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業迷迷糊糊跟著他出了門。來到村東頭的一處老房子前,老隊長停下腳步,隻見幾個村民正圍在那裡議論紛紛。
原來這房子的主人是下鄉知青,父母在城裡為他們安排了工作和房子,馬上要搬走,正低價出售這處宅子。
老隊長笑著對李守業說:“你們運氣好,這房子價格便宜,位置也不錯,你爹說湊點錢咬咬牙買下來,怎麼說,李家是大戶人家,怎麼能讓你們住碾屋呢。”
李守業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他沒想到爹娘心裡早有打算。可是這錢還差得挺多。
這時,人群中突然走出一個人,是傻老二的娘。昨晚傻老二自己回家,讓她喜出望外。她從彆人口中得知,是住在碾屋的高秀平夫妻把傻老二哄回家,心裡非常感激。
她扯著嗓子說道:“我這有點錢,你們要是買房子不夠,我借給你們用,就當是還你們昨晚安撫傻老二的情。”
李守業又驚又喜,忙不迭地道謝。雖然杯水車薪,但是這情義遠比錢的意義大得多。
幾經周折,高秀平一家住進屬於自己的新房子,再也沒有大家庭的吵鬨和算計。高秀平把自己的縫紉機搬進新家,又開始做裁縫。
在大家庭的時候,她曾嘗試做衣服賺點錢,由於人多東西多,家裡亂做一鍋粥,好幾次把人家的衣服片整丟了,要不然就是縫紉機上堆滿雜物,無處下手。
現在好了,沒有人乾擾她,她甚至把雷鋒日記拿出來,邊學邊教孩子,她感覺生活對她來說,是嶄新的開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秀平的裁縫生意越來越好,來找她做衣服的人越來越多。她正在一點點掙錢,把買房子欠下的債務還上。
一天,村裡突然來了一群人,是臨縣的,他們稱是縣集體服裝廠的,說服裝廠要擴大經營,想要找幾位手藝好的裁縫充實力量,村委會推薦高秀平。
高秀平有些猶豫,自己在家做裁縫雖然收入不算多,但自由自在,能抽空乾點農活,也能照顧孩子。如果去了服裝廠,就會有諸多限製。
李守業看出了她的顧慮,鼓勵道:“秀平,這是個好機會,去服裝廠能有更穩定的收入,還能學到新的技術,以後咱們的日子肯定能越過越好。”
高秀平聽了丈夫的話,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她和服裝廠老板交談後,了解到工作環境和待遇都還不錯,便決定去試一試。
可是,當她決定要去服裝廠的時候,一係列問題擺在麵前旅途遙遠,不能天天回家,孩子怎麼辦?李守業在公社上班,也照顧不了孩子。
讓婆婆照顧孩子倒是可以,但是公公身體不好。況且,不想讓孩子回到那個大家庭裡,她心裡有個陰影。
最終她放棄了這次機會,準備在家裡一邊乾地裡的活,一邊做裁縫,順便養點家禽。
新房子有個絕好的優勢,就是水源充足,而且,房子在屯子的最東頭,房前屋後有很多荒地,如果能開墾出來,那就可以種很多莊稼。
高秀平說乾就乾,夫妻倆利用閒暇時間,開始一點點地開墾荒地。他們翻土、施肥,撒下了各種蔬菜種子,還種了許多果樹。
沒過多久,荒地上漸漸長出了嫩綠的蔬菜苗。高秀平看著這些生機勃勃的菜苗,心裡充滿了希望。
哪曾想,新開墾的土地還沒有收成,就有人舉報,說是集體土地,嚴禁私占。村上的會計帶人過來丈量。
高秀平心裡一緊,忙上前解釋:“同誌,我們就是想著這地荒著也是荒著,就想種點東西改善下生活,沒想著私占啊。”
會計麵無表情地說:“不管怎樣,這是集體土地,私自開墾就是違規。”
高秀平望著地裡新長出的菜苗,正在琢磨用什麼辦法應對。
就在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個人,竟是老隊長。
喜歡未知何處是彼岸請大家收藏:()未知何處是彼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