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的臨安城,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貢院門前,人潮雖已漸漸散去,但空氣中仍彌漫著一種混合著狂喜、失落與各種複雜情緒的氣息。街巷間,報喜的鑼聲此起彼伏,伴隨著陣陣鞭炮的炸響,宣告著一個又一個家族命運的轉折。
與街麵上的喧囂相比,正對貢院的“望榜樓”三樓,此刻卻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景象。嶽麓書院的學子們雖仍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但氣氛已從最初的狂放宣泄,轉為一種帶著矜持的興奮。案首的榮耀如同最醇厚的美酒,需要慢慢品味。眾人圍坐在窗邊的茶座旁,茶水早已換過幾巡,精致的茶點也消耗了大半,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紅光,交談的聲音雖不高,卻充滿了底氣。
陳彥作為今日絕對的主角,被眾人簇擁在中間。他依舊保持著那份令人心折的沉穩,應對著同窗們絡繹不絕的道賀,言辭謙和,舉止得體,既不居功自傲,也不過分謙卑,恰到好處地維持著歡慶的氛圍。趙修遠在一旁與幾位相熟的同窗暢談著明年的春闈大計,意氣風發;柳雲卿則安靜地坐在稍遠處,臉上帶著如夢似幻的笑容,時而看看窗外,時而看看談笑的眾人,似乎仍在消化自己中舉的事實。
就在這時,木質樓梯傳來一陣清晰而沉穩的腳步聲,不疾不徐,卻足以讓三樓漸漸安靜下來。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以劉暢為首的白鹿洞書院一行十餘人,正緩步登上樓來。
這一行人的出現,讓三樓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滯。嶽麓學子們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目光中帶著審視和幾分不易察覺的戒備。畢竟,方才的“隔空較量”記憶猶新,案首之位更是從對方看好的劉暢手中“奪”來,此刻對方登門,是真心道賀,還是另有所圖?
劉暢走在最前麵,他今日換了一身嶄新的月白儒衫,更襯得身形挺拔。他的麵色平靜如水,不見絲毫落榜案首的沮喪或怨懟,目光澄澈,徑直望向被眾人圍在中央的陳彥。他身後的白鹿學子,雖然神色各異,有的略顯不自然,有的帶著好奇,但也都保持著基本的禮節。
劉暢在離陳彥五步遠的地方站定,拱手一禮,動作舒展大氣,聲音清朗,不帶一絲勉強:“陳兄,恭喜高中辛卯科案首!劉某聞訊,由衷為陳兄高興。今日特率白鹿書院諸位同窗,登門道賀,還望沒有打擾諸位雅興。”
他的話語坦蕩直接,反而讓一些心存疑慮的嶽麓學子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陳彥見狀,立刻起身,快步迎上,深深還了一禮,語氣誠摯:“劉兄言重了!諸位白鹿書院的朋友大駕光臨,是我等的榮幸,何來打擾之說!陳彥此番僥幸得中,實是惶恐,豈敢當劉兄與諸位如此厚賀?白鹿書院人才濟濟,劉兄更是才學卓著,此次貴院亦是碩果累累,令人敬佩!”
劉暢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灑脫,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陳兄過謙了。科舉之道,雖有運氣成分,但終究憑的是真才實學。陳某之試卷,劉某雖未能得見全貌,但能得鄭大人與諸位房官一致推崇,定為案首,其文采見識,必有過人之處。我白鹿書院此次雖未能奪魁,但能見識到陳兄這般英才,亦是幸事。輸給陳兄,劉某心服口服。”
他這番話,說得極為漂亮,既承認了結果,又抬舉了對手,更彰顯了自己的氣度。樓內眾人,無論嶽麓還是白鹿,聞言無不暗暗點頭,心中那點芥蒂頓時消散大半。
劉暢話鋒一轉,神色變得更為鄭重:“今日前來,除道賀外,更為履約。當日望湖樓下,劉某與陳兄曾有賭約,鄉試名次高者,可向對方提出一個不違道義、不悖法度之請。如今結果已明,是劉某輸了。君子重諾,劉某不敢或忘。陳兄但有所命,隻要在情理法度之內,劉某力所能及,絕無推辭之理!”
此言一出,樓內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聲。當日賭約,許多人都曾聽聞,但大多以為隻是少年意氣,過後便忘。沒想到劉暢竟如此鄭重其事地前來履約,這份重信守諾的品格,著實令人欽佩。
陳彥心中更是波瀾起伏。他連忙擺手,語氣帶著幾分無奈和真誠:“劉兄!當日不過是戲言耳,何必如此認真?你我同為讀書人,切磋學問本是常事,豈可因一時意氣而當真?此事萬萬不可……”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劉暢打斷他,目光堅定,語氣不容置疑,“賭約既立,便是承諾。豈能因輸贏而輕廢?若今日是劉某僥幸勝出,也斷不會將此約當作兒戲。陳兄若再推辭,便是看不起劉某這份誠意了!”
