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雲聽完賈詡的彙報,點頭道。
“科舉能吸引這麼多有誌之士,是好事,後續的考試務必嚴格把關,選出真正有能力、肯為民辦事的人才,彆讓濫竽充數的人混進朝堂。”
“至於新兵訓練,這事非常重要——二十萬大軍是秦軍南下的根基,必須讓他們在冬季來臨前打好基礎,開春後才能有足夠的戰力。”
“本王已經決定,明年開春就發起南下的征戰,統一中原。
北方即將進入冬季,天寒地凍不適合行軍,這段時間正好用來集中訓練新兵,讓他們儘快適應戰場節奏,到時候才能跟上主力步伐。”
南下征戰和北上打蠻族,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打法。
北上時,秦軍在大草原作戰,騎兵能儘情馳騁,不管是迂回包抄還是正麵衝鋒,都能充分發揮秦軍的機動性和野戰優勢,打起來相對靈活。
但向南打慶軍,情況就不一樣了。
目前秦軍主力軍團,滿打滿算也不到六萬人,真要南下攻城,這點兵力分散到各個戰場,很難形成壓倒性優勢,甚至可能被慶軍逐個牽製,想要快速推進戰局,難度不小。
慶軍占據中原多年,城池堅固,他們完全可以依托城牆固守,不管騎兵多能打,在高聳的城牆麵前都發揮不了多大作用——到時候,攻城的主力還得靠步兵。
賈詡立刻回應:“臣明白!接下來臣定會嚴格督導新兵訓練進度,確保每個士兵都能掌握實戰技巧;同時,也會提前協調糧草、軍械的籌備,保證物資供應及時到位,絕不給南下征戰拖後腿。”
賈詡話音剛落,一旁的諸葛亮便急切地開口:“主公,南下之事,慢不得!”
蘇雲抬手示意:“孔明,你詳細說說。”
諸葛亮起身,目光掃過眾人,沉聲分析道。
“主公,大慶早已在北部防線囤積了上百萬大軍。
這些軍隊並非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一大半是慶軍的主力精銳,眼下正在日夜緊急練兵,甚至從江南調來了不少攻城器械工匠,顯然是在為與我軍決戰做準備。”
“一旦讓大慶這百萬大軍徹底形成戰鬥力,熟悉了防線布防,屆時我軍再南下,麵對的就是固若金湯的防線和以逸待勞的敵軍,推進難度會呈幾何倍增加,不僅會造成大量傷亡,還可能陷入長期對峙,這對我軍極為不利。”
“更關鍵的是,大慶朝廷並非隻守不攻。
慶帝已任命大將軍陳玄為北伐大元帥,正在暗中集結南方各州的兵力,計劃等冬季過後,便主動發起北伐,妄圖奪回北方失地。
我們若不搶在他們準備就緒前出手,就會陷入被動局麵。”
說到這裡,諸葛亮話鋒一轉,提到了另一個關鍵隱患。
“除此之外,北邊的大梁也不容忽視。
我們的情報網已確認,大梁朝廷近期已徹底變天——前太子金順被殺,安王金榮登基為新太子,而梁皇重病纏身,早已不能理政,如今大梁的軍政大權,全落在金榮手中。
金榮此人野心極大,掌權後立刻下令整頓軍隊,提拔了不少主戰派將領,顯然是在積蓄力量。”
“主公試想,一旦等到明年開春,我們若按原計劃南下攻慶,北邊的大梁極有可能趁虛而入。
金榮新掌大權,急需一場勝仗立威,而攻打北方四州,就是最好的選擇。
更危險的是,大慶與大梁雖素有摩擦,但在共同對抗秦軍這件事上,未必不會暫時聯手——大慶牽製咱們的南下主力,大梁則從背後突襲燕州,到時候秦軍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秦軍雖強,但同時應對大慶百萬主力和大梁的突襲,難度極大。
我軍的兵力本就有限,若分兵防守北線、進攻南線,兩處都會陷入兵力不足的困境;
若集中兵力攻慶,北線就可能被大梁攻破,屆時不僅軍心會亂,百姓也會再次陷入戰亂,我們苦心經營的北方根基,很可能毀於一旦。”
他最後總結道:“所以,臣認為,南下征戰必須提前,不能等到明年開春。
最好在一個月內,待新兵完成基礎攻城訓練,便立刻出兵,以雷霆之勢突破慶軍北部防線,撕開一道口子,逼迫慶軍主力從防線中調出,與我軍在野外決戰。
隻要能在野戰中擊潰慶軍主力,後續攻城便會勢如破竹。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腹背受敵,牢牢掌握戰局主動權。”
賈詡聽著諸葛亮的分析,眉頭微蹙,隨即起身補充道。
“孔明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臣也清楚眼下局勢緊迫,夜長夢多。
但現實情況是,新兵訓練才剛開始不久——這十五萬新兵裡,有大半是剛放下鋤頭的農夫,連基本的隊列、兵器使用都還不熟練,更彆說攻城戰需要的爬梯、架橋、配合戰術了,連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都沒完成。”
“更棘手的是,不到一個月,北方就會進入冬季,到時候氣溫驟降,大雪封路,不僅士兵訓練會受影響,軍械調配也會變得異常困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強行在一個月內出兵,新兵連戰力都沒形成,帶著這樣的‘半拉子’軍隊去攻慶軍的堅固防線,無異於讓他們去送命——到時候不僅攻不破防線,還會折損大量兵力,反而讓大慶看了笑話,動搖軍心。”
賈詡歎了口氣,又道:“臣並非反對南下,隻是覺得需權衡利弊。
我軍雖怕腹背受敵,但更怕‘倉促出兵,一敗塗地’。
眼下最穩妥的,是先加快新兵訓練節奏,同時讓羅網密切盯著大梁和大慶的動向,若他們有異動,我軍再靈活調整——畢竟,一支有戰力的軍隊,才是打贏戰爭的根本。”
諸葛亮立刻接過話頭。
“文和兄,我並非不顧及新兵的安危,而是眼下局勢,‘以戰代訓’才是最快讓新兵成長的辦法!
紙上談兵練不出真本事,隻有讓他們親身經曆戰場,見了血、扛過壓力,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從農夫變成能打仗的士兵——秦軍主力軍團戰力強大,完全可以穩住戰場局麵,讓新兵在實戰中學習攻防,幾場仗下來,就能練出老兵的血性。”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現在怕犧牲,等大慶和大梁聯手打過來,到時候犧牲的隻會更多,連北方四州的百姓都要遭殃!我知道你是心疼士兵,想讓他們準備得更充分,但時機不等人啊!”
“眼下大雪還沒落下,官道尚且通暢,糧草運輸還能保障;慶軍的防線雖在,但百萬大軍尚未完全磨合,正是秦軍突襲的好機會。一旦等大雪封路,或者慶軍徹底穩住陣腳,再想動手,可就難了!”
喜歡開局廢太子:召喚羅網請大家收藏:()開局廢太子:召喚羅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