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將領命離去,中軍大帳內隻剩陳玄與副將張明兩人。
陳玄抬手揉了揉眉心,招呼道:“張明,坐吧,陪本候說說話。”
張明躬身應下,在一旁的席位上落座,神色依舊凝重,遲疑片刻後終是開口。
“將軍,方才眾將議事時,末將未敢多言,但心中始終有個擔憂——您將百萬大軍儘數集結於雲州,冀州可就成了空城啊。”
“原本大慶的北線防線,是冀州與雲州互為依托、首尾呼應。
冀州扼守秦軍南下的必經要道,城牆雖不如雲州堅固,卻也是一道重要屏障。
如今把冀州的守軍全調過來,那邊隻留了些地方團練,根本擋不住任何攻勢。”
“再者,冀州是北方糧倉之一,眼下正是冬儲糧收官之際,若被秦軍占據,不僅損失大量糧草,還會動搖周邊州縣的民心。
那些百姓見冀州輕易失守,怕是會以為大慶氣數已儘,到時候人心渙散,再想凝聚戰力就難了。”
張明越說越急,“末將知道將軍是想集中兵力與秦軍決戰,可放棄冀州,實在是棄了一道重要防線!”
陳玄靜靜聽著,臉上沒有絲毫波瀾,待張明說完,才緩緩開口。
“張明,你顧慮的這些,本將軍豈會不知?”
“但你要明白,如今的局勢,早已不是固守兩州就能安穩的。
秦軍的目標是整個大慶,而非僅僅奪取一州之地,他們的三十萬精銳,是奔著一戰定乾坤來的。”
“若我們分兵駐守冀、雲兩州,每處不過五十萬兵力,看似兼顧,實則兩處都難以形成絕對優勢。
秦軍最擅長集中兵力打殲滅戰,以他們的戰力,若先攻冀州,五十萬慶軍未必能守住;
即便守住了,也會傷亡慘重,屆時秦軍再轉攻雲州,我們已是強弩之末,照樣難逃敗局。”
“與其分兵被秦軍逐個擊破,不如將百萬大軍集中於雲州——這裡城防最堅固、糧草最充足,也最適合打持久戰。
放棄冀州,看似丟了一州之地,實則是誘秦軍主力全部壓向雲州。
隻要我們能在雲州拖住他們、耗垮他們,待秦軍銳氣儘失、補給斷絕,彆說收複冀州,就是順勢北上反擊,也並非不可能。”
“至於冀州的糧草與民心,本將軍早已安排妥當。
在調兵之前,已命人將冀州大部分糧草轉運至雲州,剩餘的也做了銷毀預案;
同時傳檄冀州各郡縣,讓官府組織百姓向雲州方向遷移,留下的空城,就算秦軍拿下,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反而會分散他們的兵力去駐守。”
“打仗,不能隻看眼前的得失。有時候,主動放棄一些東西,才能換來最終的勝利。
冀州丟了,我們可以再奪回來;可若是百萬大軍沒了,大慶就真的完了。
眼下,守住雲州,拖住秦軍主力,才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張明聞言,心中的疑慮瞬間消散,他站起身抱拳行禮。
“將軍深謀遠慮,末將不及!
末將這就去安排後續事宜,確保冀州的糧草與百姓能順利轉移,不拖大軍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