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會,好不容易有人主動跟她說話,不正是練習說話之道的最佳人選麼。
她雖然下定決心要練習這門技術,可你讓一個一直以來有事說事、說話又不好聽的人跟人主動搭訕,還是有點難度的。
另外學習技術也要挑人,最起碼女主呂青竹她就不想搭理,她怕說多了會產生弄死呂青竹的想法。
倒不是想給原主報仇,而是這本書女主三觀絕對有問題,雲舒不想改變彆人三觀,各人有各人的活法麼。
但絕不希望彆人的三觀惡心到自己。
現在既然機會來了,雲舒不想錯過,於是認真回答道:“不滿十五歲,沒有。”
“十五啊,那是小了點。”
說完後毫不留情轉向旁邊的呂青竹和李佳佳。
雲舒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中,是哪句話說錯了麼?她自認為很誠懇,咋就不理她了呢?
那邊王嬸子同樣的話術又一字不差地來了兩遍。
另外一個婦人不說話,就在旁邊捂嘴偷笑。
呂青竹和李佳佳到底跟雲舒不同,幾句話就臉色通紅,還夾雜著委屈憤怒,但人家笑嗬嗬的跟你說話,也不好直接撕破臉。
王嬸子顯然不知道適可而止,兩個女知青越害羞她越來勁。
話題已經從‘有沒有對象’,過渡到你想找個啥樣的,又介紹了村裡都有哪個哪個後生,著重突出她家裡的三個兒子是如何如何的優秀。
兒子這麼優秀,當然不能娶誰都行,要求未來兒媳婦一定要帶嫁妝來。
接著問起兩個知青的家庭情況。
三個男知青就算開始沒聽懂,現在也知道這王嬸子有問題。
往輕裡說,是跑這來占便宜,嚴重點,過兩天傳出什麼風言風語,對這兩個女知青可不是好事。
孫紅旗插了兩次嘴,想把話題岔開,都被另一個嬸子給打斷了。
終於忍受不了的李佳佳率先發作,“叫你一聲王嬸子,還真把自己當成長輩了,我家裡啥條件跟你有啥關係,你跑這來查戶口呢。”
這句話不知道能不能讓王嬸子見好就收,倒是能證明東北話確實傳染,這才多久,好好的普通話‘什麼’,就跟著變成‘啥’了。
王嬸子收起了笑,“你這小姑娘咋說話呢?我這麼大歲數問問你家裡情況咋地了,還不能問啊,你家是有啥見不得人的?”
“你......”
顯然,王嬸子無意間的話正說到了李佳佳不能言說的痛處。
這時雲舒捅咕了一下王嬸子,“王嬸子,你咋不問我家裡啥情況呢?”
雲舒此時插嘴倒不是給李佳佳解圍,也不是聽不出來王嬸子不安好心。
她隻是不會說話,又不是傻子。
但這重要麼?
練習說話之道可不止是好好說話,讓對方心情愉悅,從而達到某種目的。
懟人也算,而且也同樣重要。
這方麵雲舒覺得也是自己的弱項,以往有人得罪她,都是直接開乾,但這個時代顯然不行。
哪怕晚上套麻袋都是下下之選。
最好是當麵把人懟死,既能出氣,還能讓人知道她不好惹。
她現在一個小姑娘背井離鄉的,讓好人喜歡她,壞人不敢惹她,才更有利於她生存。
王嬸子沒好氣說道:“你個小屁孩跟著摻和啥?”
顯然雲舒不在她的兒媳婦考慮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