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風起萍末 輿論先聲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5章 風起萍末 輿論先聲(1 / 1)

北京的秋意漸濃,但市井之間的熱鬨卻更勝往昔。各大茶館酒樓中,人聲鼎沸,最吸引人的,依舊是那方寸說書台。

這一日,崇文門外有名的“四海茶館”內,一位須發皆白、精神矍鑠的老說書人,將驚堂木重重一拍,拉開了今日《巾幗英雄傳》的序幕。

“諸位看官,今日不說那三國紛爭,也不講那水滸好漢,且聽老朽道一道,這古往今來,我華夏之地,那些不讓須眉的巾幗豪傑!”老先生嗓音洪亮,瞬間抓住了所有茶客的耳朵。

他從殷商婦好披甲征戰,說到西漢遲昭平注:應為呂母,說書人可能故意用訛傳或化名)率眾抗暴;從北魏花木蘭代父從軍,說到隋唐冼夫人安定嶺南、平陽昭公主組建娘子軍助父定鼎關中。故事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聽得台下眾人如癡如醉。

“……可見這女子之能,未必就遜於男兒!但凡心存家國,胸懷大義,女子亦能頂天立地,建功立業!”老先生話鋒一轉,引入了本朝之事,“便說如今,我大明泰昌年間,亦有一位了不得的女中豪傑!此人便是四川石柱宣撫使,當今陛下親封的太子太保、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秦良玉,秦將軍!”

他詳細描摹秦良玉代夫執掌土司、訓練白杆兵、保境安民,尤其將平定奢崇明叛亂一戰說得精彩萬分,什麼“白馬銀槍,親冒矢石”,什麼“奇兵突進,大破賊軍”,直說得口沫橫飛,台下茶客們聽得熱血沸騰,不住叫好。

“陛下聖明啊!”說書人最後慨然歎道,“不以男女論英雄,但以功績定爵祿!秦將軍之功,得此殊榮,實至名歸!這正是:誰說女子享清閒?巾幗能頂半邊天!掃平叛亂安社稷,陛下英明萬古傳!”

驚堂木再響,滿堂喝彩。類似的故事,同時在京城乃至江南許多大城鎮的茶館中上演,說書人們競相演繹著最新的“熱門書目”。

與此同時,在秦淮河畔、西湖畫舫之上,那些素以才情聞名的歌妓們,指尖流淌出的琵琶曲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新譜寫的詞曲柔婉中帶著一股難得的英氣。

“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裡行?”“石柱白杆寒敵膽,玉帳深宵秉燭明……”“聖主明鑒論功日,丹書鐵券耀門庭……”

婉轉的歌聲,將秦良玉的故事以另一種藝術形式,傳入達官貴人、文人商賈的耳中,更添幾分傳奇色彩。甚至有人開始打聽、傳抄這些新詞曲。

這股由市井而起的風潮,並非憑空而來。背後自然有皇商司下屬文化坊的暗中推動和稿本支持,但其內容本身基於事實,且迎合了民間對英雄故事的喜愛,故而傳播極快,效果顯著。潛移默化之間,“女子亦可建功立業”的概念,開始以一種不那麼刺耳、甚至頗為引人入勝的方式,滲透進大眾的認知裡。

坤寧宮內,秋陽透過窗欞,落下溫暖的光斑。朱常洛正拿著一本剛由翰林院呈送的《古今賢後錄》初稿翻閱,其中特意增補了本朝太祖孝慈高皇後馬氏輔佐太祖、勤儉賢德、約束外戚、關心民瘼的事跡,寫得尤為生動感人。

皇後柳青瑤在一旁看著皇帝專注的神情,輕聲道:“馬皇後賢德,千古流芳。臣妾每每讀史,皆感佩不已,隻恐自身德才淺薄,難及先人萬一。”

朱常洛放下書稿,握住她的手,溫和一笑:“青瑤何必妄自菲薄?馬皇後之賢,在於內助之功。而你之於朕,又何嘗不是如此?便說去歲嘉禾初種,病害突發,若非你心細,發現那老農所言土法有效,及時告知於朕,命人試驗推廣,隻怕要損失慘重。還有由校癡迷格物,改良那耬車犁頭,許多想法天馬行空,不也是你常與他耐心分說民間農人實際耕作之苦,才讓他琢磨出那些更合用之物?此等潤物無聲之功,豈遜於朝堂論政?”

