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龍騰八十 星火燎原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5章 龍騰八十 星火燎原(1 / 1)

泰昌二十年,秋。

帝國的深秋,收獲的不僅是田壟間的稻穀與倉廩中的糧秣,更有那在新政砥礪下逐漸顯露的鋒芒與潛藏的危機。朱常洛於乾清宮中,如同一尊掌控著帝國氣運的鼎爐,細心調和著各方奏報中傳遞出的“火候”,引導著這條已然騰飛的國運金龍,向著更高的層次衝擊。

定北城官營的煤礦與附屬的冶鐵工坊,在格物院工匠的指導下,已初具規模。高大的水力鼓風機轟鳴作響,通紅的鐵水從爐中奔流而出,映紅了工匠們滿是汗水和煙塵的臉龐。這爐火,不僅鍛造著農具、兵甲,更象征著大明對這片苦寒之地資源攫取與工業紮根的決心。

然而,在這片象征著秩序與生產的紅光之外,陰影依舊存在。吳三桂默許甚至暗中操控的那條灰色皮毛貿易鏈條,如同蔓延的地藤,悄然連接著一些心懷怨懟的蒙古部落與河對岸蠢蠢欲動的羅刹人。幾次小規模的“越境走私”被明軍巡騎發現,爆發了衝突,雖然都被鎮壓下去,但吳三桂在處理這些事件時,手段明顯變得更為“靈活”——對涉事部落的懲罰雷聲大雨點小,繳獲的物資也往往下落不明。

這一日,朱由檢巡視至定北城,視察了蓬勃發展的工坊,對成效表示滿意。但在與吳三桂的單獨奏對中,氣氛卻有些凝滯。

“吳將軍,近來邊境不甚太平,走私頻發,羅刹人小股騷擾亦未絕跡。將軍還需多加留意,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朱由檢語氣平淡,目光卻如鷹隼般銳利,掃過吳三桂那張看似恭謹的臉。

吳三桂心頭一凜,知道這位定王絕非易與之輩,自己的小動作恐怕已引起其警覺。他連忙躬身,語氣鏗鏘:“王爺明鑒!末將定當加強巡防,絕不容許此等蠹蟲壞我邊疆大事!隻是……北地苦寒,將士們戍邊不易,些許部落為求生計鋌而走險,若一味嚴懲,恐激生變亂。末將以為,剿撫並重,方為上策。”

朱由檢不置可否,隻是淡淡道:“將軍心中有數便好。望將軍莫忘陛下隆恩,莫負這北疆重任。”話語中的敲打之意,讓吳三桂後背沁出一層細密的冷汗。他知道,自己已然站在了懸崖邊緣,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那份因利益和猜忌而生的疏離感,在朱由檢的審視下,化為了更深的忌憚與壓抑的憤怒。北疆的爐火越旺,映照出的將心,卻愈發冰冷莫測。

盧象升的策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他的秘密運作下,幾位“恰好”路過的奧斯曼商人,“偶然”地與大明使團在撒馬爾罕再次相遇。這一次,雙方接觸更為深入。奧斯曼商人帶來了其國內實權帕夏總督)的口信,明確表達了與大明建立正式聯係、共同對付波斯薩法維帝國的意願,甚至暗示可以提供包括火器圖紙在內的“技術支持”。

盧象升心中振奮,但表麵依舊沉穩。他並未立刻答應,而是提出需要覲見大明皇帝,由聖意裁決。他一方麵安排人手護送這些奧斯曼商人前往蘭州,以更高規格接待,另一方麵,八百裡加急將此事密奏朱常洛,並附上自己的分析:“奧斯曼其意甚誠,然亦不可全信。與其合作,可牽製波斯,獲取西方技術,然需警惕其借刀殺人,或尾大不掉。臣建議,可先進行有限度的技術、情報交換,建立溝通渠道,觀察其後續動向。”

與此同時,蘭州西域官學堂內,第一批學員經過數月學習,已初步掌握了漢文基礎和一些簡單的數學格物知識。盧象升親自考核,對幾名表現出色的異族學子大加讚賞,並當場賞賜文房四寶,勉勵他們成為“聯通華夷之橋梁”。這一幕通過有意無意的傳播,在西域各部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一些原本觀望的部落頭人,開始主動將子弟送往官學堂,或是更加積極地配合明軍的治理。文明的種子,在精心灌溉下,終於開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萌發新芽。西線的棋局,因奧斯曼的主動介入,瞬間多出了無數種可能的走法。

王承恩期待的“實物”終於以另一種方式送到了他的麵前。並非通過戰鬥繳獲,而是一艘懸掛著佛郎機葡萄牙)旗幟的商船,主動駛近了鎮海衛基地,聲稱是來進行“友好貿易”的使者。其船長獻上了一份厚重的禮單,其中包括了——十支製作精良的燧發魯密銃一種早期燧發槍),以及兩名自稱是“自願”前來交流的火器工匠。

這份“誠意”背後,是赤裸裸的炫耀與試探。佛郎機人試圖以此展示其技術優勢,並摸清大明在火器領域的底細。王承恩鄭和武魂)何等人物,立刻洞悉其奸。他不動聲色地收下禮物,以隆重的禮節接待了使者,安排那兩名工匠進入龍安工業區“參觀學習”,實則嚴密監控。

