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帶著晚秋的涼意,吹在臉上,讓林舟因冗長會議而有些發熱的頭腦清醒了幾分。他站在省委大樓前的台階上,沒有立刻走向等候的汽車。
身後,那棟象征著江東省權力中樞的建築在夜色裡靜默無聲,但林舟的腦海裡,方才電梯廳裡那一瞬間的凝滯卻被無限放大了。
張副省長臉上那恰到好處的笑容,像是在估量一件新到手的珍玩,帶著審視與誌在必得。而李副省長那短暫卻有如實質的目光,則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試圖剖開他的外殼,看清內裡的構造。
兩人的反應截然不同,傳遞的意圖卻驚人地一致。
周書記剛剛才為他揭開了棋盤的一角,棋盤上的兩名主要棋手就已迫不及待地出現在他麵前。他們不是來落子的,而是來爭奪他這顆剛剛被周書記點化、擁有了改變棋局走向潛力的“勢”。
“棋局,已經開始了。”
林舟輕聲重複著自己心底的判斷,坐進了車裡。汽車平穩地駛出大院,彙入城市的車流。窗外霓虹閃爍,是省城繁華的表象。而在這表象之下,一場圍繞著權力更迭的暗流,已經開始湧動。
第二天,簽約成功的喜悅氣氛依然在團隊中彌漫。
省委招待所的餐廳裡,李瑞興奮得滿麵紅光,嘴裡塞著一個包子,含糊不清地規劃著“交通大腦”和“能源大腦”的服務器架構,一會兒說要用最新的分布式集群,一會兒又念叨著要去挖幾個矽穀的大牛。
馬叔則樂嗬嗬地給大家分發著他托人一大早買來的本地特色燒餅,嘴裡不住地感慨:“這下好了,咱們省城要在全世界麵前露大臉了!以後我跟社區裡的老夥計們吹牛,腰杆都能挺得更直!”
蘇曉安靜地喝著粥,雖然沒怎麼說話,但眉眼間那份舒展的輕鬆,是連日高強度工作後難得的鬆弛。
林舟微笑著聽著大家的談笑,時不時回應兩句。他的手機在口袋裡,調成了靜音,但他能感覺到它在無聲地震動。他知道,那些試探的、拉攏的“魚線”,已經開始垂下來了。
果然,早餐過後,第一條“魚線”就找上了門。
來電顯示是省國資委主任王建民。王主任是省內工業口的老資格,也是公認的張副省長麾下得力乾將。
“林主任,恭喜恭喜啊!”電話一接通,王建民爽朗的笑聲就傳了過來,“這次和德國人的談判,打得太漂亮了!給我們江東省爭了光!張省長今天上午開會,還特意表揚了你,說你是我們省裡不可多得的帥才!”
一番熱情洋溢的恭維過後,王建民話鋒一轉。
“對了,林主任,張省長對你之前在紅山縣搞的工業園區升級印象非常深刻。他覺得你對產業規劃的理解,走在了全省的前麵。這不,省裡馬上要全麵鋪開‘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張省長親自掛帥。他昨天還跟我念叨,說這個戰略千頭萬緒,尤其是在傳統重工業企業轉型這塊,缺一個既懂技術又懂經濟,還能鎮得住場子的總負責人。他說,他看來看去,整個省裡,最合適的人選就是你林舟同誌啊。”
王建民的聲音壓低了一些,帶著一種分享內部消息的親近感:“張省長的意思,他讓我先問問你的意思,你要是點頭,他那邊馬上...。”
林舟靠在辦公室的窗邊,看著樓下來來往往的人群,語氣平靜無波:“感謝張省長和王主任的看重。我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在‘零碳城市’的啟動工作上,這是省委交給我的硬任務,不敢分心。至於動能轉換的工作,我資曆尚淺,還需要多學習,隨時聽從省委的統一安排。”
他沒有拒絕,也沒有接受,隻是用“服從組織安排”這句萬能的官場套話,不軟不硬地把皮球踢了回去。
電話那頭的王建民似乎噎了一下,顯然沒想到林舟會是這種油鹽不進的反應。但他畢竟是老江湖,很快又笑了起來:“哈哈,林主任謙虛了。也是,‘零碳城市’是重中之重。行,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掛斷電話,林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是溫的,正如他此刻的心境。
張副省長的橄欖枝,不可謂不誘人。“新舊動能轉換”是未來幾年江東省經濟工作的核心,執掌這個小組,就等於握住了全省經濟的脈搏。
還沒等他把這杯茶喝完,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是省交通廳的趙局長。
這位曾經在彙報會上質疑過林舟的局長,此刻臉上堆滿了恭敬的笑容,手裡還捧著一疊文件。
“林總指揮,”趙局長把“副主任”的稱呼,直接換成了那個權力更大的臨時頭銜,“我來向您彙報一下‘智能交通’一期工程的配套銜接方案。另外,李副省長有幾句話,讓我務必當麵轉達給您。”
趙局長坐下後,姿態放得很低,先是言簡意賅地彙報了工作,然後清了清嗓子,進入了正題。
“李省長說,‘零碳城市’和‘智能交通’,是省城的百年大計,絕不能有任何掣肘。他有一個初步設想,建議省委成立一個規格更高的‘省城未來發展指揮部’,級彆定為正廳,由您來擔任總指揮,專門負責這兩個項目。人事、財政、規劃審批,全部由指揮部說了算,各部門無條件配合。李省長說了,隻要您點頭,他親自去跟周書記和新來的領導談,保證把這個指揮部給您拿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