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黑色卡片背麵那如同幽靈般,直到拍賣當日才隱隱顯現的模糊地圖指引,
楚天獨自駕車,一頭紮進了夜色的懷抱。
車窗外,黑暗如洶湧的潮水,將一切吞噬,城郊那荒僻的山坳,
像一個神秘的巨獸,在遠方若隱若現。
按照指示,他將車穩穩停在一處看似被歲月遺忘的廢棄采石場旁。
推開車門,冷風如刀,割在臉上生疼。他深吸一口氣,毅然決然地步行穿過那片雜亂無章的灌木叢。
灌木叢中的荊棘像貪婪的魔鬼,不時拉扯著他的衣角,仿佛在發出最後的警告,試圖阻攔他邁向未知的腳步。
每走一步,都能聽到荊棘劃破布料的“嘶啦”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刺耳。
終於,在一個被藤蔓像蟒蛇般半遮掩的、毫不起眼的防空洞入口前,楚天停下了腳步。
兩名身著黑色勁裝、臉覆無特征白色麵具的人影,如同沉默的衛士,像雕塑般立在洞口兩側。
他們的存在,給這本就神秘的地方又增添了幾分肅殺之氣。
他們無聲地檢查了楚天手中的“鬼市”令,其中一人如同機械般遞過一個同樣材質的黑色麵具,示意他戴上。
隨後,側身讓開通路,那動作僵硬而冰冷。
楚天緩緩戴上黑色麵具,麵具貼合著臉,帶來一絲涼意,也仿佛隔絕了外界的一切。他深吸一口氣,踏入防空洞。
一股混合著土腥、黴味和奇異熏香的複雜氣息,如洶湧的潮水般撲麵而來,直入鼻腔,讓他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通道向下延伸,兩側牆壁上每隔一段距離,便鑲嵌著一盞造型古拙、光線幽綠的油燈,或許是仿製品。
那幽綠的燈光,像幽靈的眼睛,將前路映照得影影綽綽,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秘密,平添了幾分詭秘。
每走一步,燈光都會在他身上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前行約百米,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明顯經過人工加固和改造的地下空間,呈現在他眼前。
空間呈圓形,穹頂高闊,像一個神秘的宇宙。
中央是一個鋪著暗紅色絨布的平台,那想必就是拍賣台,此刻在昏暗的燈光下,像一座神秘的祭壇。
四周呈階梯狀分布著數十個座位,此刻已稀稀落落地坐了不少人。
無一例外,他們全都戴著各式各樣的麵具,遮掩了真實容貌與身份,仿佛一群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幽靈。
整個空間光線昏暗,隻有拍賣台和每條通道入口處有較為集中的光源,營造出一種壓抑而隱秘的氛圍。
那昏暗的光線,像一層神秘的麵紗,讓人看不清周圍的一切。
然而,想要入座參與拍賣,還需經過一道門檻。在座位區入口前,是一條不算長的廊道,被稱為“掌眼廊”。
廊道兩側的壁龕內,錯落擺放著十件形態各異的物品,有陶瓷、玉器、青銅、書畫等。旁邊立著一塊木牌,
上書規則:限時一炷香,約五分鐘,辨識十物之真偽及大致年代,錯三件及以上者,取消本次參與資格,立即離場。
這是“鬼市”的下馬威,也是篩選真正有眼力之人的手段。不少戴著麵具的人駐足廊前,或凝神細看,試圖從物品的細微之處找尋真相;或低聲交流,分享著自己的見解。氣氛凝重而緊張,仿佛空氣都凝固了。
楚天麵色平靜,像一尊沉穩的雕像,走到廊道起點。
那柱特製的、燃燒速度均勻的線香已被點燃,嫋嫋青煙緩緩升起,像一條神秘的絲帶,在空中飄蕩。
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一件件湊近仔細觀察,隻是目光平淡地掃視過去,【洞虛神瞳】無聲運轉。
第一件,明代青花梅瓶,真品,永宣風格。那青花的色澤,在他的神瞳之下,仿佛化作了一幅明代的繁華畫卷,訴說著那個時代的輝煌。
第二件,清代田黃石印章,真品。
溫潤的田黃石,散發著歲月的光澤,像一位曆經滄桑的老人,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第三件,宋代龍泉窯青瓷碗,真品,但有一道不易察覺的衝線。
那衝線,如同歲月留下的一道傷痕,記錄著曆史的變遷。
……
當他目光掠過第五件、第七件和第九件時,微微一頓。
這三件物品,一件“元代”青花罐,一件“戰國”玉璧,一幅“宋代”山水畫。
在其能量場和微觀結構層麵,都呈現出一種近乎完美卻失之生硬的“協調感”,
是現代仿古技術巔峰——“朱仿”的典型特征,足以亂真,尋常專家極易打眼。
一瞥之間,十件物品的真偽、年代,乃至細微瑕疵,已儘數了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