柳青瑤被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臉頰微紅:“臣妾隻是偶然提及,皆是陛下與校兒用心,臣妾豈敢居功。”

“偶然提及,便是契機。內宮之言,能利百姓,便是大功。”朱常洛正色道,“朕已命史官,將你這些事,稍加整理,亦要錄入後宮起居注及將來之國史之中。要讓後世知道,朕的皇後,不僅是賢內助,亦有惠及蒼生之實績。”

他頓了頓,又道:“不止是你。朕已下旨,命翰林院重新檢校史書,將曆代如班昭著書、蔡琰歸漢、謝道詠絮、乃至上官婉兒執掌宮製、才華絕世等女子之才智功績,皆要公允評價,不可因其性彆而刻意貶低或忽視。朕要讓天下人明白,女子之智慧能力,從古至今,皆不容抹殺!”

柳青瑤聽著皇帝的話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與激動。她明白,皇帝所做的,遠不止是表彰她個人,而是在為天下有才學的女子正名,在重新書寫曆史的評價體係。這比任何賞賜都更讓她感到欣慰和自豪。

朝堂之上,關於秦良玉任命的直接爭論已漸漸平息,但暗流並未消失。孫傳庭深諳皇帝意圖,他並未在人事任命上繼續強硬推進,而是將重心依舊放在新政的深化落實上,以此轉移焦點,並在實踐中逐步改變人們的觀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在向皇帝彙報全國清丈進度時,特意提到:“陛下,北直隸、山東等地清丈已近尾聲,成效顯著。然江南蘇鬆常鎮等處,情形尤為複雜,官田、民田、勳田、學田、祭田糾纏不清,豪強大戶詭寄、飛灑、影射之術層出不窮,阻力極大。非得力乾員,難以勝任。”

朱常洛會意,問道:“孫先生可有合適人選舉薦?”

孫傳庭呈上一份名單:“臣考察多方,有此數人,清正廉明,精通算法,不畏豪強。其中……有二人,乃國子監算學博士,雖僅為八品小官,然其於數目之學極精,且出身寒微,與地方豪強無涉,或可破局。”

朱常洛接過名單,發現孫傳庭特意用朱筆在其中一個名字旁輕輕點了一下,下麵有一行小字注:“此員雖年輕,然心思縝密,曾獨立厘清通州倉場陳年爛賬,其姊亦精通數算,常助其核校,無一錯漏。”

皇帝心中了然,這“其姊”二字,才是孫傳庭真正想要暗示的。他並未點破,隻是淡淡道:“既是有能之人,便該重用。著吏部考核,若果真才乾出眾,可超擢為清丈禦史,赴江南辦差。朕要的是結果,不論其他。”

“臣遵旨。”孫傳庭躬身領命。一場無聲的布局已然展開。若能借新政繁雜事務的需要,讓一些有才乾的女性以“輔助”、“顧問”甚至某種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參與到實際工作中,並展現出不可或缺的作用,那麼將來某種形式的“女官”或女性事務人員的出現,便會顯得水到渠成。這是比直接任命女將軍更為精妙和長遠的“潤物細雨”。

皇帝的注意力很快被來自邊關的緊急軍報吸引。

宣大總督滿桂八百裡加急奏報:察哈爾部林丹汗近期調動頻繁,其本部精銳有向宣府、大同外側集結的跡象,並多次派出小股騎兵試探性地攻擊長城外的明軍哨壘。雖均被擊退,但挑釁意味十足。滿桂判斷,林丹汗可能因內部壓力或誤解明軍意圖,試圖通過外部軍事冒險來鞏固其搖搖欲墜的權威。他已嚴令各鎮加強戒備,並請求朝廷儘快指示方略。

