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慈也笑了:“曾祖父在日記裡寫了這件事,說‘林越此子,嘴硬心軟,比郭靖那傻小子機靈,比歐陽克那偽君子正直’。他還說,當年您離開桃花島去襄陽,他偷偷送了您一程,在您的行囊裡塞了一壇桃花酒,您到襄陽後才發現,對吧?”
“對,”林越的眼眶微微發熱,“那壇酒,我和郭靖在西城樓喝了,喝到最後,他哭了,說‘黃老邪看著冷,心卻熱’。”他走到碧海潮生亭下,看著亭外的海麵,潮聲陣陣,像黃藥師的簫聲在耳邊回響。“當年我就是在這亭下,第一次聽到《碧海潮生曲》,黃老邪說,潮聲是最好的琴師,能讓人靜下心來悟劍。”
“曾祖父說,您當年在這亭下練劍,能跟著潮聲的節奏調整劍勢,比他教的還要靈動。”黃念慈指著亭下的一塊大礁石,“您看那塊礁石,上麵的劍痕都是您當年留下的。曾祖父說,這塊礁石是‘試劍石’,您的劍勢每進步一分,礁石上的劍痕就深一分。”
林越走到礁石前,礁石上布滿了深淺不一的劍痕,最深處竟有半寸,是他當年練“潮生劍勢”時留下的。他想起當年練劍的場景,黃藥師坐在亭子裡吹簫,他握著劍,跟著簫聲和潮聲練劍,練到動情處,劍勢與潮聲融為一體,礁石被劍風劈得碎石紛飛。
他縱身一躍,落在礁石中央,握住鴻蒙大羅劍,閉上眼睛,感受著潮聲的節奏。海風拂過,帶著桃花的香氣和海水的鹹濕,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落英神劍圖譜》的每一招每一式,也浮現出黃藥師的教誨:“劍心要空,要像海麵一樣,能容納潮起潮落,才能應對千變萬化的敵人。”
林越緩緩拔出鴻蒙大羅劍,劍身上的“護民痕”與“落英靈動”印記相互交織,泛出淡墨色與淡粉色的光芒。他隨著潮聲的節奏,緩緩打出一招“落英繽紛”,劍勢靈動,像桃花花瓣一樣,隨風而動,劍尖劃過空氣,竟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好劍勢!”黃念慈忍不住喝彩,“這招比曾祖父畫的圖譜還要靈動,帶著潮聲的韻律!”
林越沒有停,劍勢一變,使出“梅雪爭春”,劍風驟然變得淩厲,卻又不失柔韌,像寒冬的梅花,在風雪中綻放。他想起當年黃藥師說的“剛柔並濟”,如今結合郭靖的降龍劍意和黃藥師的落英劍意,這招“梅雪爭春”既有降龍掌的剛勁,又有落英劍的靈動,剛柔轉換間,竟沒有一絲滯澀。
潮聲越來越大,林越的劍勢也越來越快,“桃之夭夭”“柳暗花明”“碧海潮生”……一招招落英神劍的招式在他手中展開,劍影與桃花瓣交織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劍,哪是花。他的識海再次亮起,這一次的光芒像潮水一樣,溫柔而磅礴:
【劍意融合觸發:鴻蒙大羅劍吸收落英靈動劍意與城魂守護劍意,形成“剛柔並濟,靈動守護”的核心劍理,道心契合度提升至93】
【大羅道果進度提升:大羅道果未圓滿)→大羅道果+0.8),當前核心感悟“守護”新增“靈動”分支,可根據守護對象調整劍意形態】
【附加特性:鴻蒙大羅劍新增“潮生護持”——在有水的環境中,劍力提升8,可調動周圍水汽形成臨時劍盾,抵禦遠程攻擊】
劍勢收住時,林越的氣息平穩,沒有一絲紊亂。他看著手中的鴻蒙大羅劍,劍身上的“護民痕”泛著淡淡的光芒,劍刃上沾著幾片桃花瓣,竟沒有被劍風震碎。“我明白了,”林越輕聲說,“黃老邪當年教我的,不僅是劍法,更是劍心——守護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像潮聲一樣,靈活應變,才能真正護得住想護的人。”
黃念慈走到他身邊,遞過一杯桃花茶:“曾祖父說,劍心就像這桃花茶,初嘗是苦的,回味是甜的。您守護襄陽百年,吃了那麼多苦,如今終於能嘗到甜了。”
林越接過茶杯,茶水溫潤,帶著桃花的清香。他看著亭外的海麵,潮聲陣陣,像是黃藥師在對他說話。“當年我離開桃花島時,黃老邪說,‘什麼時候你能讓劍像桃花一樣靈動,像潮聲一樣包容,什麼時候你就真正懂劍了’。”林越感慨道,“如今百年過去,我終於懂了。”
午後,黃念慈帶著林越去了黃藥師的書房。書房在桃花島的深處,周圍種滿了翠竹,環境清幽。書房的門是桃花木做的,上麵刻著“劍心通明”四個大字,是黃藥師晚年的筆跡。“曾祖父的書房,除了傳人,誰也不許進。”黃念慈推開房門,“他說,等林先生回來,要讓您看看他晚年的研究。”
