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結果是好的。從那以後,家人每次做完飯,都會繼續燒一鍋水,直到沸騰才熄火,蓋上木鍋蓋放涼;渴了就喝涼白開,出門時還會用竹筒裝些帶在身上。
養傷的六七天過去,家豐終於被允許下地走動了。隻是讓他頭疼的是,家裡隻能找根棍子當拐杖,用起來特彆彆扭。
“還是自己做個拐杖吧。”家豐心裡想。
他先問靜竹:“二娘,咱們村裡有木匠嗎?”
“前兩天跟你說過啊,你小時候總去莊三伯家玩你大爺爺家的三伯——莊草茂就是木匠。”靜竹好奇地問,“小豐,你要做什麼?”
家豐在腦子裡勾勒出腋拐的樣子:“我想做個拐杖,想借木匠的工具用用。”
“這恐怕不行。”靜竹有些猶豫,“莊三伯靠木匠活吃飯,最近農忙,大家農具壞了都找他修,借工具會耽誤他乾活的。”
家豐有些可惜:“這樣啊,那算了。”
靜竹想了想,又問:“小豐,你借工具,會用嗎?”
“應該會,我記得以前去莊三伯家,見過他用。”家豐順著靜竹之前的話往下說。
靜竹站起身:“那我去你爺爺家看看,你三叔莊三兵可能有。”
“三叔家也有木匠工具?”家豐愣了——沒聽說三叔是木匠啊。
靜竹解釋道:“你祖爺爺以前做過木活,你大爺爺和爺爺年輕時也學過,各有一套工具。你爺爺手藝不行,後來就放棄了。到了年輕一輩,莊三伯和你三叔都學過木匠活,隻是你三叔沒學好,也不喜歡,就沒再做,你爺爺傳給他的工具也一直閒置著。這些都是你娘以前跟我閒聊時說的。”
家豐沒跟三叔打過交道,有些擔心:“去借工具,方便嗎?”
“沒事,我去說說。”靜竹說完,便出門了。
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靜竹抱著一堆工具回來,臉色不太好。
家豐趕緊問:“二娘,怎麼了?怎麼不高興?”
“無事,工具借來了,就是有些陳舊,放了很久沒?了。”靜竹看到家豐,臉色緩和了些,“隻是你奶奶知道是你要用,說話不太好聽,說浪費東西。還是你爺爺說‘既然用不上,就讓孩子拿去玩’,才肯讓我把工具帶回來。”
家豐有些愧疚:“讓二娘受委屈了。以後我一定會讓他們改觀的。”
“沒事,彆多想。”靜竹恢複了往常的平靜。
家豐開始檢查這些工具,一開始有些認不清,摸索了半天終於搞明白:有墨鬥、手搖鑽也叫牽鑽)、手推刨、一中一小兩把薄斧、兩把框架鋸、平鑿、圓鑿,還有兩把石質板棍——他琢磨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這是銼刀。最讓他驚喜的是,居然還有一把蜈蚣刨,有了這個,就能加工圓木棍了。
隻是沒有工作台,隻能用家裡一塊稍微平整的石板代替;也沒有夾具,甚至沒有釘子,開工都有些困難。
不過家豐畢竟管理過公司和項目,做事很有條理。他在腦子裡列了個計劃:
統計現有資源:明確能用的工具、材料和自己會的技術;
設計拐杖:考慮到工具粗糙,後世的u型腋拐肯定做不出來,最多設計個y型拐杖;
準備材料並做實驗;
試加工,調整細節;
正式製作。
看著眼前的工具,家豐心裡有了底——雖然條件簡陋,但做個能用的拐杖,應該沒問題。
喜歡藍月閃爍之時請大家收藏:()藍月閃爍之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