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員盯著沸騰的紅湯皺眉:“但這種辣油會附著在鍋上,清洗不乾淨怎麼辦?”
史國棟轉身從消毒櫃裡拿出金屬鍋:“我們用的是不鏽鋼,每天用高溫蒸汽消毒,比你們洗咖啡杯的機器還先進。”他按下按鈕,消毒櫃門彈開,一股熱氣湧出來,嚇得檢查員後退半步。
誤會解開那天,投訴的餐廳老板反而來了。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點了份鴛鴦鍋,吃完抹抹嘴說:“史先生,我能加盟嗎?我女兒在上海留過學,她說想吃你們的火鍋在那裡要排隊兩小時。”
史國棟端起酸梅湯和他碰杯:“可以,但有個條件。”他指了指牆上的標語,“必須用本地海鮮,而且每店都要配一個會說中文的員工。”
半年後的薩格勒布餐飲峰會上,史國棟站在台上展示數據:四十二家分店,覆蓋克羅地亞全部主要城市,日均接待客人八千人次。大屏幕上播放著各地分店的畫麵:杜布羅夫尼克的海邊火鍋、斯普利特的古羅馬廣場分店、紮達爾的海風琴旁的流動餐車。
“有人說我們改變了克羅地亞人的飲食習慣。”史國棟舉起手裡的搪瓷杯,裡麵是加了檸檬的酸梅湯,“其實不是。就像你們喜歡把意大利麵做成克羅地亞口味,我們隻是把火鍋和這裡的海鮮做了朋友。”
台下響起掌聲,伊萬教授舉著杯子站起來:“史先生,下個月醫學院要開營養學研討會,能不能請你的廚師去講講?我們發現常吃火鍋的人,幸福感指數比普通人高30。”
散會後,安雅拽著史國棟的胳膊往停車場跑:“史老板快來看!熊貓機器人又上新聞了!”車載電視裡,他們的機器人正在給總統夫人送餐,熊貓腦袋歪著鞠躬,逗得夫人直笑。
史國棟靠在車邊抽煙,看著夕陽把亞得裡亞海染成橘紅色。手機震動,是李秘書長從波黑發來的消息:“聽說你在克羅地亞搞出了火鍋風暴?下次帶兩台機器人過來,波黑人也想嘗嘗會跳舞的毛肚。”
他笑著回了個ok的表情,抬頭看見安雅正教新招來的波斯尼亞姑娘用自動夾菜筷。那姑娘笨手笨腳地夾起蝦滑,突然歡呼一聲,蝦滑穩穩落在她碗裡。
“你看,”史國棟對走過來的老張說,“不管是克羅地亞人還是波黑人,隻要嘗到好吃的,眼睛都會發光。”遠處的有軌電車叮叮當當地駛過,把他們的笑聲揉進了薩格勒布的暮色裡。
深秋的薩格勒布飄起冷雨,史國棟站在四十二家分店的監控屏幕前,指尖劃過紮達爾分店的畫麵——海風琴廣場上,穿厚外套的遊客圍著露天火鍋跺腳,熊貓機器人舉著熱薑茶穿梭其間,爪子上的防滑墊是新換的,專門應付雨天。
“史老板,郵政總局那邊說,要訂兩百份火鍋底料當聖誕禮物。”安雅抱著文件夾進來,鼻尖凍得通紅,“他們說要寄給在國外的克羅地亞人,想家的時候就煮一鍋。”
史國棟回頭笑:“讓工廠多加點番茄膏,上次有個僑胞說,帶點家鄉的味道更想家。”他望著屏幕裡杜布羅夫尼克分店的懸崖,那裡正搭著透明雨棚,遊客們裹著毛毯看海浪撞礁石,鍋裡的魷魚須在紅湯裡翻滾,像一群活潑的小魚。
這時老張端著兩碗羊肉湯進來,粗瓷碗上冒著白氣:“剛從屠宰場訂的黑山羊肉,試試?”他把一碗推給安雅,“你弟弟不是要結婚嗎?分店的機器人給當伴郎怎麼樣?我讓技術部改改程序,讓它撒花的時候彆把花瓣掉進火鍋裡。”
