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雪滿弓刀,群賢入京童子的理想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 第77章 雪滿弓刀,群賢入京童子的理想

第77章 雪滿弓刀,群賢入京童子的理想(1 / 1)

泰昌元年的冬季,來得格外早,也格外酷烈。遼東大地上,呼嘯的北風卷著鵝毛般的雪片,將剛剛經曆過血火洗禮的山川原野染成一片肅殺的銀白。氣溫驟降,河流封凍,泥濘的道路變得堅硬如鐵,卻也寸步難行。

明軍旌旗在遼陽城頭獵獵作響,但兵鋒卻不得不停滯下來。熊弼庭站在城樓上,極目遠眺被茫茫風雪籠罩的北方,眉頭緊鎖。沈陽的輪廓在雪幕中若隱若現,仿佛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

“經略,雪太大了,哨騎派出十裡便難以辨認方向,糧草轉運亦極為艱難。”副將在一旁稟報,嗬出的白氣瞬間凝結成霜,“是否待來年開春……”

熊弼庭沉默良久,最終緩緩歎了口氣,一拳砸在冰冷的垛口上:“天時不助我啊!”他深知,憑借新軍之利和連勝之威,一鼓作氣收複沈陽並非不可能。但這場不期而至的暴風雪,徹底斷絕了這種可能。大軍在嚴寒中野外行軍作戰,非戰鬥減員將極其可怕,火器受潮失效的風險也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後勤線幾乎被風雪掐斷。

“傳令各部,加固城防,囤積糧草,就地休整過冬。多派偵哨,嚴防建奴反撲。”他的聲音帶著濃濃的不甘和失落。戰線,終究還是被這天地之威推回到了遼河一線,與皇帝登基之初相比,雖收複了遼南、鎮江等許多失地,但核心的沈陽、鐵嶺、開原等重鎮仍在建奴手中。一場空前的大捷,最終未能竟全功。

然而,這份失落僅限於遼東。當捷報和戰局穩定的消息傳回京師,整個朝廷乃至天下都陷入了狂喜之中。

紫禁城,西暖閣。

朱常洛看著熊弼庭呈報的“因大雪暫停攻勢,固守遼陽一線”的奏章,心中雖有一絲遺憾,但更多的卻是欣慰和激動。

“好!好一個熊弼庭!好一支神機新軍!”他反複看著戰報上“陣斬數萬”、“遼陽光複”、“奴酋北竄”等字眼,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遼南儘複,兵鋒直指沈陽,將戰線穩定於此,已是大功於國!告訴熊弼庭,朕不怪他,天時如此,非戰之罪。讓他好好休整兵馬,來年開春,朕要看到沈陽城頭的日月旗!”

更讓他開心的好消息來自山陝。各地巡撫奏報如雪片般飛來:“西安府嘉禾豐收,新式農具、深井及紅薯土豆推廣得力,流民安置已畢,民心思定……”“延安府以工代賑,興修水利、道路,災民得食,工程亦利千秋……”“山西平陽府蝗災因預防得當,未成蔓延之勢……”尤其是朱由校的總結奏報,詳細陳述了如何利用新式工具抗旱、如何組織百姓撲滅蝗蝻雛形,字裡行間透著實乾和自信。

“好!校兒長大了!徐師傅和周王世子辛苦了!”朱常洛龍顏大悅。山陝安穩,等於去了一個大心病,遼東的戰事才無後顧之憂。

【叮!主線任務“新軍初成”超額完成!獎勵:武魂碎片x15當前總數:80),國運提升2當前:26)。】係統的提示音適時響起,更添一份喜氣。原來新軍初成這個任務需要有了勝績才算完成,首先人數已遠超任務要求,且初戰即巔峰,戰績喜人,可謂超額完成!

得益於此,皇帝的威望如日中天。那道曾經被部分人視為空談的“泰昌求賢詔”,此刻真正顯現出了它的威力。天下英才,尤其是那些專注於實務、科技、軍事卻鬱鬱不得誌者,仿佛看到了一盞明燈。

臘月前後,一批賢能之士,懷揣著抱負與期待,頂著寒風抵達了京師,其中有深入後世記憶的人物,也有被召賢司大力舉薦的人物

畢懋康字孟侯),山東曲阜人,累遷廣西道監察禦史、右僉都禦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禦史,因精於火器研製卻不受重視,並被黨爭排擠而賦閒在家。聞遼東新軍火器之威,陛下重實務之名,毅然應詔入京。他帶來了自己繪製的《軍器圖說》草稿,其中自生火銃的構想與新軍所用燧發槍極為相似。

宋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人,多次科舉不第,遂絕意功名,潛心研究農耕、工藝等實用之學。聞陛下求賢不拘一格,且重視嘉禾農政,遂攜多年考察筆記入京,其著作《天工開物》已初具雛形。

李自成、張獻忠,由信王朱由校親自舉薦。二人在格物院軍研所學習數月,進步神速,尤擅地形勘測、戰術推演,且心懷強烈的報國建功之誌。朱由校在奏疏中極力稱讚二人“雖出身寒微,然天資穎悟,熟諳軍旅實務,乃將帥之璞玉”。

盧象升字建鬥),江蘇宜興人,新科進士,卻因不滿吏部冗官排隊候補,又受遼東大捷鼓舞,竟直接上書自薦,言“願效班超投筆,馳騁疆場,為陛下掃除韃虜”!其人氣宇軒昂,文武兼資。

朱常洛大喜過望,立刻在文華殿偏殿親自召見這幾人。他並未擺出帝王架子,而是如同師長般與他們懇談。

他仔細翻閱畢懋康的圖稿,對其自生火銃的機構設計大加讚賞,並提出如今燧發槍裝彈繁瑣等問題,當即下令將其調入兵仗局,主持燧發槍改進,尤其是騎兵銃的改進和量產工作。“畢卿之才,埋沒草野實乃朝廷之失!朕要這大明軍中,儘快儘數換裝精良火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與宋應星長談農業、手工業,對其《天工開物》的構想極為支持,鼓勵他“不必拘泥於文章格式,務求詳儘實用,刊行天下,以利民生”,並特許其可查閱格物院及皇家藏書,助其完成巨著。更對他於金屬化學的發現研究,驚為天人!

