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娜吉的悄然離去,像一首悠揚的山歌,餘音嫋嫋,最終融入了海風與林濤,在每個人心中留下了深淺不一的印記。那份來自山林最純淨的祝福與豁達的告彆,仿佛也滌蕩了“興安號”上些許難以言明的複雜心緒,讓眾人的目光更加清晰地聚焦於眼前的現實與即將到來的歸程。
海邊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快進鍵。當最初的新奇與興奮逐漸沉澱,當操船捕魚從手忙腳亂變為日漸熟練的日常,思鄉之情便如同海岸邊的藤壺,悄無聲息卻頑固地滋生、蔓延。家書的溫度猶在指尖,林場熟悉的氣息仿佛穿透了數百裡的距離,日夜召喚著遊子。
麻鬆山敏銳地察覺到了團隊情緒的變化。於振軍開始更頻繁地計算著日期,念叨著林場春耕的可能進度;牛曉雲雖然依舊沉默寡言,但擦拭保養器械時,偶爾會對著北方出神;就連王老漢,也時常說起:“等你們這趟回去,再過來,就該趕上鮁魚汛最旺的時候了。”
是該回去了。山林裡的家,才是他們紮根的土壤。此次海邊之行,收獲遠超預期,不僅是那條實實在在的鐵殼船,更有技能、見識和這筆足以改變生活的豐厚資金。
歸期既定,接下來的日子便充滿了忙碌與盤點。麻鬆山展現出他作為團隊核心的細致與周全,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排返程前的各項事宜。
第一要務是處理海獲。幾次出海的收獲,除了部分新鮮魚獲及時出售或與村民交換了物資,大部分價值較高的、耐儲存的海貨都已被女眷們精心加工過。此刻,麻鬆山帶著於振軍和牛曉雲,將臨時租用的小倉房徹底清點了一遍。
隻見屋子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海味:一串串晾曬得乾爽透亮、泛著金黃色澤的優質海米;一筐筐肉質厚實、鹹香撲鼻的鹹魚乾主要是黃花魚和鮁魚);一壇壇按照王大娘秘方醃製的、酸甜可口的辣螺和海瓜子;還有好幾大包晾乾的海帶、紫菜。這些都是看得見的財富,是能帶回林場,讓家人和鄉親們都嘗嘗鮮的硬通貨。
“海米還有一百二十斤左右,按現在市價,能賣這個數。”於振軍拿著小本子,一邊清點一邊飛快地計算,“鹹魚乾大概兩百斤,自家留一部分,送人一部分,剩下的也能換不少錢……這些醃貨和乾菜,主要是送人情和自己吃……”
麻鬆山點點頭:“自家留足,多出來的,王大爺家、還有這段時間幫過忙的鄉親,都分一些。剩下的帶回去。”他深知人情往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異地他鄉,更不能失了禮數。
第二項是結算工錢和安排“興安號”的後續。麻鬆山將王老漢和他兩個侄子應得的工錢,用一個紅包裝好,額外又加了一份厚厚的獎金,親自送到王家。
“王大爺,這段時間,多虧了您和兩位兄弟!這點心意,您一定收下!”麻鬆山語氣誠懇,“我們回去一陣子,‘興安號’就拜托您老多費心照看著,定期發動一下機器,檢查一下纜繩。這是保管費。”他又拿出另一份錢。
王老漢接過工錢和獎金,臉上笑開了花,連聲道謝。但對保管費,他卻死活不肯要:“山子!你這是打俺的臉!船停在這,俺看著就是順手的事!要啥錢?再說,你們以後常來常往,俺這老頭子還得沾你們的光呢!這錢快拿回去!”
推辭不過,麻鬆山隻好作罷,心裡記下了這份情誼。他又和王老漢詳細討論了接下來可能回來的時間,以及需要提前添置的網具類型,拜托他幫忙留意。
第三項是采購。海邊有些東西,是林場裡稀缺甚至沒有的。麻鬆山帶著於振軍,專門跑了一趟公社的供銷社和集市。於振軍的清單上羅列得清清楚楚:給家裡女眷買的各色漂亮貝殼和海螺做的工藝品;給麻樂軍買的新式漁網線和一塊防水的電子表方便看時間);給董良紅扯了幾塊沿海地區流行的“的確良”花布;還有給牛飛揚、趙建國、孫誌強帶的過濾嘴香煙和幾瓶好酒。最後,他還特意稱了好幾斤硬水果糖和包裝精美的糕點,這是給林場的孩子們和老人的。
牛曉雲則更務實。她用自己的錢,補充了大量的機油、備用零件、高質量的纜繩和好幾把不同型號的扳手、鉗子。她甚至淘換到了一把保養得極好的、適合船上用的水手刀,鋒利無比。她的采購重點,永遠圍繞著“實用”和“備用”兩個詞。
最後,是整理行裝。所有的收獲、采購的物品、以及他們來時帶來的個人物品,都被精心打包。曬乾的海貨用麻袋和木箱裝好,防止受潮;易碎的貝殼工藝品和糕點用柔軟的乾海草仔細包裹;新買的布料和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每個人的背囊都塞得滿滿當當,沉甸甸的,既是收獲的重量,也是歸家的急切。
臨行前夜,麻鬆山做東,在王老漢家擺了滿滿一桌酒菜,請來了所有這段時間幫助過他們的鄉親。酒是當地的高度燒刀子,菜是最新鮮的海鮮和烏娜吉帶來的山貨燉的大鍋菜。氣氛熱烈而融洽,麻鬆山端著酒碗,說著真誠的感謝話,一碗又一碗地敬酒,表達著山裡人的豪爽與感恩。於振軍雖然不勝酒力,也努力陪著。連牛曉雲,也破例喝了兩碗,臉上染上了罕見的紅暈。
第二天清晨,告彆的時候到了。碼頭上,告彆的話語說了一遍又一遍。王老漢拉著麻鬆山的手,反複叮囑:“山子,路上小心!到了家捎個信來!船放心,俺給你們看得牢牢的!等你們回來,咱們一起撈大魚!”
“興安號”靜靜地停泊在港灣裡,藍白相間的船身在晨光中熠熠生輝,仿佛也在默默送彆。
麻鬆山、牛曉雲、於振軍三人,背著如山般沉重的行囊,再次踏上了來時的路。隻是這一次,他們的腳步不再是對未知的探索,而是滿載著收獲與希望的歸途。回望那片蔚藍的大海和熟悉的漁村,心中充滿了感慨與不舍,但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團聚的期盼。
身後的行囊裡,山海珍奇交織;前方的路途上,家的炊煙嫋嫋。這一次的遠行,圓滿落幕,而新的生活圖景,正等待著他們回去描繪。
喜歡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請大家收藏:()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槍獵熊震林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