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新生代的曆練6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2章 新生代的曆練6(1 / 1)

泰昌六年的深秋,天高雲淡,帝國的新政在經曆數年的深耕後,於各方戰場上迎來了階段性的收獲。然而,豐收的喜悅之下,舊勢力的反撲與新問題滋生交織,考驗著年輕一代處理複雜局麵的能力。

“漠南彙通票號”發行的“彙兌銀票”以其便捷安全,迅速在歸化城互市及周邊區域流通開來,極大地促進了貿易規模。然而,樹大招風,這新生事物很快引來了覬覦。一些被觸動了利益的原蒙古貴族餘孽,勾結少數見利忘義的漢商,開始秘密仿製偽鈔,企圖擾亂市場,破壞銀票信用。

起初隻是零星發現,但很快,市麵上流通的偽鈔數量開始增多,雖然製作粗糙,但足以在信息不發達的牧民和中小商販中引起恐慌。互市上,開始有人拒收銀票,要求現銀交易,剛剛建立起來的金融秩序麵臨嚴峻挑戰。

李自成聞訊,並未慌亂。他深知,金融之基在於信用,信用之錨在於防偽與懲戒。他立刻采取了一係列組合拳:首先,命令票號即刻回收舊版銀票,同時由格物院緊急支援,采用更複雜的套印、水印和特製油墨,在極短時間內推出了幾乎無法仿製的“泰昌六年新版銀票”。新版銀票圖案繁複,細節精微,並加入了隻有票號核心人員才懂的暗記。

其次,他請求滿桂出動精銳騎兵,組成數支“巡幣隊”,在互市及主要商道上公開巡查,嚴查偽鈔,並懸賞重金鼓勵舉報。很快,幾個偽鈔製造窩點被連根拔起,為首者被當眾處以極刑,其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互市入口,以儆效尤。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李自成在互市中心立起了一座高大的“信”字碑。他召集所有大小商號和部落頭人,在碑前鄭重宣告:“彙通票號,背後是皇商司,是朝廷,是陛下!這‘信’字,就是票號的根,也是互市的魂!朝廷絕不會讓任何一個持真銀票的人吃虧!從今日起,凡持有舊版銀票者,皆可至票號無償兌換新版,分文不少!”

雷霆手段加上堅定的信用背書,迅速穩定了市場。偽鈔風波非但沒有擊垮新生的金融體係,反而讓“彙通銀票”的信用在一次次真金白銀的兌付中變得更加堅不可摧。李自成成功地化危機為機遇,將“信用”二字,深深烙入了漠南的經濟生活之中。

皇商司主導的織造標準與新式織機的推廣,在張獻忠的強力推動下,已初見成效。然而,這深刻的技術變革,必然伴隨著舊有利益格局的粉碎。幾家昔日依靠技術壟斷和盤剝織工而富甲一方的地方豪強,不甘心失去權勢,開始了最後的瘋狂反撲。

他們不敢再明麵上對抗皇商司,便將矛頭指向了具體執行政策的張獻忠。一時間,彈劾張獻忠“酷烈苛暴、與民爭利、濫用非刑”的奏章如雪片般飛向京城。這些奏章不僅出自江南本地官員之手,甚至還有幾位在朝中頗有清望的致仕老臣被說動,為其發聲。壓力驟然增大。

更陰險的是,他們暗中指使家奴,綁架了兩位積極推廣新式織機的皇商司技術骨乾的家人,以此威脅。一時間,皇商司內部人心惶惶,技術推廣工作幾乎陷入停滯。

麵對來自朝野上下的明槍暗箭,張獻忠那雙細長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狼般的狠戾。他沒有任何自辯的舉動,而是動用了自己經營多年的、滲透於三教九流的情報網,不動聲色地撒開了一張大網。

數日之內,情況陡然逆轉。那幾位上書彈劾的本地官員貪贓枉法、與豪強勾結的鐵證,被匿名送到了都察院巡按禦史的案頭;那幾位致仕老臣家族子弟橫行鄉裡、侵占田產的醜聞,也在士林中悄然傳開;至於綁架案,更是被張獻忠親自帶人,以雷霆之勢破獲,涉案的豪強家奴被當場格殺,人質安全救出。

張獻忠甚至拿到了那幾家豪強與海盜勾結、走私違禁品的致命證據。他沒有立刻發作,而是帶著這些證據,孤身一人,夜訪那幾家豪強的府邸。

沒有寒暄,他直接將證據拍在對方麵前,聲音冷得像冰:“兩條路。一,立刻停止所有動作,交出你們名下七成織坊、桑園,由皇商司折價收購,家族子弟永不涉足織造業,我保你們平安離開江南,做個富家翁。二,我把這些東西往上一遞,滿門抄斬,家產充公。”

絕對的證據麵前,絕對的武力威懾之下,那些昔日不可一世的豪強麵如死灰,渾身顫抖,最終隻能選擇屈辱地簽字畫押。張獻忠以一場精準、冷酷、不留餘地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徹底鏟除了江南織造業變革道路上最頑固的絆腳石。其手段之酷烈,令整個江南官場和商界為之膽寒,再也無人敢明麵阻撓新政。他用鐵腕證明,在觸及根本利益的改革深水區,懷柔之外,亦需霹靂手段。

