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的決定像一劑強心針,瞬間將彌漫在團隊中的些許彷徨和失落擊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清晰、急切且充滿力量的亢奮。目標被具化為冰冷的數字——至少再籌集兩千五百塊!而實現它的路徑,則指向了他們血脈中最熟悉、最自信的領域——那連綿起伏、寶藏深藏的興安嶺腹地。
麻鬆山的指揮果斷而高效,整個團隊如同上緊了發條的鐘表,圍繞著“進山尋參”這個核心目標,瘋狂地運轉起來。
於振軍伏在炕桌上,就著昏暗的煤油燈,眼鏡片反射著專注的光芒。他麵前攤開著幾個小本子,一個是團隊的賬本,詳細記錄著此次海邊之行的每一筆收入和開銷,精確到分;另一個則是他的“參謀本”,上麵密密麻麻寫著估算:現有資金、購船所需缺口、不同年份山參的大致市價、可能需要的時間成本……他時而蹙眉計算,時而低聲與麻鬆山交換意見,最終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鬆山,按最保守估計,咱們至少需要找到兩棵品相完整的五品葉,或者一棵六品葉,再加上其他零散藥材皮毛,才能穩妥地湊夠數。”
“五品葉……六品葉……”麻鬆山咀嚼著這兩個詞,眼神銳利如刀。這目標極具挑戰性,但他眼中燃燒的卻是獵人見到頂級獵物時的興奮與決絕。“好!就按這個目標來!”
另一邊,牛飛揚帶著趙建國和孫誌強,一頭紮進了臨時充當倉庫的偏廈裡。久未使用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被再次取出,槍油味混合著鋼鐵的冷冽氣息彌漫開來。牛飛揚一邊熟練地擦拭槍管、檢查撞針,一邊大聲地給兩個“學徒”講解著保養要點和山林射擊的注意事項。趙建國學得認真,手裡拿著擦槍布,一絲不苟地清理著每一個部件;孫誌強則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神不時瞟向那些挖參的工具,對槍械似乎本能地有些排斥。
挖參的工具被格外鄭重地請了出來。於振軍親自檢查每一件:碗口粗細、磨得光滑無比的“索撥棍”,用來撥草尋參;一套大小不一、用上好鋼材打製、細長而堅韌的“快當簽子”,用於小心翼翼地剝離參根周圍的泥土;一卷鮮豔的紅繩,用於發現參苗後係上,既是標記,也帶著古老的山規——防止“參娃娃”跑掉;還有鹿骨製成的簪子、苔蘚、椴樹皮……每一樣都透著老一輩傳下來的講究和智慧。孫誌強對這些精巧的工具反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拿在手裡反複觀看。
牛曉雲則和麻鬆山對著那張繪製著等高線、標注著古老地名如“乾飯盆”、“大醬缸”、“閻王砬子”)的泛黃地圖,低聲商議。她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幾處人跡罕至的區域:“這片二道崗子陽坡,腐殖土厚,早年聽我爹說見過‘二甲子’二年生參苗),這麼多年沒人驚動,說不定能憋出大貨。”“這個溝塘子陰涼,說不定有‘燈台子’三年生)甚至‘四品葉’,但危險,容易迷路,還有瘴氣。”麻鬆山凝神聽著,不時點頭,最終用鉛筆圈定了幾個需要重點搜索的區域,路線規劃得極其謹慎。
女眷們也沒閒著。董良紅帶著麻小燕、麻小果,將晾曬好的魚乾、海米仔細打包,這些是重要的路上乾糧和補充。董良玉和董良菲則忙著鞣製幾張帶來的皮子,修補進山的衣物鞋襪,往水壺裡灌滿燒開晾涼的泉水。整個院落裡彌漫著一種緊張而有序的備戰氣氛。
王老漢看著這群轉眼間就從“遊客”變回“悍匪”的山裡人,尤其是麻鬆山和牛曉雲身上那股子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對山林的敬畏與征服欲交織的淩厲氣息,暗暗心驚。他幫著準備了不少耐儲存的玉米餅子和鹹菜疙瘩,又塞給麻鬆山一小包珍貴的鹽巴和火柴:“山裡不比海上,處處是坎,千萬小心。”
出發前夜,麻鬆山召集所有人,進行最後一次“戰前動員”和規矩重申。他目光掃過每一張臉,語氣沉肅:
“這次進山,不同往常。咱們目標明確,就是衝著值錢的山貨去的,尤其是老山參!但越是著急,越要守住山規!記住了!”
“一,不起貪念!遇到‘片’成片生長的參)或者‘堆’數量多),隻取大的,留小留種!絕戶的事,咱不乾!”
“二,不起歹心!山裡的東西,誰先發現算誰的,不準爭搶!自家兄弟,更不準紅眼!”
“三,手腳乾淨!下了套子打了獵物,皮毛血肉儘量利用,不糟蹋東西!見了山神爺的老巢熊洞、野豬窩),能避就避,不主動招惹!”
“四,也是最重要的!”他目光尤其嚴厲地看向牛飛揚和孫誌強,“絕對服從指揮!林子裡我說了算!讓停就停,讓走就走,讓撤必須撤!誰要是逞能、亂跑,彆怪我翻臉不認人!”
牛飛揚立刻挺胸抬頭:“山子哥你放心!誰亂來我第一個收拾他!”趙建國也重重點頭。孫誌強眼神閃爍了一下,低聲應了句:“知道了。”
第二天淩晨,天色未明,寒意襲人。一支精乾的六人小隊已然集結完畢:麻鬆山領頭,牛曉雲殿後,中間是牛飛揚、於振軍、趙建國和孫誌強。他們每人背上都背著沉重的行囊,裡麵是裝備、乾糧和帳篷。女眷們站在院門口送行,董良紅替麻鬆山整了整衣領,眼神裡滿是擔憂和不舍,輕聲囑咐:“一定小心,我們等著你們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麻鬆山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給了她一個堅定的眼神,然後轉身,大手一揮:“出發!”
六條身影,如同融入黎明的墨滴,悄無聲息地投入了遠處那片愈發濃重的、墨綠色的林海之中。海浪聲漸漸被拋在身後,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帶著草木清香和一絲危險氣息的山風。
他們的腳步踩在厚厚的落葉上,發出沙沙的輕響。索撥棍不時撥開擋路的枝椏,警惕的目光掃視著四周。麻鬆山和牛曉雲如同最敏銳的頭狼,通過觀察植被、土壤和獸跡,不斷微調著前進的方向。
於振軍則邊走邊低聲給趙建國和孫誌強灌輸著尋參的常識:“看,這種柞樹、椴樹混生的林子,底下土層鬆軟,腐殖質厚,就容易長參……參葉子,叫‘榔頭’,一般是掌狀複葉,年份不同,複葉數量不同,一品葉叫‘三花’,二品葉叫‘巴掌’,三品葉叫‘二甲子’……最值錢的是五品葉、六品葉……”
孫誌強聽得似懂非懂,眼神更多是被林間偶爾竄過的野兔或飛起的沙半雞吸引。趙建國則聽得極其認真,努力記憶著每一個特征。
隨著不斷深入,林木愈發高大茂密,光線變得幽暗,腳下的路也越來越難走。潮濕的腐殖土氣息、各種野生植物的清香,以及某種大型動物留下的淡淡腥臊味,混合成山林特有的、令人既緊張又興奮的味道。
尋找“青榔頭”的征程,已然開始。每一步,都踏著希望與危險並存的土地。那價值連城的野山參,就隱藏在這無邊的綠海深處,等待著與這些心懷夢想的獵人相遇。
喜歡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請大家收藏:()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