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樂君已經熟練掌握了做拐杖的各個步驟,正有條不紊地忙著。家豐則讓小花去把大伯莊大兵請過來——巧的是,莊大兵今天正好在家休息。
劉醫師之前給的治腿藥膏也用完了,那藥膏確實管用,家豐現在感覺腿好了不少,甚至覺得不用拐杖都能正常走路了。
“大伯,勞煩您跑一趟。”家豐說著,把一個餅子遞給莊大兵——這餅是他特意讓靜竹早上做的,“今天想請您帶我去趟鎮上,我找劉先生談點事。”
“餅就算了,跑趟腿又不費事,我今天也沒事。”莊大兵擺了擺手,沒接餅子。
“大伯,您就拿著吧。”家豐執意把餅遞過去,認真地說,“村裡幫忙都要管飯,這規矩我懂。今天是正事,您不收就見外了。而且我這腿腳還不利索,路上少不了要您照顧。”
其實家豐之前也打聽了交通工具:獨眼朱爺爺家有輛牛車,主要跑縣城,可農忙時牛都用在耕地上,就算過幾天種完地,也得讓牛歇幾天才會出車;小貨郎家裡有輛小驢車,去鎮上還是縣城不一定,得看他的時間,可小貨郎一出遠門就跑好幾個鎮子,還常在外過夜。沒辦法,他隻能選擇步行。
見家豐說得這麼誠懇,莊大兵不再推辭,接過了餅子。
家豐用草繩捆了兩把拐杖背上,又讓莊大兵背上五把,兩人便出了門。
路上,莊大兵忍不住疑惑地問:“小豐,你做這麼多拐杖,是想賣吧?在鎮上擺攤賣就行,為啥非要找劉先生?”
“找劉先生,就是想把拐杖賣給他們藥鋪啊。”家豐笑著解釋,“這拐杖算‘醫療器械’,放在藥鋪裡賣,更合適用。”
莊大兵想了想,點頭道:“劉先生有家藥鋪,平時也在鋪裡坐診。哦,你是想讓他在藥鋪幫著賣?這能成嗎?”
“試試才知道。”家豐其實也沒十足把握,但他清楚,腿傷、跛腳的人大多會去藥鋪,這些人是拐杖的剛需客戶。
兩人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鎮上——這也是家豐穿越過來後第一次出遠門。
路是土路,剛開始路邊還有農田,走著走著就變成了土坡、野地和稀疏的樹林,風景和他之前從幽溝回來時看到的差不多,隻是樹林密度小了很多,不像山裡那麼茂密。
路上偶爾能遇到行人,也能看到牛車、馬車經過——家豐看著這些“交通工具”,忽然想起自己前世沒買車時,看著彆人開汽車經過的心情,竟有些相似。
到了鎮上,看著比村子熱鬨不少:鎮子不算小,但整體還是偏農村模樣,有茅草屋,更多的是木製房屋和土坯房,偶爾能見到幾座占地寬敞的磚石院落;遠處傳來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街上行人來來往往,比村裡熱鬨多了。
莊大兵和家豐沒往鎮裡多逛,進鎮不遠就是劉醫師的藥鋪——“益禾堂”。這算是鎮上比較大的醫所,既能接診病人,也售賣藥材。
兩人走進藥鋪時,劉醫師正好沒外出。見到家豐,他驚訝地說:“莊小子,你怎麼來了?還沒坐車?你這腿可經不起走這麼遠的路!”
“見過劉先生。”家豐腋下靠著拐杖,微微抱拳行禮,“小子今天來,是想讓您看看一樣東西。”
“走,裡麵說。”劉醫師說著,把家豐和莊大兵引到坐診台旁——這會兒正好沒病人。他看著家豐走路的樣子:不用人扶,靠著雙拐和一條好腿走得挺利索,受傷的那條腿明顯沒受力,隻是輕輕擦著地劃著走,瞬間就明白了拐杖的用處。
“有點意思,小子快坐。”坐診台旁有凳子,家豐坐下後,先把背上的拐杖放下,再將手裡的雙拐遞給劉醫師。
劉醫師接過拐杖,拿在手裡仔細看了看,又學著家豐的樣子,抬起一條腿假裝瘸了,試著用雙拐走路。沒一會兒,他就走得有模有樣,明顯覺得比單根拐棍方便。
劉醫師樂嗬嗬地回到座位上,給家豐和莊大兵各倒了一杯茶湯,笑著說:“小友嘗嘗這茶湯,是近年新傳過來的煮茶法,用茶餅煮的。咱們這沒種茶的地方,也能嘗嘗茶味了。”
家豐端起茶杯嘗了一口,隻覺得有點鹹,味道怪怪的。可轉念一想,不能掃了劉醫師的興,而且對方都改口叫自己“小友”了,便笑著說:“劉先生這茶不錯,清爽利口,回甘無窮。”
劉醫師臉上閃過一絲尷尬——這茶根本沒什麼回甘,看來這小子是在客氣。他趕緊轉移話題:“小友帶來的這批拐杖,看著跟尋常拐棍不一樣,有什麼特彆的用處?”