龍安府的茶山桐林漸成規模,土民生活顯著改善,小石頭柳文耀的政聲隨著驛道傳揚,甚至傳到了京城深宮。皇後柳青瑤聽聞弟弟在邊陲之地竟有如此作為,心中又是驕傲,又是關切,更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柳家如今地位特殊,樹大招風,弟弟年紀尚輕,驟得大名,恐非全是好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果然,京中很快便有風言風語,稱柳文耀在龍安“邀買人心,其誌不小”,甚至有人將他在土民中的威望,與當年沐王府鎮守雲南相提並論,其中挑撥之意,昭然若揭。這些議論,自然也通過特殊渠道,傳到了小石頭的耳中。

與此同時,龍安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許多內地商賈,尤其是與柳家或有心攀附柳家的商戶,聞風而至,爭相投資龍安的茶園、桐林和藥材生意。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更有各種請托、宴請和厚禮,目標直指這位年輕的皇親國戚、西南新政的乾臣。

麵對京城的暗箭與地方的追捧,小石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牢記姐姐往日的教誨和皇帝的期望,深知“皇親”身份既是便利,更是枷鎖。他閉門謝客,將所有禮物原封不動退回,並給姐姐寫了一封長信,詳細稟報了龍安的實際情況,坦言自己的擔憂,並懇請姐姐在宮中務必謹慎,勿要為他請功,一切但求無愧於心。

在政務上,他更加勤勉,事必躬親。對於蜂擁而至的投資,他並未照單全收,而是製定了嚴格的章程:所有投資必須有利於本地土民長遠生計,優先雇傭本地勞力,利潤需按合理比例反哺村寨建設和義學。他強力壓製了幾家企圖圈占山林、壟斷資源的大商號,堅持將最好的茶山、林地,以合作社的形式,分配給各個土民村寨集體經營。

一次,一個背景深厚的皇商試圖以極低價格包銷龍安所有新茶,被小石頭嚴詞拒絕。那人抬出京中關係施壓,小石頭絲毫不為所動,平靜卻堅定地說:“龍安之利,首在養民。若為一時之便,盤剝百姓,我柳文耀愧對陛下信任,亦無顏見龍安父老。此事,絕無可能。”

他的清廉自守和堅定為民,使得那些讒言不攻自破,也讓他在西南的根基愈發紮實。皇後在宮中得知弟弟所為,懸著的心稍稍放下,更多的是欣慰。小石頭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無愧於身上的皇親光環,更無愧於腳下的土地和人民。

鎮北堡的修築工程,在朱由檢近乎苛刻的督導下,以驚人的速度推進。那座融合了棱堡設計、多層次火力配係和原始混凝土技術的要塞,已初具雛形,如同一個巨大的戰爭磐石,扼守在黑龍江畔的要衝之地。

然而,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堡壘的核心——火炮的部署與運用。北疆冬季酷寒,傳統火炮的炮閂、軸承極易凍裂,發射藥也易受潮。來自京師的炮兵教官對此一籌莫展。

朱由檢再次展現了他格物致用的能力。他親自設計了帶有簡易保溫層和排水槽的炮位,改進了炮閂結構,增加了防凍油脂注入口。針對火藥受潮問題,他借鑒了南方防潮經驗,下令建造專門的、帶有火牆烘烤的“火藥保管庫”,並嘗試用小陶罐分裝定量發射藥,使用時才開啟。

最令人稱奇的是,他根據黑龍江冬季風向和羅刹人可能來襲的方向,指揮工匠在堡壘外圍的關鍵地點,利用天然坡度和凍土,修建了數十個隱蔽的、覆有積雪的“冰壘”。這些冰壘內藏伏兵和輕型火器,與主堡火力形成犄角之勢。

這一日,羅刹人不甘心失敗,趁江水初凍,派出數百哥薩克,試圖偷襲尚未完全竣工的鎮北堡。他們以為明軍主力仍在靖安堡,此堡新築,守備必然鬆懈。

然而,他們剛剛靠近堡壘外圍,就遭到了來自那些“冰壘”中突如其來的火銃射擊,隊形瞬間被打亂。緊接著,鎮北堡上新安裝的、經過防寒改進的重型火炮發出怒吼,炮彈準確地落在試圖集結的羅刹人群中。哥薩克人從未見過如此詭異而高效的防禦體係,在交叉火力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倉皇潰退,連堡壘的邊都沒摸到。

此戰,鎮北堡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來犯之敵,朱由檢設計的防禦體係經受了實戰的檢驗,威震北疆。捷報傳回,連一向對“奇技淫巧”抱有偏見的兵部老臣,也不得不對這位沉默寡言的三皇子刮目相看。朱由檢用實實在在的戰果,向世人宣告,格物之學,同樣能鑄就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金秋將儘,各方戰線上,李自成穩固了金融根基,張獻忠掃清了變革障礙,小石頭頂住了身份壓力,朱由檢驗證了技術強軍。他們在收獲碩果的同時,也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迎接著來自各方更嚴峻的挑戰,推動著帝國的車輪,在曆史的軌道上堅定前行。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巫師:開局獲得傳承之一 歡喜妙法,女帝尤憐 重生為魔,我以雙修證無敵 靈狐涅盤:神醫嫡女 驚鴻照影落絮無聲 半世瘋癲,一生安然 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 快穿:從重生末世求生開始 世界569:我帶人類絕處逢生 重生之逆世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