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彆一想到‘製鹽’就覺得違法。”家豐耐心解釋,“您看《大燕律》裡的規定,都是說‘販賣私鹽多少斤,判什麼刑’,從沒說過‘自己過濾鹽吃違法’。咱們又不賣,就算以後親戚想要,送也不收錢,肯定沒事。”
靜竹琢磨了半天,終於鬆了口:“行吧,聽你的。不過先少做些,就咱們自己家用。”
接下來,家豐開始動手製鹽——流程和做糖差不多,還是溶解、過濾、蒸發、結晶四步,隻是細節上有些不同。
他先把粗鹽砸碎,倒進水裡攪拌溶解。可鹽塊比黑糖難溶解多了,攪了半天還是有硬塊,實在費力氣。
沒辦法,家豐隻好加了一步“加熱”——他知道,分子受熱後會更活躍,熱水能讓鹽塊溶解得更快。
果然,鹽塊在熱水裡沒一會兒就化了。之後就是繁瑣的過濾步驟,反複過濾了好幾次,直到剩下的鹽水變得清澈透明。
最後一步是結晶——製鹽的結晶比製糖簡單,不需要準備晶種,也沒有玻璃態的過程。
家豐把清澈的鹽水倒進鍋裡加熱,等水分蒸發得差不多、鹽水接近飽和時,鍋邊已經開始出現白色結晶。
為了防止鹽被燒壞,他趕緊關火,把剩下的飽和鹽水倒進以前的舊鍋裡,讓它自然冷卻結晶。
忙了一天,家豐累得夠嗆——估計鹽水裡的水分徹底蒸發還需要一天,他便沒再管,讓鹽自己慢慢結晶。
第二天一早,阿青就急匆匆地來找家豐,指著舊鍋裡的鹽說:“少爺,您快看看,是不是成了?”
家豐走過去一看,鍋裡滿是白晶晶的細鹽,拿起一點嘗了嘗,笑著點頭:“成了!以後做飯就用這種鹽。記住,這些鹽隻能咱們自己家用,千萬彆讓外人發現。就算將來要給爺爺奶奶送些,你也得叮囑他們,千萬彆聲張。”
“好的少爺,阿青記住了。”
家豐讓小花拿了些細鹽給莊奶奶送過去,也特意囑咐她,一定要讓奶奶保守秘密。
沒過幾天,夏收正式開始了。家豐也去田間地頭轉了轉,隻見地裡一片忙碌景象:有人拿著鐮刀割麥子,有人用農具拍麥籽,還有人拉著秸稈往家運,熱鬨又祥和。
這裡的鐮刀和家豐記憶中的不太一樣,更像一把彎彎的砍刀——手柄短,刀刃長,整體呈弧形,而且不是全刃,隻有中間彎曲的部分開了刃,磨得很鋒利,不然就真成砍刀了。
正看著,大黑子拿著鐮刀走了過來。
“黑子哥,您這是幫家裡割麥子去?”家豐笑著打招呼。
“不是,我這是要回去了。”大黑子擦了擦汗,“小豐,我可跟你不一樣——天還沒亮就出來幫家裡農忙,現在到了鄉民團訓練的時間,我得回去集合了。”
“額,大家都這麼忙?”家豐有些驚訝。
“那可不!”大黑子點點頭,“早上天不亮就下地,中午歇一會兒,下午作坊、蓋房子的人下了工,也都會去地裡幫襯一會兒。大家都不願意白拿你的錢,也不想耽誤農收。我看啊,晚上說不定還有人拿火把乾活呢——還好藍月還沒到,天不算黑得太早。”
家豐心裡有些糾結——要不要當回“暖心資本家”,給大家放個農忙假?
想了想,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自己現在搞的是“公司性質”的管理,農忙這事,還是得靠改革增加收入、專人管理來解決。得讓一部分人放棄“小農思想”,另一部分人變成專業農民,這樣才長遠。
自我安慰了一番,家豐轉身回了家。
剛進門,靜竹就拿著一摞衣服走了過來——都是成套的,有長衫、長褲、短褲,還有腰帶,大小不一,看樣子能適合不同身高的人穿。
“二娘,這是做好一批了?”家豐眼前一亮。
“對,一共六七套,適合五尺到五尺半約一米六五到一米八)身高的人穿。”靜竹笑著說,“我找了些以前借過咱們家錢的人家幫忙做,給了工錢,她們都挺樂意的。對了,有幾件是鄰居小月和小禾做的——彆說,小月的手真巧,做出來的衣服又整齊又合身。”
“這就對了!”家豐很滿意,“以後咱們講究效率,二娘要是做不過來,就用這種方式找大家幫忙,既省勁又快。”
跟靜竹打了招呼,家豐讓重力抱著衣服,一起去了鄉民團的訓練場。
“現在衣服還不夠,大家先看看——我身上穿的就是這種新衣服。”家豐把十個鄉兵集合起來,指著自己的衣服說,“大家先按身高挑合適的,挑完我教你們怎麼穿。穿上新衣服的,就跟著我練動作;沒領到的也彆著急,明天肯定有,就算明天沒有,後天也會有——家裡還在做,人人都有份。黑子哥,過來幫忙分發一下。”
“哎呀,這是亞麻布的,摸著真舒服!”
“穿上這衣服,看著就利索,比長袍方便多了!”
鄉兵們哄鬨著挑衣服,基本都挑到了適合自己身高的。
接下來教穿衣服時,場麵更熱鬨了——都是大老爺們,也不避諱,脫衣服、穿褲子的動作讓家豐辣了好幾次眼睛。
等大家都穿好新衣服,家豐開始教他們做仰臥起坐、俯臥撐、壓腿,還特意準備了木樁、木架,讓他們仿照後世的訓練設施練習——有了新衣服,這些大幅度動作終於不用再擔心走光了。
喜歡藍月閃爍之時請大家收藏:()藍月閃爍之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