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禕的效率很高,沒過多久,就領著兩個戰戰兢兢的禦廚和一個看起來手藝很紮實的老工匠來到了劉禪麵前。
禦廚和工匠撲通就跪下了,頭都不敢抬。陛下召見,還是“信得過的”,這讓他們心裡直打鼓,不知道是福是禍。
劉禪看著他們這副模樣,儘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和藹可親:“都起來吧,彆緊張,孤找你們來,是有好事。”
他先看向兩個禦廚:“你們倆,平時都是怎麼做菜的?”
一個年紀稍大的禦廚小心翼翼地回答:“回陛下,無非是炙、炮、煮、羹、臘、脯…《禮記·內則》所載之法,小人不敢逾越。”
好家夥,開口就是《禮記》,專業是專業,就是太死板。劉禪心裡吐槽,臉上卻笑眯眯的:“嗯,都是古法,很好。不過呢,孤前幾日又夢到那位白胡子老翁了…”
禦廚們立刻支棱起了耳朵。陛下夢到仙翁這事兒,在高層已經不是秘密了,仙翁可是指點過“表格神術”的高人!
“仙翁傳授了孤幾種新的烹飪之法,名為‘炒’、‘爆’、‘溜’。”劉禪開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此法需用一種特製的鍋,鍋底要薄,受熱要快,還有個弧度,方便顛勺…哦,顛勺就是…”
他連說帶比劃,把炒鍋的基本概念描述了一遍。
兩個禦廚聽得雲裡霧裡,但又不敢質疑仙翁和陛下)。
劉禪說完,對老工匠道:“老師傅,聽懂了嗎?就照這個意思,用鐵打造幾口這樣的鍋出來,要快!”
老工匠雖然也覺得這鍋的形狀古怪,但陛下有令,仙翁所授,他隻能磕頭:“小人…小人儘力一試!”
“不是試試,是必須做出來!”劉禪大手一揮,“做好了有賞!做不好…嗯,也不會罰你,繼續做,直到做出來為止!”
老工匠鬆了口氣,連連保證。
打發了工匠去做鍋,劉禪又對禦廚們說:“鍋沒來之前,你們先準備點東西。豬肉要瘦的,切成薄片!越薄越好!青菜要嫩的,蒜頭拍碎,還有…去找找有沒有一種叫‘胡椒’的香料…”
他努力回憶著辣椒傳入中國前的調味品。胡椒這玩意兒雖然貴,但皇宮裡應該有點存貨吧?
禦廚們聽得一愣一愣的,切薄片?胡椒?這都是要做什麼神仙菜肴?
接下來的幾天,劉禪的“皇家廚房創新實驗室”就正式開張了。
他每天處理完“嗯”、“啊”、“準了”之類的固定工作後,就泡在禦廚房裡,指揮著禦廚們進行各種“黑暗料理”嘗試。
第一次嘗試炒菜,因為鐵鍋沒打好,用的銅釜,受熱不均,肉片下去直接就糊了,粘得一塌糊塗,現場煙霧彌漫,跟火災現場似的。劉禪被嗆得眼淚直流,還得強裝鎮定:“無妨,仙翁說了,失敗乃成功之母!”
第二次,鐵鍋雛形出來了,但厚度沒掌握好,熱得慢,炒出來的菜半生不熟,口感詭異。
第三次…
就在劉禪跟一口鍋較勁的時候,諸葛亮那邊卻捷報頻傳。
首先是係統人才開始在各個崗位發光發熱。某個被派到犍為郡的係統三流水利專家,因地製宜搞出了個小型水渠網絡,解決了當地部分農田的灌溉問題,郡守上書表功。
另一個在蜀郡負責刑名的係統人才,梳理積壓案件又快又準,效率提升了三成不止,得到了廷尉的賞識。
還有那些屯田的青壯,在係統出身的基層小吏也是三流人才)帶領下,開荒種地乾勁十足,長勢喜人。
諸葛亮看著這些報告,老懷大慰,同時對劉禪的“天命”更加深信不疑。陛下雖然日常行為有點…奇特比如最近老往廚房跑),但這運氣和識人之明,真是沒得說!
這一日,諸葛亮拿著幾份需要皇帝用印的重要人事任命文書來找劉禪,剛走到寢宮附近,就聞到一股…從未聞過的,混合著油脂和某種辛香料的奇異香味,讓人食指大動。
他疑惑地走近,隻見劉禪正挽著袖子,站在一個奇怪的鐵鍋前,手裡拿著一個木鏟,正在…翻炒著什麼?旁邊兩個禦廚一臉崇拜地看著。
“陛下…您這是?”諸葛亮目瞪口呆。
劉禪正專注著他的“爆炒肉片”最後階段,頭也沒回:“相父來得正好!嘗嘗孤的新菜!仙翁秘傳,保證你沒吃過!”
說著,他笨拙地用鏟子將鍋裡油亮噴香的肉片和青菜扒拉到一個盤子裡,獻寶似的端到諸葛亮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