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策論驚帝議北疆 麟兒薦才震朝堂_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 > 第179章 策論驚帝議北疆 麟兒薦才震朝堂

第179章 策論驚帝議北疆 麟兒薦才震朝堂(1 / 1)

太孫趙宸自東宮與陳彥一番長談後,心潮澎湃,難以平靜。他反複咀嚼著陳彥提出的“強軍懾服、文化同化”雙軌並進的戰略構想,越思量越覺得此策高瞻遠矚,直指北疆千年痼疾的根本。結合常勝信中提及的漠北慘狀與預警,他感到一股強烈的責任感湧上心頭,必須儘快將此策上達天聽。

回到寢殿,趙宸屏退左右,挑燈夜戰,將日間與陳彥所論,結合自己對兵事、政事的理解,精心梳理,融會貫通,寫成了一篇洋洋灑灑數千言的《北疆安攘策論》。文中,他先是詳細分析了去歲白災對匈奴造成的生存壓力與其內部權力結構的脆弱性,有理有據地推斷出今秋或明春匈奴大規模南犯的極高可能性,懇請朝廷立即未雨綢繆,加強戰備。接著,他重點闡述了“武懾”與“文化”雙管齊下的長遠之策,從整軍經武、擇將練兵,到開設榷場、有限援助、內附安置、教化歸心等具體方略,層層推進,邏輯嚴密,既展現了應對當前危機的緊迫感,又勾勒出一幅徹底解決邊患、實現北方長治久安的宏偉藍圖。

直至東方既白,趙宸才擱下筆,仔細校閱一遍,確認無誤後,長長舒了一口氣。他深知這篇策論的分量,也明白其中一些觀點如對匈奴進行有限賑濟)可能引發的爭議。但為了社稷安危,他必須站出來。

翌日清晨,趙宸沐浴更衣,鄭重地帶著這篇墨跡未乾的策論,前往紫宸殿求見皇祖父雍帝。

紫宸殿內,雍帝剛處理完幾份緊急奏章,正略顯疲憊地揉著眉心。聽聞皇太孫求見,且非日常請安,而是有策論呈上,不禁有些訝異。他這個孫兒,聰慧好學,他是知道的,但主動呈遞涉及軍國大事的策論,卻是頭一遭。他立刻宣見。

趙宸步入殿中,恭敬行禮後,雙手將策論呈上:“皇祖父,孫兒近日研讀北疆奏報,偶有所得,草就此篇淺見,關乎北疆防務及長治久安之策,懇請皇祖父禦覽斧正。”

內侍將策論接過,呈至龍案。雍帝接過厚厚的一疊文稿,看著孫兒眼中布滿的血絲卻閃爍著堅定光芒,心中一動,溫言道:“宸兒有心了。且待朕一觀。”說罷,便低頭翻閱起來。

起初,雍帝的神色尚屬平靜,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眉頭漸漸鎖緊,尤其是看到趙宸基於常勝信函和白災分析,推斷匈奴必會大舉南犯的部分,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久居帝位,對邊事並非一無所知,自然能看出孫兒分析的在理與緊迫性。

“北疆危矣!”雍帝猛地拍案而起,嚇了周圍內侍一跳。他目光銳利,看向侍立一旁的司禮監大太監,沉聲吩咐:“速傳內閣首輔、兵部尚書、戶部尚書、英國公、成國公即刻至偏殿議事!要快!”

“老奴遵旨!”大太監不敢怠慢,連忙躬身退下,匆匆前去傳旨。

雍帝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焦灼,重新坐回龍椅,繼續閱讀策論的後半部分。這一看,他臉上的凝重之色漸漸被驚訝、思索,最終化為難以抑製的興奮與狂喜!

策論的後半部分,詳細闡述了那“雙軌之策”。關於“強軍懾服”,論述紮實,符合雍帝一貫的認知。但真正讓他拍案叫絕的,是那“文化同化”之策!貿易羈縻、有限援助以分化底層、內附安置以釜底抽薪、教化歸心以圖長遠……這一係列環環相扣的策略,跳出了單純軍事征伐或被動防禦的窠臼,指向了一種全新的、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邊疆治理模式!這不僅僅是戰術,更是戰略!是真正可能根除北患的百年大計!甚至可以說,其意義遠超一場戰役的勝負!

“妙啊!妙極!哈哈哈!”雍帝忍不住撫掌大笑,連日來因國事疲憊而陰鬱的心情一掃而空,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好一個‘文化同化’!好一個‘一視同仁,使其歸心’!此策若行,北疆可定,天下可安!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他反複咀嚼著策論中的詞句,越看越是歡喜,仿佛已經看到了漠北草原徹底安寧,胡漢一家的大同景象。

約莫半個時辰後,被緊急傳召的五位重臣——內閣首輔李文淵、兵部尚書王驥、戶部尚書周忱、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匆匆趕至偏殿。五人心中皆是驚疑不定,不知陛下何事如此緊急相召。尤其是看到端坐龍椅上的雍帝,非但沒有憂色,反而麵帶難以抑製的喜色時,更是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臣等參見陛下!”五人齊聲行禮。

“諸位愛卿平身。”雍帝笑容滿麵,抬手虛扶,“急召諸位前來,是有一件緊要之事相商。”

兵部尚書王驥性子最急,忍不住問道:“陛下,不知是何事?觀陛下神色,似是喜事?”其他幾人也露出探詢之色。

雍帝將手中的策論輕輕放在案上,笑道:“喜事?也算是吧。朕剛得到預警,去歲漠北白災酷烈,匈奴各部損失慘重,今秋或明春,極有可能大舉南下犯邊,規模恐遠超以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什麼?匈奴大舉犯邊?”五位重臣聞言,皆是大驚失色!北疆烽煙將起,生靈塗炭,國庫耗損,這怎麼能是喜事?陛下莫非是……氣糊塗了?

