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流血千裡_敕封一品公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9章 流血千裡(1 / 1)

帝王一怒,流血千裡。

大華皇帝敕令,門下擬令書,帝王承天禦極,當肅紀綱以安兆民,振法典以懲奸慝。夫“邦之紀綱,在於明刑”,若有世族怙勢作奸,蔑棄王法,必當窮治其罪,以儆天下。

今據大理寺勘得清河崔氏小房崔灞等三百三十一人、清河青州房崔廣等一百五十三人、博陵崔氏崔日用等六百七十一人,及崔氏其餘支脈一千九百八十六人等,世代受國恩蔭,卻不思忠君報本,多行不法。或貪墨聚斂,剝蝕生民;或結黨營私,乾預朝政,或欺淩郡縣,虐害鄉鄰。其罪經大理寺三覆奏核,證據確鑿,無可辯駁,實乃逆天悖理,蠹國害民之甚者。

茲依《大華律疏議·賊盜律》“謀大逆”條,“不道”條,及《名例律》“連坐”之製,敕曰:

清河崔氏小房崔灞、清河青州房崔廣,博陵崔氏崔日用等涉罪之人,法不容誅,著即押赴市曹,處以斬刑,其親眷依律連坐,免其死,儘數發配教坊司為奴,終身不得脫籍,子孫永隸賤籍,不得與良民為婚。

博陵崔氏一族,自崔日用以下,累世居功自傲,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民聲鼎沸。著中正寺即刻削奪其“五姓七家”世家之位,除其宗籍,永不得複,所抄家產儘數入官,充作邊軍軍需,其族中未涉罪者,不分老幼,一律舉家遷移新州,不得擅自還歸中原,違者以私離流所論斬。

大理寺、刑部,中正寺、京兆府及沿途州縣,須各遵敕令,速行其事,不得遷延推諉,如有敢徇私舞弊、暗通消息者,與崔氏同罪。

一道聖旨,近萬人頭落地,漫天的血腥味席卷了整個朝堂。

……

世人聞聽崔氏結局,無不唏噓,隴右清河一脈雖大體保全,卻已被削去所有官爵,成了無權無勢的尋常宗族,博陵崔氏更慘,族人流散,根基儘毀,稱得上名存實亡。

曾穩居第一世家的崔氏,經此一劫,已痛失半壁江山。

曲江池邊的禁足解除時,崔弘毅剛踏出彆苑大門,便忍不住低聲咒罵:“好個薄情寡恩的皇帝!”

“啪!”清脆的巴掌聲驟然響起。

崔老太爺目光陰鷙如冰,一臉失望的說道:“身為崔氏家主,你連謹言慎行四字都記不住?老夫當初真是錯看了你!”

崔弘毅捂著火辣辣的臉頰,忙躬身低頭:“是,孩兒知道錯了。”

話音剛落,一道身影忽然攔在前方——大理寺少卿甄遠道拱手作揖,淡淡道:“文若公,諸位可自行離去,但他不能走。”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視線齊刷刷落在崔弘毅身上。

崔老太爺麵色一沉,未發一言。

一旁的崔洪葉忙上前半步,陪著笑試探:“甄大人,方才宮裡傳下的旨意,明明說放我等儘數離開,您看這……”

甄遠道輕輕搖頭,唇邊勾起一抹淡笑:“諸位還是快些動身吧,天色漸晚,再耽擱恐生變故。崔弘毅必須留下,他身上還牽扯著未結的官司,斷不能走。”

“官司?”崔弘毅臉色驟然發白,下意識往老太爺身後縮了縮,聲音發顫卻強裝鎮定,“先前的案子不是已經結了麼?為何還要留我?甄大人,從前你我也有些交情,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交情?”甄遠道陡然冷笑一聲,抬手揮向身後的衙役,厲聲道:“拿下!”

衙役們當即上前,崔弘毅嚇得魂飛魄散,死死拽住老太爺的衣袖不肯鬆手,聲音從慌亂逐漸變得淒厲:“老太爺!救救我!您快救救我啊!”

