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太太那一巴掌,帶著放牛時掄鞭子的力道,不僅扇碎了王傑的眼鏡,幾乎打瞎了她的眼睛,更打碎了這個家表麵脆弱的平靜。
王傑捂著臉,血從指縫滲出,她尖叫“我爸媽都沒打過我!”
高老太太硬著脖子,眼神裡卻有瞬間的慌亂與更強的固執“我替你媽教育你!”
而這一切,都被角落裡那個沉默的木盒子靜靜見證,它深知,這僅僅是這個家庭深重糾葛中,最新的一道裂痕。
王傑看到木盒子的瞬間,內心是驚喜的。木盒榫卯間滲出的鬆香氣息,像封存多年的時光藥劑,一下子麻醉了所有的現代記憶。
客廳裡傳來腳步聲,她趕緊把盒子藏在床底下,是孫圓去飲水機邊接水。
王傑的心怦怦直跳,像是做賊一樣,這是何必呢?從啥時候開始,自己在婆婆家的地位變成外人了呢?
孫圓去自己房間了,王傑又拿出盒子仔細翻看。
這樣的盒子,裡麵一定是裝著寶物。她用顫抖的雙手打開塵封的木盒,裡麵靜靜躺著三樣東西泛黃的全家福照片、駿駿一周歲戴的肚兜、駿駿的奶瓶子、以及她結婚時送給婆婆的絲巾。
盒底刻著斑駁的字跡“傳家寶得理時饒人,虧處讓三分”。
王傑看著這幾樣東西,表情呆滯了,她萬萬沒想到,裡麵的寶物竟然是她和兒子的東西。她更沒有想到,婆婆會保存這些連自己都不曾在意的物件。
此刻,這些東西在盒子裡睜著渴望的眼睛看著她,仿佛在無聲地指責她曾經對婆婆的種種不敬。
王傑的眼眶漸漸濕潤,內心滿是愧疚與懊悔。她的眼淚滴在木盒上,鬆木的紋理突然舒展,原來木頭也會因為鹹味兒而蘇醒。
她想起自己之前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婆婆爭吵,嫌棄婆婆的節儉,抱怨婆婆帶孩子的方式,卻從未看到婆婆對這個家默默付出的愛。
那些自己隨手丟棄的回憶,在婆婆心裡卻是無比珍貴的寶貝。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自私和狹隘。
她緩緩地合上木盒,緊緊抱在懷裡,仿佛抱著婆婆那顆包容又溫暖的心。
衣櫃鏡子反射出她扭曲的麵容,比任何古董都更像件亟待修複的文物。
她想起丈夫李建國再三勸說自己,不要跟家人作對,可是自己卻一意孤行,還怪丈夫膽小怕事,是個窩囊廢。
她的雙腿發軟,差點跌坐在地上。她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不斷滑落,打濕了手中的木盒。她滿心都是悔恨,恨自己不聽丈夫的話,恨自己被貪婪衝昏了頭腦。
王傑手捧木盒愣在原地,大腦一片空白。往事曆曆在目,那張全家福,是她和李建國結婚的時候,老李家全體成員的合影。
全家福裡公公李守業的領帶打得像上吊繩結,完美預言了他在婆媳間的處境。
王傑拿起照片仔細端詳,那時候的自己涉世不深,對婚姻充滿幻想,希望自己的白馬王子能帶她過自由浪漫的生活。
那時候的她,在選擇另一半的問題上,不懂得權衡利弊,她對李建國本人無可挑剔,穩定的事業單位編製,可以保證衣食無憂。
她的母親提醒過她“建國這孩子是不錯,這找對象嘛,不能光看本人,還得考慮家庭,農村人見識少,當心日後跟他父母不好相處。婆媳矛盾是婚姻中的大事,不可輕視。”
王傑那時候對李建國愛得死去活來,根本聽不進母親的勸告,毅然決然地嫁給了李建國,沒想到她母親話一語成讖。
婚後,生活的瑣碎和觀念的差異讓她和婆婆矛盾不斷。她嫌棄婆婆身為鄉巴佬的“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生活習慣,抱怨公婆沒能力給兒子買婚房,卻從未想過婆婆的難處。
更有甚者,婆媳雙方因為帶孩子的方式方法不統一,大動乾戈。