與此同時,他派人將兩支魯密銃八百裡加急送往龍安,附上親筆信,要求格物院火器局不惜一切代價,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仿製與超越!龍安工業區再次展現了其恐怖的能量。在徐光啟已升任工部尚書,仍兼管龍安)的親自督陣下,集中了最頂尖的工匠和格物院學者,日夜不停地進行拆解、測繪、分析、試驗。基於之前的技術積累和對燧發機構造的逆向工程,僅僅一個月後,第一支大明自產的改良型燧發槍——“泰昌一式”步槍的樣槍,便在龍安的火器試驗場進行了首次試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射程、精度、尤其是可靠性和射速,竟然全麵超越了佛郎機原產的魯密銃!消息傳回鎮海衛,王承恩撫掌大笑,當即下令,將幾名佛郎機使者“請”來觀看了一場小規模的、裝備了“泰昌一式”的陸戰隊實彈演練。看著明軍士兵以遠超他們想象的速度和精度進行輪射,佛郎機使者臉上的傲慢瞬間凝固,化為了難以置信的驚懼。王承恩微笑著送走了失魂落魄的使者,他知道,這場技術上的交鋒,大明已然扳回一城,並且為未來的海上爭鋒,贏得了寶貴的底氣。

鬼塚信玄的覆滅和平戶倉襲擊事件的善後,給東瀛的占領區治理帶來了深刻的教訓。張獻忠在暴怒之後,也不得不采納史可法更多的建議,將策略從純粹的軍事高壓,轉向更注重社會治理和人心拉攏。

一方麵,他繼續嚴格執行同化政策,加速移民,推廣漢文,但在具體執行上,對普通平民的管控稍微放寬,允許他們在特定節日保留一些無傷大雅的原有習俗,並選拔更多表現“恭順”的日裔進入基層擔任副職。另一方麵,他利用抄沒的逆產和部分皇室、大名的莊園土地,大規模興修水利,推廣來自大明的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並承諾三年內減免賦稅。這些措施,雖然無法立刻消除仇恨,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底層民眾的生存壓力,削弱了抵抗勢力滋生的土壤。

然而,暗流依舊潛藏。在京都的廢墟上,一座新的“鎮倭都督府”正在興建,其地基之下,埋葬著無數皇族公卿的屍骨。一些僥幸逃脫的清和源氏或其他家族的旁支後裔,隱姓埋名,混跡於民間或山林,將仇恨深埋心底,等待著渺茫的複仇時機。史可法賈詡武魂)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彌漫在空氣中的怨氣雖被壓製,卻並未消散,隻是變得更加隱忍,更加深沉。他知道,徹底征服這片土地,需要的不是一代人的時間。東瀛的篇章,遠未到合上的時候。

秋日的陽光透過琉璃窗欞,灑在乾清宮光潔的金磚地麵上。

朱常洛合上了最後一本奏章。案頭,是盧象升關於奧斯曼接觸的密奏,是王承恩關於“泰昌一式”步槍成功的捷報,是朱由檢隱晦提及北疆需加強監管的彙報,是張獻忠與史可法聯名奏報東瀛治理新策的章程。

他緩緩閉上雙眼,意識沉入識海。

“山河社稷圖”光華流轉,中央的國運金龍仿佛感應到了外界的變化,發出陣陣歡愉的清吟。它的身軀更加凝實,鱗甲閃爍著金屬般的質感,龍須飄拂間帶著風雷之勢。隨著西線官學堂的文明新芽萌發,南境龍安科技突破帶來的力量感,東瀛治理策略調整後那一絲微弱的戾氣消減,以及北疆雖有問題但整體工業根基的奠定……無數股或強或弱、或新或久的氣運之力,從帝國的四麵八方彙聚而來,如同百川歸海,源源不斷地注入金龍體內。

那停滯許久的國運數值,開始劇烈地波動,最終,在朱常洛期待的目光中,猛地向上躍升!

80!

一股遠比之前更加磅礴、更加精純的力量感,瞬間充盈了朱常洛的四肢百骸,甚至讓他周身隱隱有金光流轉。他感覺到自己與這片天地、與這個帝國的聯係更加緊密,仿佛一念之間,便能感知到更遙遠邊疆的細微變化,那國運金龍似乎也不再是單純的旁觀者,而是與他心意相通、休戚與共的存在。

“八十……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朱常洛睜開雙眼,眸中精光四射,如同劃破夜空的雷霆。他知道,80的國運,意味著帝國根基已固,氣運勃發,擁有了邁向更高層次、應對更嚴峻挑戰的資本。

他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寰宇全輿圖前,目光越過已染赤色的廣袤疆域,投向了那無儘的藍色海洋,投向了西方隱約輪廓的歐羅巴,投向了南方未知的巨島大陸……

“傳旨,”他的聲音在乾清宮中回蕩,帶著開創紀元的恢弘與堅定,“著令龍安工業區,全力生產‘泰昌一式’步槍,優先裝備四方精銳!著令盧象升,正式與奧斯曼使者展開談判,可允其有限合作!著令王承恩,水師新艦加快建造,朕要在大洋之上,見到更多大明的龍旗!”

帝國的巨龍,在突破八十的關口後,已然蓄勢待發,其目光所及,已不僅僅是周邊的傳統勢力範圍,而是那真正的、廣闊的星辰大海!一個屬於大明的全球時代,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亂世?那個殺神是女的?! 末世重生開局說服軍區搞超聲炮 我的移動堡壘拒絕伊甸 末日燼土回響 王者男團成員是我的大學老師 地靈底語之血脈宿命 血色白銀 檸琛情鐘 朱棣:什麼?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長 官場沉浮:開局我就能看穿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