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瀘水南岸,孟獲大寨。
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孟獲像一頭被困的猛獸,在虎皮大椅上焦躁地扭動。兩次被擒,兩次被放,這對他蠻王威望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底下的大小頭領們眼神閃爍,交頭接耳的聲音雖然壓低,卻像蒼蠅一樣嗡嗡作響,讓他心煩意亂。
“都給我閉嘴!”孟獲猛地一拍椅子扶手,咆哮道,“那漢將不過是仗著詭計!下次,下次我必斬其頭,以雪前恥!”
金環三結立刻附和:“大王說的是!漢人狡詐,我等下次小心便是!”
然而,董荼那和阿會喃卻低著頭,一言不發。他們想起了那些被漢軍釋放回來的士卒描述的景象——漢軍軍容整齊,糧草充足,主將諸葛光更是氣度不凡,言出必踐。再看看自己這邊,人心浮動,糧草也開始吃緊……這仗,真的還能打下去嗎?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喧嘩。一個渾身濕透、帶著傷的蠻兵連滾爬爬地衝了進來,哭嚎道:“大王!不好了!漢軍…漢軍不知用了什麼妖法,找到了渡過瀘水的秘道,一支精銳突然出現在我們側後,燒了我們的糧草囤積點!”
“什麼?!”孟獲霍然起身,目眥欲裂。糧草被燒,這簡直是雪上加霜!
還沒等他消化這個噩耗,又一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報——!大王,我們幾個靠近瀘水的寨子,夜裡都收到了漢軍射進來的箭書!上麵說…說隻要放下兵器歸順,漢軍保證不殺不掠,分給田地種子!還…還說已經有好多部落的人偷偷跑過去投降了!”
帳內頓時一片嘩然!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開來。
“安靜!都給我安靜!”孟獲氣得渾身發抖,他知道,這是漢軍的攻心計,但偏偏效果驚人。他強自鎮定,吼道,“慌什麼!漢軍能過來,我們也能打回去!傳令下去,集結兵馬,我要親自去會會那個諸葛光!”
然而,這一次,響應者寥寥。連番失利,加上糧草被燒和勸降箭書,已經讓這支聯軍士氣跌落穀底。
孟獲見狀,心中更是惱怒,卻也無可奈何。他知道,必須儘快打一場勝仗,才能挽回局麵。他目光凶狠地掃過眾人,最後定格在董荼那和阿會喃身上:“你們兩個,隨我出戰!”
董荼那和阿會楠心中叫苦不迭,卻不敢違抗,隻得硬著頭皮應下。
孟獲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切反應,幾乎都在諸葛光的預料之中。那份來自成都的陛下口諭,不僅指明了戰略方向,甚至隱隱預判了孟獲在接連受挫後的可能舉動——急躁,尋求決戰。
諸葛光結合哨探回報和那些內附蠻兵提供的信息,精心為孟獲選擇了一個“決戰”地點——一處看似適合蠻兵發揮其野戰優勢,實則暗藏殺機的山穀。
……
成都,皇宮。
劉禪最近迷上了“指導”工匠們搞小發明。在他的“夢授”下,工匠們試圖還原“椅子”。這時代普遍跪坐,時間長了腿麻,劉禪實在受不了。經過幾次失敗,一種帶有靠背和扶手的“胡床”改良版——被劉禪命名為“安樂椅”的東西,終於做了出來。
此刻,他正毫無形象地癱在嶄新的安樂椅上,手裡把玩著幾顆玉石打磨的麻將牌,琢磨著怎麼把規則簡化一下,推廣出去。費禕在一旁恭敬地候著。
“陛下,”費禕輕聲稟報,“丞相求見,似乎有前線急報。”
“快請!”劉禪立刻坐直了些。
諸葛亮快步走入,臉上帶著風塵之色,但眼神明亮。他手中拿著一份剛到的軍報。
“陛下!孔亮將軍再次大捷!三擒孟獲!”
“哦?詳細說說!”劉禪雖然早有預料,但還是很好奇具體過程。
諸葛亮語速稍快,帶著一絲興奮:“正如陛下所料,孟獲因糧草被燒,軍心浮動,急於求戰。孔亮依陛下‘引蛇出洞’之策,佯裝兵力分散,露出破綻。孟獲果然中計,率主力出營,被孔亮誘入預設之伏擊山穀!”
“此戰,子龍將軍於穀口堵截,孔亮親率精銳據守高地,以弓弩攢射。我軍新裝備之箱車於狹窄處結成車陣,蠻兵衝擊數次,皆不能破!而董荼那、阿會喃二將,見大勢已去,又感念孔亮前次釋放之恩,竟於陣前倒戈,反助我軍夾擊孟獲!”
“孟獲與金環三結陷入重圍,金環三結力戰被斬,孟獲亦第三次被擒!”
劉禪聽得津津有味。“嘖嘖,陣前倒戈,這劇情可比電視劇還精彩!係統辯士們的輿論工作沒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