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的聲音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蠱惑力,他描繪的未來讓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起來。
“我們要打造一個係列!”
“一個屬於我們星河影業的金字招牌!”
“想象一下,當《古或仔》係列電影每一部上映,都能像今天這樣……”
“引發全城熱議,票房節節攀升,部部大賣!”
“那才是我們真正該追求的目標!”
“那才是我們立足港城電影界,乃至未來走向更廣闊天地的根基!”
“不僅僅是電影!”江浩的思路繼續發散,展現了他超越時代的商業眼光。
“電影火了,裡麵的角色、台詞、形象都會成為潮流!”
“我們可以出原聲大碟、可以賣周邊產品、可以授權形象!”
“我們要讓‘古或仔’這三個字,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種文化現象。”
“一個能持續為我們創造價值的超級ip!”
這一番話,如同在眾人麵前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原本隻著眼於首日票房的工作人員們,此刻仿佛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娛樂帝國正在冉冉升起!
不僅僅是拍完一部賺錢的電影,而是要打造一個能持續產出的係列品牌!
這其中的格局和野心,遠超在場絕大多數人的想象。
鄭天丘看著江浩,眼中精光閃爍。
他原本投資電影,更多是看中其洗白資產和擴大影響力的作用。
但江浩此刻描繪的藍圖,讓他看到了一個更加穩定、龐大且光明的商業未來。
這個年輕人,所圖非小!
向導演更是激動得渾身發抖。
對於一個導演來說,能參與並主導一個可能載入史冊的經典係列電影,這是何等巨大的誘惑和榮耀!
“江老板!你說得對!是我們目光短淺了!”向導演聲音顫抖。
“《古或仔》係列!”
“我們一定要把它做成港城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係列電影!”
……
江浩那番關於“電影宇宙”的藍圖並非空談。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古或仔》以其摧枯拉朽之勢,證明了它完全具備這樣的潛力和能量。
首日一百八十萬的票房,非但沒有如陳澤斌、閆三所預料的那樣是“人情票”堆砌的虛火。
反而像是點燃了一個巨大的火藥桶的引信!
第二天,票房非但沒有回落,反而在口碑發酵和更多聞訊而來的觀眾推動下。
強勢衝破了兩百萬大關!
第三天,依舊穩居兩百萬以上!
第四天、第五天……
直到第一周結束,《古或仔》的單日票房竟然奇跡般地穩定在了每日兩百萬左右!
當第一周的票房總數據最終彙總出來,擺在江浩、鄭天丘和向導演麵前時。
即便早已有心理準備,向導演還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扶著桌子才沒讓自己腿軟坐下。
一千五百萬!
短短七天,狂攬一千五百萬票房!
這個數字,已經不僅僅是“成功”二字可以形容。
它簡直就是一個平地驚雷,炸得整個港城電影圈人仰馬翻!
許多電影公司老板和資深製片人看著這個數字,半晌都回不過神來。
無法理解一部之前不被看好的幫派題材電影,為何能創造出如此恐怖的商業奇跡。
而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它的社會滲透力。
以目前港城的人口基數和消費能力來看,《古或仔》幾乎達成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成就。
全港城的年輕人,幾乎人手一張電影票!
電影院門口的長龍從未間斷過,甚至出現了“黃牛”倒賣電影票的現象。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模仿陳浩南穿著牛仔外套、山雞留著短發戴著墨鏡的年輕人。
電影裡的台詞“我係洪興陳浩南”、“銅鑼灣隻有一個浩南”。
成為了年輕人之間流行的暗號和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