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號”的鑰匙攥在手心,那冰冷的金屬觸感卻仿佛帶著灼人的溫度,燙得麻鬆山一連幾天都心神不寧,所有的精力都毫無保留地傾注在了這條嶄新的鐵殼船上。於振軍帶著喜訊和後續資金很快返回,整個團隊的心氣都被這條實實在在的船撐得滿滿當當。
接下來的日子,望海屯的村民們時常能看到一群“山裡佬”圍著那條藍白相間的鐵殼船忙忙碌碌。麻鬆山如同一個得了新玩具的孩子,又像一個對待絕世兵器的老匠人,幾乎寸步不離“興安號”。他跟著王老漢和原船主帶來的老師傅,一遍又一遍地熟悉著每一個操作細節:如何啟動那台馬力十足的柴油機,如何操控舵輪把握方向,如何解讀那些閃爍著指針的儀表盤,甚至如何利用那台老舊的無線電進行簡單的通訊。油汙沾滿了他的手臂和衣襟,海風吹裂了他的嘴唇,但他眼中閃爍的光芒卻越來越亮。
牛曉雲則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機械天賦。她似乎對那台複雜的柴油機有著天生的親和力,能聽出氣缸運轉最細微的不諧和音,能迅速判斷出哪個閥門需要緊一緊,哪個濾芯需要清理。她甚至自己動手,更換了一處老化的油管,動作乾淨利落,看得旁邊的老師傅都直豎大拇指。於振軍則負責所有的文書工作和物資采購,他將新添置的拖網、流刺網、纜繩、浮子、備用柴油、糧食淡水等一一登記造冊,計算得清清楚楚,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王老漢和他那兩個本家侄子,也正式被麻鬆山聘為“興安號”的首批船員兼教練,負責帶他們度過最初的適應期。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準備著。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海麵平靜如鏡的清晨,所有準備工作就緒。“興安號”如同洗去塵埃的寶劍,在朝陽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船頭那紅漆書寫的“興安”二字,格外醒目精神。
王老漢看著黃曆,掐算著時辰,一臉鄭重地對麻鬆山說:“山子,今天是好日子,宜出行、開市、祈福!正好給‘興安號’行個下水禮,討個好彩頭!”
漁村對儀式有著古老的講究。麻鬆山從善如流,立刻準備起來。他買來了長長的紅綢子,係在船頭;準備了嶄新的紅旗,升上旗杆;又按照王老漢的指點,備下了鞭炮、白酒和簡單的祭品主要是饅頭和豬頭肉)。
吉時已到,幾乎全村的漁民都圍攏到了碼頭,好奇而善意地看著這群要給新船行“下水禮”的山裡人。麻鬆山作為船東,站在船頭最前方,牛曉雲、於振軍、王老漢及其侄子分立兩側,皆麵色肅然。
鞭炮被點燃,“劈裡啪啦”的炸響聲瞬間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紅色的紙屑如同雪花般紛飛落下,帶著濃濃的火藥味和喜慶氣。硝煙彌漫中,麻鬆山端起一碗白酒,麵對大海,朗聲喊道:“山神老祖、海神龍王在上!今日弟子麻鬆山,‘興安號’新船入水,祈求保佑!往後出行,順風順水!捕撈作業,魚蝦滿倉!兄弟同心,平平安安!”
喊完,他將碗中酒,一半灑向天空敬神,一半灑向船頭敬船。剩下的酒,分給船上每人喝了一口,寓意同舟共濟。
儀式簡單卻莊重。結束後,麻鬆山深吸一口氣,看向駕駛室裡的王老漢大侄子——今天首航,由他先掌舵。王老漢侄子會意,用力拉響了汽笛!
“嗚——!”低沉而洪亮的汽笛聲如同猛虎出柙的咆哮,瞬間傳遍整個海灣,宣告著“興安號”的正式啟航!
纜繩解開,柴油機發出沉穩有力的轟鳴,螺旋槳攪起白色的浪花。“興安號”如同一位初次披掛上陣的勇士,緩緩而又堅定地駛離了碼頭,劈開平靜的海麵,向著蔚藍的深處進發!
麻鬆山緊緊抓著船舷,感受著船身破浪前行時那穩定而有力的震動,看著身後漸漸遠去的漁村和歡呼的人群,看著兩側飛速掠過的海鷗,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和激動充溢胸腔!他終於,真正擁有了這片蔚藍!
牛曉雲站在他身邊,海風吹拂著她的短發,她眯著眼望著遠方海天線,眼神銳利而專注,仿佛已經在搜尋著魚群的蹤跡。於振軍則有些緊張地扶著欄杆,臉色微微發白,顯然還在適應船隻的晃動,但他手裡依舊緊緊抓著一個筆記本,準備記錄首航的各項數據。
王老漢和他侄子則熟練地操控著船隻,不時給麻鬆山講解著注意事項。
首航的目的並非捕魚,而是熟悉船隻性能和海上航行。船隻沿著近海巡航,測試了不同速度下的穩定性、轉彎半徑、機器運轉情況。麻鬆山仔細聽著、看著、記著,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操控要領,甚至在王老漢侄子的指導下,親自上手操控了一段舵輪,感受著那巨大的鐵殼船在自己手下聽從調遣的奇妙感覺。
“興安號”的表現沒有讓他們失望。船體堅固平穩,機器運轉有力,駕駛起來比王老漢那條老“遼營號”不知強了多少倍。站在寬敞的甲板上,望著無垠的大海,每個人都心潮澎湃。
“山子哥!這船太帶勁了!”於振軍也漸漸適應了顛簸,興奮地喊道,“比咱們在山裡追麅子可快多了!”
麻鬆山哈哈大笑,用力一拍欄杆:“這才隻是開始!等咱們摸熟了海性,配上好網具,這大海,就是咱們新的獵場!”
巡航途中,他們還意外地遇到了一小群追逐魚群的海豚。那些聰明的海洋精靈似乎對這條新船很好奇,圍繞著船首嬉戲跳躍,發出歡快的叫聲,仿佛在為他們引路助興。這意外邂逅的吉兆,讓所有人都欣喜不已。
當“興安號”結束首航,平穩地返回望海屯碼頭時,夕陽正將海麵染成金紅色。雖然沒有任何漁獲,但這次成功的航行本身,就是最大的收獲。
碼頭上,收到消息的董良紅、董良玉等女眷早已等候多時,看到“興安號”安全歸來,船上的人個個精神抖擻,都激動地揮手歡呼。她們雖然未能親自出海,但心早已隨著這條船飛向了遠方。
麻鬆山跳下船,將纜繩牢牢係在纜樁上,回身望著沐浴在夕照中的“興安號”,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力量。
山林之子,今日終馭鐵舟。古老的興安嶺與浩瀚的渤海灣,因為他們的夢想與勇氣,完成了一次奇妙的聯結。一段全新的、充滿挑戰與希望的航海征程,就此揚帆起航!
喜歡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請大家收藏:()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