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綃石妙手化寒冰稚子奇術驚四鄰
製備好五十份藿香正氣散,陳彥心中那根緊繃的弦稍稍放鬆了些許。這些藥散至少能在關鍵時刻緩解暑熱帶來的危險,為服役的家人和鄉親們爭取一線生機。然而,他深知,在極端酷熱的環境下,僅靠內服藥物或許還不夠,若能快速有效地降低體表溫度,預防熱射病的發生,無疑是上了雙保險。
夜裡,他再次沉浸於前世的記憶庫中搜尋。很快,另一個簡單卻在此時代堪稱“神技”的方法浮現腦海——硝石製冰!
硝石,即硝酸鉀,在此世常被稱為“綃石”或“地霜”,多用於煉丹術、製作火藥或某些藥材中,價格相對低廉,卻鮮少有人知其遇水吸熱可製冰的物理特性。
翌日清晨,趁著家人還未完全起身,陳彥找到了正在院中查看農具的祖父陳滿倉。
“爺爺。”陳彥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陳滿倉回頭,看到孫子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一動。自徭役的消息傳來後,他還是第一次在孫子臉上看到這種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前兩日他琢磨藥方時的狀態。
“彥兒,這麼早?可是那藥散還有什麼不妥?”陳滿倉關切地問。
“藥散很好,爺爺。”陳彥搖搖頭,隨即壓低聲音,語氣卻十分堅定,“孫兒又想起一事。曾在另一本雜書古卷中看到,有一種名為‘綃石’的礦物,有遇水化寒之奇效,可用於在夏日製取冰塊!”
“製冰?!”陳滿倉聞言,眼睛瞬間瞪得溜圓,手中的鋤頭差點掉在地上。冰,那可是隻有城裡大戶人家才能在冬日窖藏、於夏日享受的奢侈之物!尋常百姓連見都難得一見,自己這孫子竟然說能用石頭造出來?這簡直比昨天的藥散還要匪夷所思!
看著祖父震驚到幾乎失語的表情,陳彥連忙解釋:“爺爺,此法並非仙術,乃書中記載的古人智慧,原理是那綃石遇水會吸取大量熱量,從而使水結冰。孫兒想,若能製成冰塊,讓去服役的叔伯們隨身帶上少許,熱極時用以擦拭額頭脖頸,或含服小小一塊,定能迅速降溫,避免中暑重症,比單用藥散更直接有效!”
陳滿倉張了張嘴,半晌說不出話來。理智告訴他,這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但看著孫子那篤定而清澈的眼神,回想起昨日那效果奇佳的藥散也是出自他手,再聯想到這兩年來孫兒展現出的種種非凡之處……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重重一拍大腿:“好!我陳家麒麟子說的,爺爺信!需要多少錢?你祖母那兒還有些體己,我這就讓她拿給你!”他甚至沒有多問一句細節,全然信任的態度讓陳彥心中暖流湧動。
很快,陳彥從祖母王氏那裡拿到了一小串銅錢。王氏雖然不解,但見當家的和孫子都神色鄭重,便也毫不猶豫地拿出了錢。
吃過早飯,陳彥再次拉上正準備上山去看看陷阱的三叔陳延嶽。
“三叔,今天再陪我去趟鎮上唄?”
陳延嶽一聽,條件反射般地捂住了肚子,一臉後怕:“又……又去藥鋪?大侄子,三叔的舌頭和肚子好不容易才緩過來……”
陳彥忍俊不禁:“不是去藥鋪,三叔。是去買彆的東西,保證不讓你試吃!”
陳延嶽這才鬆了口氣,好奇心又被勾了起來:“買啥?”
兩人再次來到鎮上。這次,陳彥沒有去藥鋪,而是直奔鎮東頭一家不大的雜貨鋪,這家店鋪兼賣一些礦物、染料等稀奇古怪的東西。
“掌櫃的,請問您這裡有‘綃石’賣嗎?”陳彥仰頭問道。
掌櫃的正在打盹,聞言睜開眼,見是個小娃娃,懶洋洋地道:“綃石?有倒是有,不多,平時也沒什麼人買。小娃娃你買那玩意兒乾嘛?玩火可危險!”
“家裡大人讓買的,有用處。”陳彥含糊道,“您有多少?我都要了。”
掌櫃的有些驚訝,但還是從角落裡搬出一個小麻袋,裡麵裝著大約十來斤灰白色、略顯渾濁的塊狀或粉末狀礦物。“就這些了,給五十文錢拿走吧。”
陳彥檢查了一下,確認是硝石無疑,便痛快地付了錢。陳延嶽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一邊扛起那袋沉甸甸、毫不起眼的石頭,一邊嘀咕:“大侄子,你買這破石頭乾嘛?沉甸甸的,又不能吃不能喝的。”
陳彥神秘地笑了笑:“三叔,彆急,回去你就知道了。這可是能變出好東西的‘寶貝石頭’!”
回到家,陳彥立刻忙碌起來。他讓三叔幫忙找來一個大木盆和一個小一點的陶罐。又讓母親張桂娘打來一桶乾淨的井水。他的舉動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連愁眉不展的陳延峰和陳延嶺都圍了過來,不知道這小家夥又要搞什麼名堂。
在眾人好奇的目光注視下,陳彥開始了他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