他對李自成、張獻忠二人,既肯定其才能,又告誡其戒驕戒躁,需繼續學習兵法韜略,將來方可為大將。“朕不看出身,隻看軍功與才能。望你二人勿負信王舉薦之恩,勿負朕之期望。”

見到英氣勃勃的盧象升,朱常洛更是喜愛,卻未輕易許官,而是道:“進士及第而不慕清貴,願效命疆場,誌氣可嘉。然兵者凶器,非僅有血氣之勇便可駕馭。朕許你入孫承宗經略麾下,先為讚畫,熟悉邊情軍務,他日自有你建功立業之時!”

幾人得皇帝如此重視和具體安排,皆感激涕零,頓感知遇之恩,誓死效忠。

朝堂之上,孫傳庭愈發遊刃有餘。遼東大勝使得皇帝權威空前,也沉重打擊了那些此前唱衰、掣肘的官員氣焰。孫傳庭趁勢進一步整合權力,推行改革。他以“遼餉耗資巨大,需開源節流”為由,強力推進清丈田畝、核實軍戶、整頓漕運等政策,觸動了大量既得利益者,但在皇帝支持和楊漣等清流的配合下,艱難卻堅定地推行著。他如同一個高明的醫者,以“慶曆新政”的智慧和經驗,小心翼翼地調理著大明這台沉重而腐朽的機器,雖緩慢,卻讓帝國肌體開始顯現一絲微弱的活力。

皇後柳青瑤已近臨盆,身子沉重,思家心切,情緒有些低落。朱常洛見狀,索性放下政務,隻帶著少量侍衛和內侍,微服陪皇後回娘家散心。

柳府上下自然是惶恐又驚喜。宴席之間,皇後幼弟小石頭,在席間竟童言無忌,睜著大眼睛問朱常洛:“姐夫皇帝,你為啥不封我爹當大官,不給咱家爵位呀?我看戲文裡,皇後娘家都是侯爺公爺的!”

此話一出,滿座皆驚!柳父嚇得臉色煞白,趕緊跪下請罪。

朱常洛卻笑了,揮手讓嶽父起身,將小國舅拉到身邊,溫言問道:“那你覺得,朕該如何封賞呢?”

小石頭歪著頭想了想:“嗯……封個侯爺!就像……就像戲裡那樣,多威風!”

朱常洛搖搖頭,認真道:“威風是靠自己掙來的,不是靠姐姐換來的。朕有旨意,外戚無功不得封爵。你看遼東的吳三桂將軍,年紀輕輕,已在遼東屢立戰功,憑戰功封爵,那才是真威風,天下人都服氣。你想不想像他那樣?”

小石頭眼睛頓時亮了,用力點頭:“想!我也想上陣殺敵,打韃子!”

“哦?那你可知為將者需知什麼?”朱常洛考較道。

“要力氣大!武藝高!”“還有呢?”“要……要會看地圖!”小石頭努力想著,“還要不怕死!”朱常洛哈哈大笑,摸摸他的頭:“說得好!但還不夠。為將者,需熟讀兵書,知曉天文地理,懂得運籌帷幄,更要愛兵如子,心懷家國。這些,你願意學嗎?”

“願意!我願意!”小石頭大聲道。

朱常洛滿意地點點頭,對柳父道:“此子赤子之心,且有誌氣,是塊好材料。整日困於京中富貴窩,難免沾染紈絝之氣。朕看,不如讓他入宮,與皇子由檢一同讀書習武,將來能否成才,看他的造化,如何?”

柳父聞言,更是驚喜交加,這可是天大的恩典!連忙拉著兒子叩謝天恩。小石頭起身後對朱常洛說道“姐夫姐夫,冠軍侯的爵位你可要給俺留著,待俺飲馬瀚海燕然勒石之時,俺要堂堂正正地受封!”朱常洛哈哈大笑,爽朗道“好!若真有那一天,這千年未封之爵號,給你!”看著眼前這個小舅子,心中暗忖:好好打磨,假以時日,或許真能成為大明的衛青、霍去病,而非曆史上的那些禍國殃民的外戚。

夜幕降臨,朱常洛攜皇後起駕回宮。馬車轆轆行駛在寂靜的街道上,窗外又開始飄起細碎的雪花。

柳青瑤倚在丈夫肩頭,輕聲道:“謝謝陛下。”

“謝什麼?”朱常洛握著她的手。“謝陛下待妾家人如此……更謝陛下,是個心懷天下的明君。”皇後柔聲道。

朱常洛微微一笑,將她摟得更緊些:“天下很大,路還很長。這個冬天,總算能喘口氣了。但開春之後……”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已看到了來年更激烈的烽火。

遼東的風雪暫時封印了戰場,卻封印不住暗流的湧動和新一輪較量的醞釀。帝國的中興之路,剛剛邁出充滿希望的第一步。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女配太惡毒?苗疆大佬跪求我生崽 萌妻出逃:霸總追愛 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 神話物理局 NPC說我才是虛擬人格 我進的不是戀愛遊戲嗎 何以為民 逼我老婆改嫁?我反手一個大逼兜! 年代1968:牛棚裡的幸福生活 北大荒?開局自帶兩百平物資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