崔老太爺垂眸看著他顫抖的手,沉默良久,喟歎道:“我救不了你了。”

說罷,崔老太爺不再看被衙役控製的崔弘毅,帶著崔洪葉等人轉身離去。

剛走出曲江池彆苑大門,便見百名身著青衫的學子候在路邊,瞧見他安然出來,眾人緊繃的神色才驟然鬆弛,紛紛上前半步,眼底滿是關切。

方才裡頭消息不明時,已有性子急的學子紅著眼嚷道,要去皇宮外靜坐絕食,定要為崔氏討要公道,這些人裡,庶門子弟曾受崔氏接濟的銀兩衣食,寒門士子得過崔氏遞來的雅集名帖以拓人脈,就連士族子弟,也有不少蒙崔氏長輩親自教導,才尋得入仕的康莊大道。

與學子親厚,本是崔氏百年傳下的傳統,從未摻過半分功利。

可自崔弘毅暗中鼓動學子支持二皇子後,這份善意徹底變了味,從前的仗義資助,成了邀買人心,過往的鋪路搭橋,成了結黨營私。崔氏這回,竟是把朝堂上的忌諱,挨個犯了個遍。

崔老太爺心中泛起苦笑,身在局中,總是看不清到不明,當一切明了的時候,真的已經很晚了。

走在人群中,崔老太爺望著身邊關切的學子,心中已做了決斷,崔氏經此一劫,怕是要徹底沉寂。往後該重歸山野,拾起晴耕雨讀的舊傳統,遠離朝堂紛爭,才能護住這僅存的血脈。

他停下腳步,對著學子們拱手,微笑道:“孩子們,都回去安心讀書吧,崔氏此番境遇,說到底是罪有應得,被族中惡人牽累了,好在聖人明察秋毫,為我們揪出了惡徒,還了崔氏一個清白,這事便到此為止。爾等不必掛心,我等這就離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青衫學子們聞言,卻沒有立刻應聲。

為首的少年眼眶泛紅:“文若公,崔氏待我等恩重如山,如今遭此變故,我等怎能袖手旁觀?就算不能入宮求情,也該守在這兒,護您一程!”

這話一出,周圍的學子紛紛附和,有人甚至掏出隨身攜帶的筆墨,就要當場寫《鳴冤狀》,說要遞去禦史台,替崔氏辯白。

“我乃臨川鄔溫,在下願意為崔氏寫《鳴冤狀》,諸位同窗可具名!”

崔老太爺心裡急切,忙上前兩步按住那執筆的學子的手:“不可!聖人既已還了旁支清白,便是給了崔氏生路,此刻再鬨,反倒落人口實,救不了任何人,隻會再加罪名,爾等也會被拖累,這不是老夫想看到的,也不是你們師長願意見到的。”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的臉,語氣軟了下來:“你們感念崔氏的好,老夫記在心裡,崔氏也記在心裡。但你們的前程,比什麼都重要。好好讀書,將來入仕也好,治學也罷,做個清白正直的人,便是對崔氏最好的報答了。”

說罷,他不再多言,對著學子們深深一揖,轉身便要走。

那為首的少年還想再說什麼,卻被身邊的同窗悄悄拉了拉衣袖,方才崔老太爺的話裡藏著深意,若再糾纏,怕真要連累了這位老人。

學子們終究還是退開了,紛紛對著崔老太爺的背影躬身行禮,目送著那隊略顯蕭索的身影漸漸遠去。有人望著望著,眼淚便落了下來,滴在青石板上,暈開一小片濕痕。

.......................................................................................................................................................................................

喜歡敕封一品公侯請大家收藏:()敕封一品公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學院萬人迷和我一路人有什麼關係 魔法沙雕兩手抓,我成了全校第一 大明孤臣:從科舉到定鼎四海 全球統一係統 虞朝的故事 明末軍火商,用漢陽造逆天改命 雪豹穿越救蕭雅,血狼亮劍衛國家 縱橫高武:係統,給我加點 戀愛喜劇怎麼從我死後才開始? 東北往事:江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