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後。
晨曦微露。
太陽從東邊的地平線緩緩升起,金色的光芒灑滿遼南原。
慶軍大營率先動了。
二十萬大軍如同潮水般湧出營寨,在平原上展開陣型——兩萬騎兵列於左翼,十八萬步兵組成厚實的方陣,刀槍如林。
一眼望不到邊際,氣勢洶洶地朝著秦軍大營壓來。
顯然是想憑借兵力優勢一舉踏平對手。
秦軍則是全體出動。
六萬主力在戰場中央列成軍陣,盾兵在前,長矛手緊隨其後,弓箭手已蓄勢待發。
趙雲一身銀甲,手持龍膽亮銀槍,在步兵陣中來回穿梭,排兵布陣。
霍去病則身披玄甲,手持長槍,在騎兵陣前策馬疾馳,
兩千重騎兵的馬蹄踏得地麵微微震顫。
五千輕騎兵則按小隊分列,諸葛連弩的弩箭已悄然上弦。
兩軍陣列遙遙相對。
空氣中彌漫著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蘇雲立於中軍高台上,望著對麵密密麻麻的慶軍大陣。
這才是真正的冷兵器時代大戰。
沒有硝煙炮火,卻有著更原始、更直接的壓迫感。
數十萬士兵組成的陣列在平原上鋪開。
單是那股肅殺的氣勢,便足以讓人心驚。
冷兵器時期的戰爭,與熱武器時代截然不同。
這裡沒有遠程導彈的精準打擊,卻有著鋪天蓋地的箭雨;沒有坦克集群的衝鋒,卻有著重步兵方陣的鐵壁推進。
個體的勇武在這樣的戰場上,顯得如此渺小。
蘇雲雖是先天大宗師,此刻也不禁感到頭皮發麻。
大宗師並非無敵,更不是不死之身。
在這種動輒數十萬人絞殺的戰場上,武者的個人力量能起到的作用極為有限。
除非是成規模的武者軍團,否則哪怕是大宗師,一旦陷入敵軍重圍,麵對源源不斷的士兵湧上來,也遲早會被耗儘體力,最終力竭而亡。
另一邊,孫明騎馬立於慶軍陣前,身後跟著躍躍欲試的四位皇子。
“大慶軍隊果然威武!”四皇子蘇光看著己方連綿的陣列,忍不住讚歎,隨即轉向孫明,“孫侯爺,敵軍陣形看著也平平無奇,不如讓我領兵先衝一陣,給他們個下馬威?”
三皇子蘇衛也跟著附和:“就是!憑咱們的兵力,直接壓過去就能踏碎他們的陣腳,何必浪費時間?”
孫明卻沒理會他們的聒噪,目光緊鎖著對麵的秦軍陣營。
隻見秦軍陣列嚴整,盾兵、長矛兵、弓箭手層層分明,騎兵更是按捺不動,顯露出極強的紀律性。
秦軍主帥果然不一般,這般布置,滴水不漏。
雖然慶軍兵力占優,但對麵絕非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反而透著一股精銳之氣。
“三皇子稍安勿躁。”孫明抬手製止了想要請戰的蘇衛,“戰場之上,不可輕敵。”
隨即,他對身邊的傳令將官下令:“傳令下去,左翼五萬步兵先行推進,穩住陣腳。
左右兩翼騎兵各五千,做好準備,待步兵接陣後,立刻從兩側突襲,撕開敵軍防線!”
將領領命而去,號角聲很快在慶軍陣中響起。
四位皇子雖有些不滿沒能領兵,但見孫明調度有序,也隻能按捺住性子,盯著戰場,等著看秦軍潰敗的場麵。
很快,慶軍陣中響起震天的呐喊。
五萬步兵列成厚重的方陣,向前推進。
盾牌手在前豎起盾牌,長矛手緊隨其後,槍尖斜指前方。
如同一片移動的鋼鐵叢林,朝著秦軍大陣壓來。
趙雲立於秦軍步兵陣前,見慶軍動了,眼神一凝,龍膽亮銀槍向前一指。
“重步兵,向前推進!弓箭手,隨盾兵列陣,準備壓製!”
“喏!”
一萬重步兵齊聲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