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臣,太子殿下監國,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一旁的太監尖細嗓音響起。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王天便迫不及待地從朝臣隊列中走出。
“太子殿下,臣有要事啟奏!北方蠻族已被秦王蘇雲徹底征服,蠻王完顏烈戰死,鎮北軍已進駐草原!”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蘇定。
“秦王掃清北方後患,下一步必然會南下攻我大慶!
臣懇請殿下立刻下令,讓北部防線的百萬大軍加緊布防,加固城牆、囤積糧草,同時加快從南方各州調兵增援,做好萬全準備,隨時迎接秦軍南下!”
王天作為兵部尚書,他比滿朝任何大臣都清楚眼下的局勢有多緊張。
這些年,他主持北方軍務,曾無數次研究蠻族的戰力,大慶花了上百年都沒能徹底解決的邊患,秦軍竟用不到一個月就徹底征服。
這意味著,秦軍的實力遠超出他之前的所有設想——不僅騎兵野戰能力碾壓蠻軍,連攻堅、調度的能力都已達到恐怖的地步。
北部防線那百萬大軍,看似數量龐大,實則有近三成是臨時征召的民夫,真正有戰力的精銳不足六十萬,且大多擅長守城、不擅野戰。
可秦軍剛在草原打了勝仗,士氣正盛,若真如他所料,秦軍會以雷霆之勢南下,這百萬大軍未必能擋住對方的攻勢,一旦防線被撕開缺口,中原大地就會徹底暴露在秦軍鐵蹄之下。
丞相劉百川見狀,也立刻從隊列中走出,躬身附和道。
“王尚書所言極是!臣也認為此事刻不容緩——秦王在北方四州推行惠民政策,民心早已歸附;秦軍又剛勝蠻族,士氣正盛,實力已非昔日可比。”
“依臣看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秦軍大概率會在來年開春南下。前線必須趁冬季這段時間,抓緊加固防線、補充軍械;更關鍵的是,臣建議立刻派使者去北邊的大梁,與其商議聯合,共同對抗秦軍!”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如今單靠北部的兵力,很難與秦軍抗衡;但隻要能聯合大梁,讓他們從北線牽製秦軍,我軍從南線正麵迎擊,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才有擊敗秦軍的可能!”
“不可!”
劉百川的話音剛落,戶部尚書便立刻站出來反駁,語氣堅決。
“丞相此言差矣!大梁與我大慶征戰多年,梁人一直覬覦中原沃土,從未放棄過入主中原的野心!
若是為了對抗秦軍,讓大梁出兵占領燕州等地,他們必定會以此為跳板,戰後不僅不會撤軍,反而會繼續向南進攻我大慶領土——這無異於引狼入室!”
蘇定重重一拍案幾,沉聲道。
“兩位大臣不必再吵!本宮知道如今秦軍是朝廷最大的威脅,聯合大梁的提議也有道理,但此事事關大慶國運,牽扯甚廣,本宮作為監國,無法私自做決定——待本宮稟報父皇,與他商議後再定奪。”
說罷,他將目光轉向王天,“王尚書,北方防線的布防必須加緊,城牆加固、糧草囤積、軍械調配,都要提速;從南方各州調兵增援的事,也得加快進度,絕不能耽誤。”
“至於南方的叛亂,暫時可以先停一下。眼下大部分叛軍已被壓製到深山裡,成不了氣候,不用再耗費大量兵力去清剿——那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掀不起大浪。
現在最要緊的,是應對北方的秦軍威脅。”
“隻有先解決秦軍這個心腹大患,朝廷後續才能集中精力處理南方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