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手環不再是冰冷的監視器了。”林舟接過了話頭,聲音裡帶著一絲興奮,“它成了一張社區服務的‘一卡通’。是身份的象征,是能享受到福利的憑證。”
“對嘍!”馬叔一拍大腿,“這就叫‘投其所好’。你得先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等他們習慣了每天去食堂吃飯,去中心下棋,離不開這個集體了,手環自然就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到那個時候,你再告訴他們,這個手環還能監測心率,還能防走丟,他們不僅不會抗拒,還會覺得這東西真神了!”
馬叔頓了頓,又補充道:“對於那些實在走不動道的老人,咱們就搞‘居家上門’服務。社區中心招募一些下崗的嬢嬢,或者有愛心的年輕人做誌願者,也是通過手環係統派單。今天幫張大爺家打掃衛生,明天給李奶奶上門送飯。服務完了,讓老人用手環‘嘀’一下,確認服務。嬢嬢們有收入,誌願者們有榮譽,老人們也得到了照顧。這不就盤活了嗎?”
老年食堂、日間照料中心、居家上門服務……
馬叔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社區養老”服務體係。它像一張溫暖的網,將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裡的孤獨老人,重新連接起來。
李瑞在屏幕那頭,已經拿起了紙筆,瘋狂地記錄著,臉上的表情,是那種醍醐灌頂後的狂喜。他腦中的數據流和算法,終於找到了與現實世界完美融合的接口。
“老大,我明白了!”李瑞激動地喊道,“手環app裡,要加上社區活動日曆,要加上食堂菜單預告,要加上一鍵預約上門服務功能!我們還可以搞個積分係統,老人參加活動、誌願者提供服務,都能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兌換食堂的免費餐,或者小禮品!”
看著李瑞重新燃起的熱情,林舟笑了。
他知道,養老這個難題的最後一塊拚圖,找到了。
李瑞的技術是骨架,冰冷而堅固。
馬叔的模式是血肉,溫暖而柔軟。
兩者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有生命力的“人”。
林舟看著屏幕上神采飛揚的兩個人,一個代表著未來的科技,一個代表著傳統的溫情,在這一刻,通過他這個“鏈接者”,達成了完美的和諧。
“馬叔,這件事,恐怕要辛苦您親自出馬了。”林舟鄭重地說道,“第一批試點,需要您這樣懂人心、接地氣的人去坐鎮。”
“沒問題!”馬叔把鋤頭往地上一插,豪氣乾雲,“我這把老骨頭,早就想找點事乾了!你們負責天上飛的,我負責地上跑的!”
會議結束,辦公室裡隻剩下林舟一人。
他沒有立刻休息,而是再次閉上眼睛,將馬叔的“社區養老”模式和李瑞的“智慧養老”係統,全部輸入了【因果沙盤】。
沙盤之上,數據奔湧,模型重構。
他看到,在老舊的社區裡,一間間窗明幾淨的“老年食堂”和“日間照料中心”拔地而起。老人們三三兩兩,笑著,聊著,刷著手腕上的手環,走進去,端出熱氣騰騰的飯菜。
那些代表著“獨居”和“空巢”的、孤獨閃爍的光點,開始彙聚,開始穩定地亮起。
代表著“健康”的綠色光點,覆蓋率在緩慢但堅定地提升。
整個沙盤的色調,從代表著衰敗和孤獨的灰暗,一點點變得溫暖、明亮起來。
推演結果顯示:【“智慧養老”+“社區養老”融合模式,綜合成功率92.7】。
成了。
林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股巨大的滿足感湧上心頭。這比“文化出海”那千億美元的商業價值,更讓他感到踏實和欣慰。
就在這時,他桌上的私人手機,突然響了。
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林舟看了一眼,選擇了接聽。
電話那頭沒有立刻傳來聲音,隻有一陣輕微的、壓抑的電流聲。過了幾秒,一個經過變聲器處理的、嘶啞而陰冷的聲音響了起來,一字一句,像是從地縫裡擠出來。
“林主任,聽說你對養老很感興趣。”
“雲台山療養院,3號樓,301室。有位老人,想見見你。”
“他讓我轉告你,他手裡,有你父親當年……最後的遺物。”
喜歡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請大家收藏:()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