與此同時,來自遼東的另一份密奏也送到了禦前。負責經略奴兒乾都司舊地的將領彙報:先鋒部隊已沿黑龍江流域推進數百裡,收複了數個原奴兒乾都司下轄的衛所舊址。過程總體順利,當地部族多數望風歸附,接受朝廷賞賜和冊封。但也遭遇了小股頑固勢力的抵抗,以及……發現了更多羅刹人沙俄探險隊)活動的確鑿痕跡,甚至發生了數次小規模交火。羅刹人火器犀利,但人數極少。奏報請求增派兵力,尤其是擅長築城和火器的部隊,以鞏固戰線,應對可能升級的衝突。

兩份軍報,一南一北,幾乎同時擺上了朱常洛的案頭。北疆的局勢,正在快速升溫。林丹汗的躁動不安和羅刹人的悄然滲透,都預示著大規模的衝突或許比預想中來得更早。

朱常洛凝視著地圖上廣袤的北方,目光沉靜。他深知,輿論的鋪墊、內部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最終決定帝國命運的,依然是邊關將士的鐵與血。他提筆草擬手諭,一份給滿桂:“穩守反擊,挫其鋒芒,勿貪功冒進,待朕決斷。”另一份給遼東:“增兵允準,穩紮穩打,遇羅刹人,堅決打擊,揚我國威!”

帝國的戰車,已然嗅到了硝煙的氣息,車輪開始加速轉動。

格物院內,氣氛一如既往地熱烈而專注。朱由校幾乎完全沉浸在了他的世界裡。此刻,他正對著一個巨大的銅製密封鍋灶原始鍋爐)和一套複雜的連杆傳動裝置冥思苦想。鍋灶下爐火熊熊,產生的蒸汽猛烈地衝擊著一個氣閥,帶動連杆機構發出“呼哧呼哧”的響聲,艱難地帶動著一個飛輪旋轉。

“力量是夠了……但這密封……這損耗……這控製……”朱由校臉上沾著油汙,眼神卻異常明亮,嘴裡不停地喃喃自語。他想到了皇帝曾經無意中提過的“蒸汽之力,或可驅動舟車”的遙遠設想,便一頭紮了進來,試圖將其變為現實。雖然離成功還遙遙無期,但這看似笨拙的裝置,卻代表著這個時代最前沿的探索。

恰逢朱常洛帶著蹣跚學步的太子朱由楧前來格物院視察。巨大的聲響和飛轉的齒輪立刻吸引了小太子的注意,他掙脫乳母的手,搖搖晃晃地就要朝著那“怪家夥”跑去,嘴裡發出“咿呀”的驚呼,絲毫沒有懼怕,隻有滿滿的好奇。

朱常洛一把抱起兒子,看著朱由校那專注乃至癡迷的背影,又看看懷中兒子那充滿探索欲望的眼睛,心中忽然湧起一種奇妙的感觸。科技的種子,改革的意誌,開拓的精神,或許就是這樣,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好奇與努力中,悄然傳承,最終彙聚成改變時代的洪流。

他指著那噴吐著白汽的裝置,對懷中的兒子柔聲道:“楧兒,看,那是力量,是未來。”

朱由楧似懂非懂,隻是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那旋轉的飛輪,小手在空中抓撓著,仿佛想要抓住那看不見的、名為“未來”的東西。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鎮長大人!您的玩家正在重建世界 我,陰間公務員 輪回樂園:開局雷法坦度拉滿 新警入職,開局幫助破案 奇門風水秘術大仙師 她的無聲警報 綜影視:念念不舍 魂穿呂布:貂蟬離間弑父?那是我親爹! 穿越明末爭霸大海 穿越三國,係統卻讓我當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