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內。
將領們紛紛開口,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卻又帶著幾分凝重。
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將率先起身:“將軍,青陽城的慘敗,足以說明秦軍攻城器械之恐怖,外圍小城池根本無法抵擋。
依末將之見,不如放棄所有外圍據點,將百萬大軍全部收縮至雲州主城,依托主城高大堅固的城牆,與秦軍打持久戰!
主城城高池深,糧草充足,隻要我們堅守不出,秦軍就算攻城能力再強,也休想短期內攻破!”
另一名將領立刻附和:“此言有理!但隻守不攻也非長久之計,秦軍遠道而來,糧草補給必然困難。
我們可以在主城外圍,用鹿角、拒馬、壕溝快速構建防禦工事,遏製秦軍騎兵的突擊——秦軍騎兵戰力冠絕天下,這是他們的王牌,隻要困住騎兵,秦軍的戰力就會大打折扣!”
“末將倒有個想法!”
又一名將領上前一步,目光灼灼,“我們可以派出六十萬大軍,在主城外圍開闊地帶與秦軍打陣地戰!
外圍用壕溝、拒馬構建多層防線,死死遏製騎兵穿插;大軍主力列陣中央,兩翼再布置重甲步兵與弓弩手,形成掎角之勢,這樣就能有效阻止秦軍騎兵的突擊,讓他們的野戰優勢無從發揮!”
“對!陣地戰拚的是兵力與陣型,我們人多勢眾,正好可以利用兵力優勢消耗秦軍!”
“隻要能把秦軍拖入陣地戰,不讓他們的騎兵衝起來,我們就有勝算!”
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漸漸形成了共識——放棄外圍,收縮主力於主城,同時主動出擊,以陣地戰應對,用防禦工事遏製騎兵,靠兵力優勢消耗秦軍。
陳玄靜靜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案,心中快速盤算:將領們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秦軍的優勢在騎兵與攻城器械,短板則是兵力相對較少、糧草補給線長。
依托主城堅守,既能規避秦軍攻城器械的初期鋒芒,又能保障自身糧草;外圍構建工事、打陣地戰,正好能克製秦軍騎兵的突擊優勢,將戰事拖入消耗戰,這正是當前最穩妥的戰術。
待眾人議論稍歇,陳玄站起身,語氣堅定。
“諸位所言極是!就按這個思路調整戰術!
即刻傳令:所有外圍守軍全部撤入雲州主城,不得戀戰;令工兵營連夜在主城外圍構建三道防線,布滿鹿角、拒馬與壕溝;
抽調六十萬大軍,由三位將軍統領,明日在城外列陣,準備與秦軍打陣地戰!
務必遏製秦軍騎兵,將他們拖入消耗戰,堅守雲州,等待援軍!”
“末將遵旨!”
眾將領齊聲領命,紛紛轉身離去,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戰術調整。
.........
翌日。
雲州城外的開闊地上,天剛蒙蒙亮,便已人聲鼎沸,打破了曠野的沉寂。
寒風依舊裹挾著雪沫子呼嘯,卻絲毫擋不住慶軍與民夫們忙碌的身影。
一場大規模的防禦布置,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慶軍士兵們扛著鐵鍬、鋤頭,在曠野上劃分出一道道標線,按照預定方案挖掘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