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十日閱卷定去留 雙星閃耀奪案首_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 > 第126章 十日閱卷定去留 雙星閃耀奪案首

第126章 十日閱卷定去留 雙星閃耀奪案首(1 / 1)

貢院深處,與世隔絕的閱卷工作,在持續了整整十日後,終於接近尾聲。這十日裡,十數位飽學宿儒日夜輪替,秉燭夜戰,用朱筆在一份份糊名的試卷上,圈點批閱,定下等等。堂內始終彌漫著一種近乎凝滯的肅穆氣氛,隻有紙頁翻動聲、偶爾的低聲商議聲,以及主考官鄭信沉穩的巡視腳步聲。

十日不輟的辛勞,每一位閱卷官臉上都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但眼神卻依舊專注銳利,因為他們深知,筆下所係,是數千學子的前途命運,絲毫不敢懈怠。

第十日傍晚,最後一份試卷被評定完畢,蓋上等級戳記。所有試卷按照經義、策問、詩賦等科目的評分,以及綜合評等,被重新歸類整理。一位負責總彙的禮部官吏,捧著一本厚厚的名冊,步履沉穩地走到端坐於上首的鄭信和旁坐的皇太孫趙宸麵前,躬身行禮,聲音帶著疲憊卻清晰的稟報:

“啟稟鄭大人、公子,辛卯科兩浙路鄉試閱卷已全部完畢。經諸位房官評定、交叉複核,最終取中舉子共二百三十八名。此為名錄及初步擬定之排名,請大人與公子過目定奪。”說著,將名冊恭敬地呈上。

鄭信接過名冊,並未立刻翻閱,而是沉聲問道:“各房官可有何特彆薦卷?”這是慣例,主考官會聽取各閱卷官的推薦,重點關注那些有爭議或特彆出色的試卷。

那官吏答道:“回大人,各房官確有薦卷數份,多為經義紮實或策論出眾者,評等均在‘優’上,名錄已用朱筆圈出,請大人詳閱。”

鄭信點了點頭,正準備按照程序,先瀏覽一遍薦卷名錄和初步排名。然而,坐在一旁的皇太孫趙宸,卻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了。這十日,他雖未直接參與閱卷,但旁觀了整個過程的嚴謹與繁重,也對兩浙路學子們的整體水平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他心中一直惦記著兩個人——那個在望湖樓下從容不迫、才思敏捷的陳彥,以及那個氣勢逼人、來自白鹿書院的劉暢。

他忍不住開口,打斷了鄭信即將開始的審閱,直接向那官吏詢問道:“這二百三十八人中,可有一位名叫陳彥的學子?還有一位,名叫劉暢,來自白鹿洞書院?”

官吏聞言,不敢怠慢,立刻翻查手中的詳細名錄,很快便答道:“回公子,確有此人。陳彥,籍貫浙江清河縣,嶽麓書院生員;劉暢,籍貫江西,白鹿洞書院生員。二人皆在取中之列,且……初步排名皆在前二十之列。”官吏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顯然這兩人的名次相當靠前。

趙宸眼中一亮,立刻道:“將這兩人的試卷,立刻調來一觀!”

鄭信看了趙宸一眼,並未阻止,反而也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他對陳彥印象頗深,對那位能與陳彥針鋒相對的白鹿才子,自然也存了幾分好奇。便對官吏點了點頭。

官吏領命,很快便從已按名次排序的試卷中,找出了劉暢和陳彥的試卷,恭敬地呈上。

趙宸率先拿起了劉暢的試卷。他仔細翻閱,經義部分引經據典,闡述精微,功底極為紮實;策問部分,針砭時弊,所提對策不僅切中要害,且頗有見地,文筆犀利,氣勢磅礴;詩賦亦是不俗,才情飛揚。通篇看下來,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確實是一等一的好文章。

“好!果然名不虛傳!”趙宸忍不住擊節讚歎,將試卷遞給鄭信,“鄭師您看,此子文章,老辣雄健,見識不凡,確有經世之才!不愧為白鹿洞高足!”

