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驚蟄雷鳴 網動八方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0章 驚蟄雷鳴 網動八方(1 / 1)

遼東大地的積雪終於消融殆儘,黑土地在春風和雨水的滋潤下,顯露出勃勃生機。然而,這片土地上彌漫的並非農耕的喜悅,而是大戰將至的肅殺。道路變得堅實,河流水位上漲,萬物複蘇的季節,也成為了戰爭機器全力運轉的信號。

沈陽經略府內,巨大的沙盤前將星雲集。熊廷弼目光如炬,手指重重地點在赫圖阿拉的位置。“諸位!休整一冬,礪兵秣馬,今春勢已足,地利已至!”他的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陛下旨意已明:犁庭掃穴,畢其功於一役!絕不容努爾哈赤再有喘息之機!”詳細的作戰計劃早已推演過無數次。以曹文詔部為正麵主力,攜重炮營,穩步推進,吸引建奴主力;以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龍騎軍為機動尖刀,側翼迂回,尋機切斷赫圖阿拉與外界的聯係,並打擊其可能的增援;其餘各部則分路清剿外圍據點,逐步收緊包圍圈。“此戰,不僅要勝,更要速勝,要全勝!”熊廷弼環視諸將,“我軍火器之利,經一冬磨合,更勝往昔!新式甲胄刀兵,也已配備齊全!望諸將奮勇,用建奴之血,染紅我大明戰旗,一雪前恥,永絕後患!”“謹遵將令!”眾將轟然應諾,戰意高昂。龐大的戰爭機器,發出了最後啟動的轟鳴。一隊隊明軍開出營壘,旌旗招展,刀槍如林,如同黑色的洪流,向著建奴最後的老巢,滾滾而去。

南京,徐國公府。往日車水馬龍的景象不再,朱紅大門緊閉,透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壓抑。雖然外間的輿論造勢仍在繼續,戲曲還在上演,但府邸深處的主人,卻早已寢食難安。北京來的緹騎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抓人,但那種無孔不入的暗中調查,如同漸漸收緊的絞索,讓他喘不過氣。心腹管家昨日外出後再未歸來;幾個掌管城外莊園和鋪麵的旁支子弟接連被官府“請去問話”;甚至府中庫房的老賬房,也突然“告病回鄉”了…更讓他恐懼的是,留守太監劉朝用近日傳來的密信語氣也越來越焦灼,暗示北京似乎掌握了某些“意想不到”的線索,讓他早做準備。“早做準備?如何準備?”徐國公在書房裡煩躁地踱步,臉上早已沒了往日的雍容氣度。他意識到,金錢和權勢織就的保護網,在皇權的絕對意誌和東廠無孔不入的偵查麵前,竟是如此脆弱。就在他心神不寧之際,書房門被輕輕推開,進來的不是侍從,而是南京守備太監劉朝用本人!他臉色灰敗,眼神中充滿了驚恐。“國公爺…完了…全完了…”劉朝用的聲音帶著哭腔,“駱養性…駱養性的人…查到了當年經手替您處理那些‘古籍’的那個老蒼頭…他…他沒死,被人藏在鄉下,現在…現在恐怕已經落在東廠手裡了!那是直接經手人啊!”如同一聲驚雷在頭頂炸響!徐國公踉蹌一步,跌坐在太師椅上,麵如死灰。他知道,最後一塊遮羞布,即將被徹底撕開。黃昏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在他慘白的臉上,仿佛預示著這座百年國公府的黃昏降臨。