“劉先生,這物件我叫它‘雙拐’,也能叫‘腋拐’。”家豐開始介紹,“尋常人腿傷、跛腳,甚至少了一條腿,用普通拐棍的話,得靠雙手發力支撐單點,再有力氣也累,還難保持平衡——要想穩,拐棍得跟腿一樣粗,可那麼粗的拐棍,用著又太不方便。”
他拿起自己的雙拐,繼續說:“但用雙拐就不一樣了,不用占用雙手,靠腋下發力就能支撐身體;走路時,雙手還能調節方向,特彆靈活。有了它,單腿的人也能正常走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確實是個好東西。”劉醫師點點頭,又問,“那你把它帶來小老兒我這兒,是想讓小老兒幫著宣傳?”
家豐終於說出目的:“我是想跟先生合作共贏。”
“合作共贏?”劉醫師摸了摸胡子,覺得這詞新鮮,“這話有意思,你說說具體怎麼合作?”
家豐又喝了口茶,慢慢道來:“第一,我負責供貨,咱們可以約定三天、五天或者七天送一次貨——剛開始可能送得勤點,後來穩定了間隔可以拉長。每次送貨時,結清上一次的貨款。這次先放七副在您這兒,等賣出去一些,再給我錢就行。”
“第二,麻煩您在藥鋪騰出一小塊地方展示拐杖,您和夥計們要是遇到腿腳不好的病人,順帶手介紹一下就行。這拐杖我打算賣十五文一副,每賣出去一副,給您提三文錢。”
劉醫師點點頭——這確實不費力氣,順帶的事,提的錢還能分點給夥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第三,要是您有空,也可以介紹給其他醫師。他們要是從您這兒拿貨,一次拿十副以上,我按十一文一副給您;您賣給他們多少錢,自己定,中間的差價都是您的——這叫‘批發’。”“第四,有了這拐杖,能幫到不少腿腳不便的病人,甚至讓獨腿的人重新走路,對病人來說也是好事。”
家豐說完,劉醫師沉思片刻,開口道:“這合作小老兒應了,確實對咱們倆、對病人都好。不過小友,你要是想靠這拐杖賺大錢,恐怕難——這東西看著好仿造,用不了多久,彆人就會學去做,到時候你這拐杖就不好賣了。”
“劉醫師放心,這拐杖我就打算用來賺第一桶金。以後它流傳開了,能幫到更多腿傷的人,也算是件好事。”家豐一臉淡然,“而且咱們以後還能合作藥材之類的生意,我現在已經有些想法了。”
“哈哈,好!”劉醫師笑了,既然隻是“有些想法”,就不是現在該聊的,“既然小友這麼豁達,小老兒就幫你把這‘福利’推出去。”
兩人又開心地聊了一會兒,隨後劉醫師找來紙筆,寫了一份簡單的契約,把商量好的合作內容都寫了進去。
家豐看著契約上的繁體字,隻能看懂大半,剩下的全靠猜——他暗下決心,回去後一定要跟靜竹好好學識字,不然哪天遇到合同陷阱,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他裝模作樣地看了半天,連蒙帶猜覺得沒問題,才接過毛筆,歪歪扭扭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兩人約定好,先按三天送一次貨,每次送十副。
劉醫師盯著家豐的簽名,心裡暗暗想:怪不得以前問他識不識字,這字寫得,跟不識字也差不多了。
家豐則盯著契約紙——紙張呈木色,平整卻有點粗糙,還帶著褶皺感,這應該是麻紙吧?
簽完契約,家豐下意識地拄著拐杖走到劉醫師身邊,伸出了右手。劉醫師愣了一下,看了看自己的右手,又看了看家豐,遲疑地跟他握了握手。
家豐表麵樂嗬嗬地說:“合作愉快!”
心裡卻炸開了鍋:我擦!我這是乾什麼?簽完協議就想握手,看劉先生這懵逼的表情,不會把我當神經病吧?
一旁的莊大兵從頭看到尾,滿腦子問號:這倆人是有啥毛病?拉手乾啥?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劉醫師還當著家豐的麵,把拐杖拿給藥鋪夥計看,教他們怎麼介紹,還特意騰出一塊地方放拐杖。
事情辦完,家豐和莊大兵就告辭了。等他們走遠,劉醫師突然一拍大腿:“壞了!忘了跟他說收學徒的事了!這孩子這麼有想法,到底願不願意跟小老兒我學醫啊?”
喜歡藍月閃爍之時請大家收藏:()藍月閃爍之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