立地。你可以在典籍裡加一段‘兵器練體法’,讓修士們用自己的兵器練體,既實用又能熟悉兵器。”
林越接過金箍棒,感受著裡麵蘊含的渾厚力量,笑著點頭:“多謝大聖,這兵器練體法很有價值,能讓練體更具針對性。”
玄真道長也走上前,從袖中取出一卷泛黃的竹簡:“林護法,這是我搬山派的‘搬山淬體訣’,裡麵記錄了不同階段的練體方法,從搬鵝卵石到搬小山,都有詳細的說明。我將它贈予你,融入你的典籍中,讓搬山派的法門得以傳承。”
崔玨判官拿出一本黑色的冊子:“這是我地府的‘陰力練氣法’,適合陰差和亡魂修行,能將陰氣轉化為溫和的氣感,與你的高武練氣法相互印證,也請林護法融入典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鐵扇公主則遞給林越一片芭蕉葉:“這是我芭蕉扇的葉脈,上麵記錄著妖族的‘妖氣轉化訣’,能讓妖族將自身妖氣與願力
金色的光芒從林越體內溢出,與廣場上的佛光、仙霧、妖氣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繭。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鴻蒙大羅劍的劍意變得更加圓融——以往的劍氣帶著鋒芒,如今卻多了一份“潤物細無聲”的通透,既能斬魔,亦能育人。
“恭喜林護法,大道再進一步。”如來佛祖的聲音帶著笑意,“你這‘武道入仙道’,不僅是修行之法,更是護界之基。待你編撰典籍傳世,三界修士根基穩固,魔修再難有可乘之機。”
林越收起身周的光芒,對著蓮台深深一揖:“弟子謝佛祖吉言,這典籍編撰,還需各位前輩指點一二。”
菩提老祖從枯木蒲團上站起身,一步跨到林越麵前,枯瘦的手指輕輕點在他的眉心:“你這路徑,補全了我當年教悟空時的疏漏。我這裡有一份《悟空修行手劄》,記錄了他從石猴到鬥戰勝佛的體悟,可與你的四境相互印證。”一道綠光融入林越識海,裡麵是密密麻麻的字跡,還有孫悟空當年畫的歪歪扭扭的吐納圖譜。
孫悟空湊過來,撓著後腦勺嘿嘿一笑:“林小子,俺那手劄裡有不少打妖怪的實戰技巧,正好配你的練體練神之法。等你編好典籍,俺幫你傳遍花果山,讓所有妖猴都學學這踏實的修行路!”
林越看著眼前的眾神——如來佛祖的慈愛、菩提老祖的期許、孫悟空的熱忱、眾修士的崇敬,心中暖流湧動。他低頭看向掌心的老繭,又抬頭望向姑蘇城的方向,那裡有等待他回去的小石頭,有釀好桂花酒的王婆婆,有無數需要守護的百姓。
“武道入仙道,路在腳下,道在心中。”林越握緊鴻蒙龍元劍,目光堅定,“弟子定當儘快編撰典籍,讓這修行之路,如靈山的菩提樹苗一般,在三界每一寸土地上紮根生長。”
話音剛落,廣場上的菩提樹苗突然齊齊搖曳,落下無數帶著金光的葉片,葉片飄落在每一位修士手中,化作刻著“武道四境”的竹簡——這是靈山的佛力與林越的道韻共同催生的奇跡,也是這場論道大會,留給三界最珍貴的禮物。
喜歡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請大家收藏:()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