泉州外海,鄭芝龍那艘備受矚目的仿製蓋倫戰艦,在進行第二次試航時,遭遇了不大的風浪。然而,就是這並不算惡劣的海況,卻成了這艘“快產”巨艦的噩夢。先前滲水的接縫在波浪的不斷衝擊下驟然擴大,海水洶湧而入!重心偏差的問題在搖晃中被無限放大,船體傾斜嚴重,操作失靈!儘管水手們拚命搶救,但最終還是無力回天。這艘寄托了鄭芝龍野心的巨艦,未能展現出任何威力,就像一座笨重的木頭房子,狼狽不堪地在距離海岸不遠的地方擱淺了。船體歪斜,桅杆折斷,看上去如同一個巨大的諷刺。消息傳回,鄭芝龍暴怒如雷,砸碎了手邊一切能砸的東西,將負責造船的工頭鞭撻得奄奄一息。巨大的投入、膨脹的野心,在這一刻化為泡影。更讓他不安的是,這場失敗必然會被朝廷知曉,極大地削弱他的威懾力。他與荷蘭人的合作也因此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勃爾格派人傳來的口信,語氣也變得含糊和推諉起來。

與此同時,在那個隱秘的海灣,王承恩的第一艘試驗艦,舉行了莊嚴的龍骨安放儀式。雖然沒有觀眾,沒有慶賀,但所有參與建造的工匠和管理人員都肅穆而立。那根經過千挑萬選、反複處理、象征著戰艦脊梁的巨型龍骨,被工匠們用繩索和滾木,小心翼翼地安置在船塢中心的墩木上。王承恩親自手持墨鬥,校驗龍骨的平直。“禮成!”隨著一聲宣告,工匠們發出低沉的歡呼。這隻是一個開始,距離戰艦下水遠之又遠,但這一步,卻邁得無比堅實、沉穩。王承恩撫摸著冰冷的龍骨,仿佛能感受到未來巨艦破浪前行的力量。真正的強大,從來都源於最基礎、最枯燥的堅持。

朱由檢四人為期十天的粥棚“實踐”結束了,但他們得到的並非休息,而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終考”。京畿地區突發春汛,河水泛濫,衝毀了不少民房,大量新的災民湧向京城外圍。朱常洛當即下令,命四人不再各自為政,而是共同負責一個最大的新設災民安置點,限期十日,必須穩住局麵,防止疫病和騷亂。這是一個真正的爛攤子:災民數量遠超預期,秩序混亂,物資短缺,哭聲喊聲罵聲不絕於耳。四個少年被迫第一次真正合作。爭吵和分歧幾乎從第一天就爆發了。朱由檢要求先登記造冊,理清人頭再發放物資,認為“無序則生亂”;小石頭則認為救命要緊,主張立刻開粥廠,先讓人吃飽,誰鬨事就打出去;李自成想找災民裡的“頭人”來幫忙管理;張獻忠則覺得就該調一隊兵來,強行彈壓,劃區管理。激烈的爭論幾乎讓合作破裂。但現實的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妥協。最終,他們達成了一個粗糙的混合方案:由小石頭和張獻忠帶人強行劃分區域,維持基本秩序;李自成去災民中尋找識字的或有點威望的人協助登記;朱由檢則統籌協調陸續運來的有限物資,優先保障粥廠和藥品發放。過程磕磕絆絆,衝突不斷,四人也都碰了一鼻子灰,甚至受了些輕傷。但十天之後,這個巨大的安置點竟然真的勉強運轉了起來,雖然遠非完美,但至少沒有發生大的騷亂和疫情。總結時,四人精疲力儘,卻都沉默了許多。他們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治理之難,難於上青天。任何單一的方法都行不通,需要的是妥協、平衡、智慧和難以言喻的耐心。這堂沉重的“終考”,為他們上了關於權力和責任的最深刻一課。

驚蟄已過,春雷炸響。遼東的總攻終於發動,南京的勳貴瀕臨末日,東南的野心遭遇重挫,而帝國的繼承者們,則在泥濘和混亂中,完成了又一次艱難的成長。時代的巨輪,正碾壓著一切阻礙,轟然前行。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美女村官醉酒試探,我將計就計 聊齋劍神:開局手撕畫皮鬼 洪荒:冥寂天尊 天才之上 HP:離我妹妹遠一點 穿越冷宮,我把朝堂玩成卡牌遊戲 重生之我給家人們算命當團寵 惡女縮小成10cm渡劫 快穿女配三千世界任我遊 望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