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林舟的“共同富裕”理念,構建和諧社會
省委書記的問題,像一根無形的探針,刺向了在場每一個人的神經深處。
“你,和我們江北省,真的準備好了嗎?”
這聲音不重,卻讓整個會議室的空氣都為之凝滯。
準備好了嗎?
一個簡單的“是”,是狂妄,是無知。一個“不”字,則是退縮,是自我否定。
張維正的嘴角,已經抑製不住地微微上揚。在他看來,這是一個絕殺。林舟之前所有的慷慨陳詞,都將被這個問題打回原形。你描繪的藍圖再美,可你連第一步的風險都無法承擔,那一切都隻是空中樓閣。
李瑞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他感覺自己剛剛燃起的血液,正在一點點變涼。
蘇曉的指尖在筆記本的邊緣無意識地劃過,她知道,這個問題已經超越了權謀和辯論的範疇,直指為政者的核心——擔當。
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林舟身上,這間代表著江北省最高權力的會議室,此刻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考場,而林舟是唯一的考生。
林舟沒有立刻回答。
他迎著省委書記那深邃如古井的目光,微微欠身,那是一種晚輩對長輩的尊重,也是一個戰略家對主帥的敬意。
“書記,我想,‘準備’可能不是一個開關,按下去,就亮了。”林舟的聲音平靜地響起,打破了室內的沉寂,“它更像是在黑暗中修路。我們不可能等路燈全部架好了再出發,我們隻能一邊摸索,一邊架設,用我們自己,去照亮腳下的路。”
他的開場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我承認,我今天捅破的這層窗戶紙,會讓風雨灌進來。‘陽光政務’這扇門一旦打開,進來的不僅僅是陽光,還會有民眾的質疑、不解,甚至怒火。政府的每一個瑕疵都會被放大,我們每一個決策者,都將站在聚光燈下,無所遁形。”
林舟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常委,坦誠得近乎赤裸。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風雨,就永遠不開窗。因為真正致命的,不是外麵的風雨,而是屋子裡不斷積累的、足以讓整棟房子都腐爛掉的濕氣和黴菌。”
“蘇曉同誌提出的‘陽光政務’,是開窗,是換氣。但它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吹風淋雨,而是為了讓屋子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健康地呼吸。”
他的手輕輕地放在李瑞的肩膀上,李瑞渾身一震,那股力量讓他瞬間鎮定了下來。
“當民眾看到,我們開窗不是為了作秀,而是為了把最好的資源,通過李瑞同誌設想的‘社會發展與公平保障基金’,精準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裡——送到春風小學那樣的學校,送到那些看不起病的普通家庭裡。當他們看到,政府的錢袋子,真正變成了他們生活的保障。您覺得,他們是會選擇扔石頭,還是會選擇幫我們一起把窗戶擦得更亮?”
林舟頓了頓,又將目光投向了會議室的一個角落,仿佛能穿透牆壁,看到那個正在家屬院裡調解糾紛的馬叔。
“當然,這個過程一定會有摩擦,會有矛盾。樓上漏水,鄰裡吵架,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一個高度透明和劇烈變革的社會裡,都可能被放大成群體事件的導火索。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減震器,一個潤滑油。這就是馬叔他們正在做的事情——‘基層調解’。用最樸素的人情、最接地氣的辦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它就像我們社會這部精密機器的無數個微小軸承,不起眼,卻保證了整個機器的平穩運行。”
會議室裡,已經有人開始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
他們發現,林舟正在做的,不是為自己的“違規”行為進行辯護。他是在將今天發生的所有事——高新區的抗議、五十億的挪用、春風小學的破敗、張維正的發難——全部串聯起來,編織成一張巨大而清晰的圖景。
“書記,各位領導。”
林舟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和力量。
“一個敢於自我審視、公開透明的政府;一個致力於縮小差距、保障公平的財政體係;一個擁有強大自我修複能力、和諧穩定的社會基層。這三者,不是相互獨立的三個政策,而是支撐起一個未來社會的三根支柱。”
“而這三根支柱之上,所撐起的那個屋頂,我認為,它應該有一個名字——”
林舟一字一頓,聲音清晰地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中。
“共同富裕。”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