書房裡的陳設簡單,一張書桌,一把木椅,書架上擺滿了典籍。書桌上放著一本攤開的手劄,是黃藥師的《奇門與劍合參》,裡麵不僅有奇門遁甲的機關圖,還有劍勢與機關結合的法門。“曾祖父晚年,把奇門遁甲和落英神劍結合起來,創造了‘桃花陣劍’,能用桃樹做機關,困住敵人的同時,用劍勢攻擊。”黃念慈指著手劄上的圖譜,“您看這個,就是‘桃花陣劍’的陣圖,曾祖父說,當年要是有這陣圖,蒙古人根本不敢靠近桃花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越翻看手劄,裡麵的機關圖精妙絕倫,將桃花陣的迷蹤與落英神劍的靈動完美結合。翻到最後一頁,他看到一行小字:“林越若來,可將此陣圖帶去襄陽,與郭氏的連弩結合,可保襄陽萬無一失。”
“曾祖父早就想到,蒙古人可能會卷土重來,所以提前做好了準備。”黃念慈說,“他讓我們每年都派人去襄陽,送最新的機關圖,隻是郭家人不知道是我們送的,隻以為是‘神秘高人’的相助。”
林越心中一暖,黃藥師看似孤僻,卻比誰都重情重義。他想起當年在襄陽城,郭靖曾說,總有“神秘高人”送機關圖,幫他們改進城防,原來竟是黃藥師的安排。“黃老邪這性子,還是這麼彆扭。”林越笑著搖頭,眼裡卻帶著淚。
書房的牆上掛著一幅畫,畫的是桃花島的全景,落款是“贈林越,黃藥師”。“這是曾祖父在您離開後第三年畫的,他說想念您了,就畫一幅畫,看看畫裡的桃花島,就像看到您在島上練劍的樣子。”黃念慈說,“他臨終前,讓我們把這幅畫交給您,說‘林越看到這幅畫,就知道桃花島永遠是他的家’。”
林越走到畫前,畫中的桃花島栩栩如生,碧海潮生亭下,一個少年正在練劍,旁邊坐著一個老者,手裡握著玉簫,正是當年的他和黃藥師。“當年我練劍偷懶,被黃老邪罰去澆桃樹,他就坐在亭子裡吹簫,監督我。”林越的手指拂過畫中的少年,“沒想到他竟然把這場景畫下來了。”
傍晚,林越和黃念慈來到碧海潮生亭,夕陽西下,海麵被染成了金色。黃念慈點燃三炷香,插在亭下的石爐裡:“曾祖父,林先生回來了,您可以安心了。”
林越對著亭下的海麵躬身行禮:“黃老邪,謝謝你。當年你教我的劍法,我用它守住了襄陽;你教我的劍心,我用它護住了百姓。你放心,桃花島的傳承,我會幫你守住;襄陽城的百姓,我會一直護著。”
潮聲陣陣,像是黃藥師的回應。夕陽下,林越的身影與亭影、海影交織在一起,鴻蒙大羅劍上的光芒與海麵的金光相互輝映,像一柄守護的利劍,屹立在桃花島的夕陽中。
夜裡,林越住在當年他住過的房間裡。房間裡的陳設依舊,一張木床,一張書桌,書桌上還放著他當年用過的劍穗,是黃藥師用桃花木做的。他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潮聲和桃花落在窗台上的聲音,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那個夜晚。
第二天清晨,林越準備離開桃花島。黃念慈送他到碼頭,手裡提著一個大木匣:“這裡麵是曾祖父的《落英神劍補編》和‘桃花陣劍’的陣圖,還有我們桃花島的特產桃花乾和桃花酒,您帶上。”她又遞過一支玉簫,“這是曾祖父的遺物,他說讓您帶著,看到簫,就像看到他。”
林越接過玉簫,簫身溫潤,帶著黃藥師的氣息。“替我謝謝黃老邪,也謝謝你們。”他轉身登上烏篷船,“我會把‘桃花陣劍’的陣圖送給郭破虜,讓襄陽和桃花島的傳承,永遠連在一起。”
烏篷船漸漸駛離碼頭,黃念慈站在碼頭上,揮著手喊:“林先生,常回來看看!桃花島永遠是您的家!”
林越站在船頭,揮了揮手,看著桃花島的輪廓越來越小,直到消失在海平麵上。他握著手中的玉簫,吹起了《碧海潮生曲》,簫聲悠揚,與潮聲交織在一起,傳遍了整個海麵。
簫聲中,林越的識海再次亮起麵板,上麵隻有一行字:【劍心圓滿,守護不止——下一站,丐幫總舵,洪七公的傳承,等待你續寫】。
林越收起玉簫,握住鴻蒙大羅劍,劍身上的“護民痕”與“落英靈動”印記泛著淡淡的光芒。
喜歡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請大家收藏:()麵板武途:港片穿行煉大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