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雲知青還帶了個孩子......
這孩子跟雲知青什麼關係?
另外,程清婉清楚的看見,小孩沒動筷子之前,小五和雲舒都沒動筷子......
這是哪套家規?
程清婉的疑惑並沒機會問出來。
飯桌上有她在,雲舒和沈嶠,還有老道士很多話不方便說,隻能專心乾飯。
程清婉還以為雲知青這裡講究食不言寢不語,雖說一個知青這麼窮講究有點莫名其妙,但她作為一個客人,也隻能入鄉隨俗。
大家吃了一頓默不作聲的飯。
飯桌撤下去後,雲舒拿出幾瓶桃罐頭,起開後每人分了一碗。
嘴上說道:“吃點罐頭去去膩。”
程清婉有點看不懂,雲知青這麼敗家麼?
誰家飯後還得來瓶罐頭去膩的,彆人家平常日子都見不到葷腥,肚子裡一點油水都沒有,還去膩?
哪怕是她家,也做不到天天吃肉,有肉也不是這個吃法,都是炒菜用的,還是菜多肉少,他家全是上班的,倒不是吃不起,而是買不到。
就這,也已經比大部分家庭好多了。
晚上,飯桌上倒是隻有四個菜。
小雞燉蘑菇、紅燒排骨、清炒白菜,還有個魚罐頭,主食是加了紅棗的白米粥。
對此,程清婉感受最深的是鄉下物資可真充足,不然有錢都弄不來桌上這些菜。
程清婉開始有點相信沈嶠說雲知青不願意被調去帝京上班的話。
雲知青被調到帝京,除了能見到兒子以外還有什麼好處?
倆人沒結婚,她也不可能把人接到家裡住。
吃,隻能是單位食堂裡清湯寡水的飯菜。
住,也隻能是單身宿舍,還是跟人合住,這小院雖然不大,也沒什麼布置,可它自由啊。
說句難聽的,哪怕把人接回家去,她家裡也維持不了雲知青現在的生活水平。
家裡不差錢也弄不來這麼些好東西。
唯一能讓程清婉安慰的一點,就是這個吃法不是一般家庭扛得起的,雲知青估計也是招待客人才這麼舍得。
而且錢的來源,也可能跟自己兒子有點關係,不然她一個知青哪能這麼大方。
對此她倒是沒意見,兒子自己掙的錢願意給誰花就給誰花,也不止是小五,家裡其他幾個孩子也都這樣。
她也知道,兒子剛當兵半年工資有限,再這麼花下去,等她走了估計雲知青要餓肚子。
於是委婉勸道:“雲知青,你不用這麼破費招待我,你們平常吃什麼我跟著吃什麼就行。”
雲舒隨意道:“嗯,知道,不破費。”
跟程清婉想的一樣,雲舒和老道士平時確實不是這麼吃的。
她和老道士做飯手藝都一般,沈嶠做的雖然跟李朝陽沒法比,但也還行。
所以趁著沈嶠過來,倆人在廚房忙忙叨叨變著花樣做吃的。
沈嶠每餐做的量都特彆大,除了端上桌子的那一份,其他的都放入空間了......
這就導致程清婉說的,雲舒嘴上客氣答應,實際上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