看著幾人驚疑不定的神色,雍帝哈哈一笑,將策論遞給首輔李文淵:“諸卿不必驚慌。且先看看這篇策論,尤其是後半部分。看完之後,便知朕為何而喜了。”

李文淵連忙雙手接過策論,與其他四人圍攏過來,一同觀看。起初,他們也被前半部分關於匈奴必犯邊的分析所震驚,神色凝重。但當他們看到後半部分的“雙軌之策”時,表情開始變化,從驚訝到沉思,從沉思到震撼,最終,臉上都露出了與雍帝方才相似的狂喜之色!

“高瞻遠矚!真是高瞻遠矚啊!”英國公張輔率先擊掌讚歎,他乃世襲罔替的國公,祖上便是開國名將,於兵事最有發言權,“此策深得兵法之要!武懾立威,文化妝心,剛柔並濟,方為久安之道!尤其是這‘文化同化’之策,簡直是釜底抽薪的絕戶計!若真能推行,何愁北疆不寧?”

成國公朱勇也連連點頭:“不錯!以往我等隻知打打殺殺,或是被動防禦,此策卻另辟蹊徑,從根子上瓦解胡虜!妙!太妙了!”

李文淵撚須沉吟道:“此策雖略顯……激進指有限援助),然細細思之,卻深合聖王‘修文德以來之’之古訓,且更具可操作性。若輔以雷霆手段,確有望徹底解決邊患。陛下,不知此策論,出自哪位高人之手?我等能否一見,當麵請教?”周忱和王驥也紛紛附和,都想見見這位提出如此宏韜偉略的奇才。

雍帝見幾位心腹重臣皆對此策推崇備至,心中更是得意,捋須笑道:“諸卿欲見此策論之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他目光轉向侍立在旁的趙宸,眼中充滿了毫不掩飾的讚賞與驕傲,“此策,乃是朕之皇孫,宸兒,昨日熬夜所作,今日一早便呈於朕覽。”

“太孫殿下?!”五位重臣齊齊驚呼,難以置信地看向一旁恭敬站立的趙宸。他們知道太孫聰慧,卻萬萬沒想到,年僅十幾歲的少年,竟能有如此深邃的戰略眼光和縝密的思維!這簡直是天縱奇才!

一時間,讚譽之聲如潮水般湧向趙宸。

“殿下天縱奇才,社稷之福啊!”

“此策高妙,老臣拜服!”

“陛下有孫如此,實乃我大雍之幸!”

雍帝聽著眾臣對愛孫的誇讚,笑得合不攏嘴,滿臉的驕傲與欣慰,仿佛年輕了十歲。

然而,趙宸卻並未居功自傲,他上前一步,躬身朗聲道:“皇祖父,諸位大人謬讚了。此策論能成,實非宸兒一人之功。宸兒隻是將平日所學所思,加以整理。其中關於匈奴情弊之剖析,尤其是‘文化同化’之核心構想,多得助於新科狀元、翰林院修撰兼太子侍講陳彥之啟發與深入講解。若非陳侍講昨日在東宮與宸兒一番長談,撥雲見日,宸兒斷難有此體悟。陳侍講雖年輕,然學貫古今,見識超卓,尤擅把握大勢,宸兒受益匪淺。”

趙宸此言一出,殿內再次一靜。眾臣恍然,原來如此!太孫殿下背後,竟有高人指點!不過這陳彥的名字,他們也不陌生,剛剛連中六元的狀元公,隻是沒想到他除了學問好,竟有這等經天緯地之才!

雍帝眼中精光一閃,他對陳彥本就有好感,此刻聽聞愛孫之言,更是對此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當即朗聲道:“哦?陳彥?可是那連中六元的錢塘陳彥?朕記得他,確是棟梁之材!沒想到於軍國大事亦有如此見識!好!甚好!來人!”

“奴婢在。”內侍應聲。

“即刻傳旨,宣翰林院修撰、太子侍講陳彥,即刻入宮見駕!朕要親自問對!”

“遵旨!”

內侍匆匆而去。偏殿之內,雍帝心情大好,與五位重臣繼續探討著策論中的細節,等待著那位年輕狀元的到來。一場可能決定大雍北疆未來數十年命運的奏對,即將展開。而陳彥的名字,也隨著這篇策論和太孫的推薦,正式進入了帝國最高權力核心的視野。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九五重生:明惠的幸福人生 拾年燈燼 乾坤我為主 掉錯時間段的士兵突擊 黎姿的快穿奇遇記 八零之小錢勸學記 往複的算計 霸道魏友泉狠狠愛 上錯婚車,錯嫁千億霸總,真爽! 快穿:嬌軟女配又被男主強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