鄭信接過,凝神細閱,半晌,撫須頷首,眼中也露出讚賞之色:“公子眼光精準。此子經義根底深厚,策論尤佳,邏輯縝密,言之有物,非紙上談兵之輩。觀其文風氣度,確有案首之才。”他心中也已認定,以此卷水平,位列榜首,當之無愧。看來此次鄉試,白鹿洞書院要拔得頭籌了。

趙宸也深以為然,心情頗為愉悅,覺得能發掘出這樣的人才,也不枉此行。他幾乎就要開口,建議將劉暢定為案首。

然而,當他順手拿起旁邊那份屬於陳彥的試卷時,起初隻是抱著比較一下的心態。但剛剛讀完經義部分,他的神色就變得凝重起來。陳彥的經義,不像劉暢那樣引證繁複、氣勢逼人,而是更注重融會貫通,闡發精義,於平淡中見真知,更顯功底之深湛。等到再看策問部分,趙宸的呼吸不由得微微急促起來。

劉暢的策問,是標準的“臣謹對”格式,堂堂正正,鋒芒畢露。而陳彥的策問,卻更像是一位深思熟慮的智者,在與你娓娓道來。他不僅能看到問題的表象,更能深入剖析其根源,所提對策,往往角度新穎,卻又切實可行,充滿了“經世致用”的智慧光芒。尤其是一篇關於漕運改革的策問,不僅指出了吏治、漕法、民力的積弊,更提出了諸如“推行兌運法”、“改進漕船與河道管理”等一係列具體而微的措施,其思路之清晰、考量之周全,令人拍案叫絕。其文風平和從容,卻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說服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宸越看越是激動,臉上早已沒了之前的從容,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的驚喜。他時而凝眉思索,時而撫掌輕歎,最終,當他看完最後一字,放下試卷時,竟一時說不出話來,隻是抬頭看向鄭信,眼中閃爍著極度興奮的光芒。

鄭信見太孫如此失態,心中詫異,接過陳彥的試卷。他起初尚能保持平靜,但越看,神色越是嚴肅,目光越是明亮。他看得比趙宸更慢,更仔細,尤其是那篇漕運策問,他反複看了兩遍。良久,他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將試卷輕輕放在案上,歎道:“璞玉渾金,大巧不工!此子之才,已非尋常‘案首’可限!其經義,已得‘微言大義’之精髓;其策問,更是……更是有‘廟堂之器’的格局!觀其文,如見其人,沉穩內斂,胸有丘壑啊!”

他轉向趙宸,語氣斬釘截鐵:“公子,老臣以為,此次鄉試,案首之位,非此陳彥莫屬!劉暢之文,雖亦屬上乘,鋒芒畢露,然相較於陳彥之沉潛厚重、見解深邃,終究……略遜一籌了。”

趙宸激動地連連點頭:“鄭師所言極是!我方才亦有同感!劉暢之文,如利劍出鞘,寒光逼人;而陳彥之文,卻如深海潛流,底蘊無窮,力量更勝!此等人才,豈能屈居人後?請鄭師即刻定奪!”

鄭信沉吟片刻,並未獨斷。他吩咐吏員將陳彥和劉暢的試卷,尤其是策問部分,傳給在座的幾位核心閱卷官共同品評。這些宿儒們看後,無不麵露驚容,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最終,所有人的意見驚人的一致:

“陳彥之策問,立足高遠,洞察秋毫,對策精當,非徒有文采者可比。其經義根基亦極為紮實。綜合而論,確在劉暢之上。”

“劉暢才高,然陳彥識卓。案首之位,陳彥當之無愧。”

見到眾口一詞,鄭信再無猶豫,他提起朱筆,在那份決定最終名次的錄取名冊上,“案首”的位置旁,鄭重地寫下了兩個字——陳彥。

趙宸看著那兩個字,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欣慰和期待。他仿佛看到,一顆耀眼的新星,即將在帝國的文壇上空升起。而此刻,遠在客棧中對這一切還一無所知的陳彥,命運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好久不見,溫小姐 戰墓鬥法 民間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科舉逆襲:從農家子到一品閣老 彆家皇帝追求長生,朕隻求速死 重生七零,這長白山我說了算! 抗戰:係統批發商的成長之路 萬界神豪:從沒日簽到開始 我為國家獻科技 道師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