陳彥見劉暢態度如此堅決,目光灼灼,滿是真誠,知道若再堅持推卻,反而顯得自己小氣矯情。他沉吟片刻,看著劉暢坦蕩的眼神,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敬意,終於拱手苦笑道:“劉兄高義,陳彥感佩至極!既然如此,這個承諾,陳彥便厚顏記下了。他日若真有為難之事,定當叨擾劉兄,還望劉兄屆時莫要嫌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暢聞言,臉上綻開爽朗的笑容,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擔:“如此甚好!這才是我輩讀書人相交之道!”他轉身對身後的白鹿同窗和周圍的嶽麓學子朗聲道:“今日嶽麓書院勇奪案首,可喜可賀!我白鹿書院亦有多人上榜,你我兩院,此番可謂並駕齊驅,同為兩浙文壇增光!還望日後,摒棄門戶之見,多多交流切磋,共求學問精進!”
“好!”
“劉兄說得好!”
趙修遠率先叫好,上前拍了拍劉暢的肩膀,“今日乃是大喜之日,正當同慶!來來來,掌櫃的,再添些好茶好點心來,今日我嶽麓做東,與白鹿的朋友們共飲一杯!”
氣氛瞬間變得熱烈融洽。兩大書院的學子們紛紛見禮,互相道賀,交流著考試的心得和各自的名次。一番熱鬨的統計下來,嶽麓書院此次共有十四人中舉,白鹿書院亦有十三人上榜,果然是不分伯仲,旗鼓相當。方才那點競爭的火藥味,此刻已徹底化為英才相惜的和諧與喜悅。陳彥與劉暢又就經義策問中的一些問題交談了片刻,彼此都覺對方見解不凡,頗有收獲。
午後,盛大的鹿鳴宴在貢院明倫堂舉行。新科舉人們身著嶄新的舉人服,按名次序列步入莊嚴的大堂。堂內燈火通明,布置得喜慶而隆重。主考官鄭信大人端坐上位,其餘副主考、同考官等依次而坐。
宴會開始,先由鄭信大人帶領眾舉子叩謝皇恩,然後宣布開宴。珍饈美饌,玉液瓊漿,絡繹不絕。席間,鄭信大人發表了懇切的訓勉,希望諸位新科舉人不忘初心,砥礪德行,精進學問,以備明年春闈,將來為國效力。眾人肅然聆聽,齊聲應諾。
酒過三巡,氣氛愈加熱烈。鄭信大人滿麵紅光,看著堂下濟濟一堂的青年才俊,尤其是前排氣度不凡的陳彥、劉暢等人,不禁撫須感慨道:“今日見此盛會,老夫心甚慰之。兩浙文風,甲於天下,果然名不虛傳。觀此次鄉試文章,尤其是嶽麓、白鹿兩院學子之答卷,經義功底紮實,策論多有真知灼見,非死記硬背之輩可比。千年書院之底蘊,於此可見一斑!實乃我大雍文教之幸,社稷之福啊!”
這番高度的讚揚,讓在座的嶽麓、白鹿學子倍感榮耀,紛紛起身敬酒表示感謝。其他地方的舉子也心悅誠服,畢竟成績擺在那裡。
鄭信笑著飲了一杯,又仿佛想起什麼,對眾人道:“放榜大事已了,諸位寒窗苦讀,也該稍作休憩。老夫聽聞,本月十八,正是錢塘江大潮最為壯觀的時節。此乃天地之奇觀,非人力所能為。潮水來時,如萬馬奔騰,聲震百裡,氣吞山河,足以蕩滌胸襟,開闊眼界。諸位新科舉人,正值意氣風發之時,若有閒暇,不妨相約前往海寧鹽官一帶觀潮,親身體驗這大自然的雄渾偉力,於學問心境,亦是大有裨益。”
這個消息如同在宴席上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舉子們聞言,頓時興奮起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剛剛經曆金榜題名的巨大喜悅,正是豪情滿懷、渴望開闊視野之時,能親睹這聞名天下的奇觀,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當下便有不少人互相約定,屆時定要同往觀潮。
陳彥與趙修遠、柳雲卿、周文博等嶽麓同窗相視而笑,眼中都充滿了期待。錢塘江大潮的盛名,他們早已耳聞,能親臨其境,感受那排山倒海的氣勢,無疑是砥礪心誌、激發豪情的絕佳機會。就連一旁的劉暢,也向陳彥投來詢問的目光,似乎有意相約。緊張壓抑的考試過後,能麵對這天地間的磅礴力量,無疑能讓人心胸為之一闊。
鹿鳴宴在熱烈祥和的氣氛中持續到傍晚方散。新科舉人們懷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對即將到來的觀潮盛事的期待,相互揖彆,各自離去。而陳彥案首之名,連同嶽麓、白鹿兩院學子摒棄前嫌、把酒言歡的佳話,也隨著這些舉子的歸去,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臨安城的大街小巷,成為這個重陽佳節最引人矚目的談資。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