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高老太太聯想起駿駿出生時候的醫療事故,積攢已久的憤怒勾起了她當年放牛時候的戾氣,她準備用自己的方式懲罰這個直接導致孫子出生時醫療事故發生的罪魁禍首。
她暗下決心“為了孫子,為了這個家,我豁出去了,再不收拾,她簡直是無法無天了,太不識時務了。”
這天,婆媳之間又因為孩子吃東西意見不一致大吵起來,王傑不知道高老太太早有預謀,她揚起一副令高老太太感到盛氣淩人的犯上嘴臉,肆無忌憚地發射出一連串造反的子彈。
高老太太見時機成熟了,順勢獎勵給王傑一個大巴掌。這一巴掌啊,比鐵錘子還硬,那是高老太太握牛鞭五年淬火成鋼的手,那雙手當年在學校掰腕子無人能敵。
巴掌裹挾著風聲落下,王傑的眼鏡應聲飛脫,碎裂的鏡片在她眼角劃出一道血口,濕熱的血霎時湧出,混著屈辱的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
王傑被打懵了,她捂著臉,眼中滿是震驚與憤怒,她從未想過婆婆會動手打她,她哽咽道“你居然——動手打——兒媳婦,我爸媽——還沒——打過我呢,你——等著——我要讓你——付出——代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老太太也有些愣住了,這手是錘子嗎?居然看到紅色。可手已落下,高老太太啥時候服過軟?
她硬著脖子,瞪著王傑“那是你自找的,我替你媽教育你,替李建國教育你,替我們老李家教育你,誰讓你沒老沒小!”
一時間,房間裡安靜得可怕,隻有王傑粗重的呼吸聲和壓抑的抽泣聲。
在這片安靜裡,王傑的尊嚴連同眼鏡片碎了一地,她哭著跑回了房間,發誓再也不和惡魔般的死老太太說話。
高老太太意識到自己下手過重,她沒想到會導致外傷,幸好沒有傷到眼球,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那樣的結果不是她想要的。畢竟,她是駿駿的媽。
王傑說到做到,之後的日子裡,婆媳之間水火不容,李守業和李建國父子生活在婆媳二人惡意設置的種種屏障之下,時而電閃雷鳴,時而陰雲密布,時而又狂風暴雨,家裡的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
父子二人皆有同感,都覺得自己在家裡的地位就像冰箱裡的燈,門關著的時候,誰知道它亮不亮?隻有開門吵架的時候,它才被需要,但作用僅僅是照亮戰場。
多數情況下,李家父子采取逃避的方式,避免一家人在一起的聚餐的機會。眼不見心不煩。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婆媳二人為了在孩子們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爭吵聲叫罵聲被暗地裡為爭奪孩子們的關注而默默付出的愛取代。
當然,也許那些愛是發自內心的,但是在婆媳二人看來,彼此都覺得對方是在討好孩子,在爭寵奪愛。
這樣的拉鋸導致孩子們左右為難。最受傷害的是駿駿,節假日探親的日子是他最糾結的時光。
左邊是生養他的母親,右邊是從小把他從閻王手裡搶回來,並把他一手帶大的奶奶,他太難了。
可憐的駿駿,在愛和恨之間徘徊,在婆媳大戰和暗中較量中成長,敏感脆弱的神經經不起風吹草動,經常退避三尺,他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過年過節,為了躲避婆媳之間的吵鬨,李家父子儘量不在一起,各自清靜也不錯。
這就為難孩子了,陪父母吃飯還是陪爺爺奶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