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計劃正式啟動,林舟擔任“零碳城市”建設總指揮
周書記的聲音在巨大的會議室裡回響,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在眾人緊繃的神經上。
“這個‘零碳城市’建設總指揮的擔子,你,敢不敢接?”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聚焦於會議室的末端,那個始終挺拔如鬆的年輕人身上。
這一次,目光中不再有輕視和審視,取而代之的,是敬畏、是探究,是極其複雜的審度。
一個小時前,他還是一個前來彙報工作的發改委副主任。一個小時後,他即將接手的,可能是一個省未來十五年的命運。
這份權力,炙手可熱,也重如泰山。
林舟迎著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主位上周書記那雙飽含托付與期許的眼睛。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微微欠身,以示對這份信任的尊重。
隨即,他站直了身體,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清澈而堅定。
“報告周書記,各位領導。”
他的聲音不大,卻通過麥克風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會場,平靜中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沙盤推演的路徑已經清晰地證明,這是我們唯一正確的選擇。正確的道路,無論有多少荊棘,都必須走下去。”
他沒有說“我敢”,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他隻是陳述了一個事實,一個基於他無數次推演得出的、冰冷而客觀的結論。
仿佛在他眼中,接下這個擔子,並非出於勇氣或野心,而是遵循科學與邏輯的必然結果。
這種極致的理性,比任何慷慨激昂的表態,都更讓人信服。
周書記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那最後一絲的考量,化為了全然的欣賞與決斷。
“好!”
周書記重重地吐出一個字。
他轉頭,看向身側的省委組織部長和辦公廳主任,語氣不容置喙。
“立刻起草文件!成立‘江東省省城零碳城市建設領導小組’,我親自擔任組長。林舟同誌,任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兼總指揮,全麵負責‘零碳城市’建設計劃的製定、協調與執行。”
“領導小組辦公室,就設在省發改委,由林舟同誌全權組建。人、財、物,一路綠燈!全省各部門,無條件配合。誰要是推諉扯皮,拖了後腿,”周書記的聲音冷了下來,“我不管他是什麼級彆,有什麼背景,組織部和紀委的同誌,就去找他談話!”
這番話,已經不是授權,而是軍令。
組織部長連忙拿起筆,在本子上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額角隱隱有汗。他知道,這份文件一旦下發,整個江東省的權力格局,都將因此而發生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林舟,這個名字,將不再僅僅代表一個年輕有為的後起之秀,而是代表著一個省級戰略的總負責人,一個擁有“先斬後奏”特權的實權人物。
會議室裡的氣氛,再次發生了變化。
分管工業的張副省長,一直緊繃的臉部線條,在聽到周書記那句“誰拖後腿就找誰談話”時,幾不可察地鬆弛了一下。他靠在椅背上,緩緩吐出一口濁氣,仿佛卸下了什麼包袱。他沒有再看林舟,而是垂下眼簾,拿起麵前那支始終未動的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四個字——“產業升級”。
他輸了這場辯論,但他不能輸掉整個工業體係的未來。既然方向已定,他要考慮的,不再是如何反對,而是如何在這場注定要到來的變革中,為他分管的領域,為那數百萬產業工人,爭取一個最好的結局。
而另一邊的李副省長,臉上那份招牌式的從容笑意,又重新浮現了出來。隻是這一次,笑容裡少了幾分看戲的悠閒,多了幾分恰到好處的熱忱。
他第一個轉向林舟,朗聲說道:“林舟同誌,恭喜!‘零碳城市’這個構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城建口,一定全力支持總指揮的工作。你需要哪塊地,需要調整什麼規劃,我們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你辦好!”
他這番表態,既是向周書記輸誠,也是向新任的“總指揮”示好。官場之上,風向的轉變,往往就在一瞬間。
財政廳長老錢的臉色最是複雜。他看看林舟,又看看自己麵前那本幾乎空白的筆記本,嘴唇動了動,最終什麼也沒說。他腦子裡已經不是“錢從哪兒來”的問題了,而是“這麼多錢,到底該怎麼籌”的現實難題。專項基金、綠色債券、國際合作融資……一個個名詞在他腦中翻滾,每一個都代表著無數個不眠之夜。他看著林舟那張年輕得過分的臉,心中五味雜陳,這小子,給他畫了一張全世界最美的餅,也給他出了一道全世界最難的題。
其餘的常委們,心思各異。宣傳部長在思考如何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大變革做好輿論鋪墊;政法委書記則在心裡盤算著轉型期間可能出現的社會矛盾和維穩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