安雅笑得直拍桌子:“他肯定願意!上次帶未婚夫來吃火鍋,機器人把他的求婚戒指送到我手上,現在他天天催著要學用自動夾菜筷,說要在婚禮上露一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傍晚收工時,史國棟在門口撞見伊萬教授。老頭拄著拐杖,懷裡揣著個保溫桶,說是要給住院的老伴帶份不辣的骨湯。“她總念叨你們的海帶苗,說比克羅地亞的海草嫩。”教授打開保溫桶,史國棟往裡加了把剛泡好的裙帶菜,碧綠的顏色在奶白的湯裡晃。
“下個月有批中國留學生來交流,”教授突然說,“他們想參觀你們的中央廚房,說要寫篇關於‘飲食外交’的論文。”史國棟正幫他扣緊桶蓋,聞言愣了愣,隨即哈哈大笑:“哪有什麼外交,就是鍋燒開了,大家坐下來一起吃唄。”
夜裡十點,團隊在微信群裡報當日業績。杜布羅夫尼克分店發來視頻:穿潛水服的漁民剛上岸,就把活蹦亂跳的龍蝦倒進火鍋,蒸汽混著海霧,把鏡頭糊得一片白。薩格勒布總店的員工在群裡發照片,熊貓機器人的爪子上掛著本地小孩送的手繪感謝卡,歪歪扭扭寫著“謝謝火鍋讓冬天變暖和”。
史國棟靠在椅背上,翻出李秘書長的消息。對方剛在波黑開了第三家分店,發來的照片裡,波斯尼亞大叔正用自動夾菜筷夾著牛肉丸,旁邊的電子屏循環播放著四川變臉表演。“明年去貝爾格萊德?”李秘書長問。
窗外的雨停了,月光淌過“川渝鮮生”的招牌。史國棟敲了行字回過去:“先把克羅地亞的火鍋湯熬得更濃些。”他起身關監控,屏幕最後暗下去的畫麵裡,安雅正教新員工唱中文歌,歌聲混著遠處電車的叮當聲,像一鍋慢慢熬煮的湯,溫溫的,帶著點辣,又有點甜。
第二天一早,第一批加了番茄膏的火鍋底料裝上貨車,箱子上印著新設計的ogo:一隻熊貓舉著筷子,旁邊依偎著條克羅地亞獵犬,背景是亞得裡亞海的波浪,和四川盆地的梯田連在一起,像幅沒畫完的畫。
傍晚的慶功宴設在杜布羅夫尼克的懸崖分店。馬爾科帶著足球隊來助興,他現在能熟練地用筷子夾起滑溜溜的魷魚,還會用中文喊“七上八下”。海風卷著浪聲湧進來,撞在掛滿紅燈籠的棚頂上,把所有人的笑聲彈得老遠。
安雅的弟弟婚禮那天,改裝過的熊貓機器人真的當了伴郎。它頂著白紗,爪子裡捧著戒指盒,在克羅地亞傳統音樂裡搖搖晃晃走t台,引得賓客們舉著手機狂拍。新郎用剛學會的中文說:“這比教堂的神父還讓人難忘。”
離彆的前一晚,史國棟獨自坐在薩格勒布總店的窗邊。伊萬教授帶著他的學生們來“告彆宴”,老頭喝多了,紅著臉說:“現在我孫女畫畫,總把太陽塗成火鍋的顏色。”他掏出張畫紙,上麵歪歪扭扭的紅色圓圈裡,遊著穿克羅地亞球衣的小魚。
史國棟把畫折好塞進錢包,突然聽見外麵一陣歡呼。跑到門口才發現,有軌電車的車身上噴了新廣告——熊貓機器人舉著火鍋,背景是薩格勒布的大教堂和重慶的解放碑,廣告語用雙語寫著:“同一個鍋,同一種熱乎。”
第二天清晨,飛機起飛時,史國棟從舷窗往下看,亞得裡亞海像一鍋剛燒開的清湯,四十兩個紅色的招牌在晨光裡閃,像沉在湯裡的枸杞。手機震動,是安雅發來的視頻:一群克羅地亞老太太圍著自動夾菜筷,比賽誰夾的魚丸多,贏了的人舉著酸梅湯,用中文喊:“乾杯!”
他笑著抹了把眼睛,舷窗外的雲絮飄過,像鍋裡翻滾的浮沫。原來有些味道,真的能越過山海,在陌生人的舌尖上,開出一模一樣的花。
喜歡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請大家收藏:()舌尖上的創業魚羊鮮火鍋崛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