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二年的春天,來得比往年更早一些。冰雪消融,萬物複蘇,成都平原上一片生機勃勃。而比春意更早席卷整個成都的,是一個足以讓全城沸騰的消息——
南征大軍,凱旋了!
曆時近一年,輾轉數千裡,七擒七縱,終使南中平定,蠻王孟獲率大小酋長、洞主,傾心歸附,誓言永不複叛!平南中郎將諸葛光、衛將軍趙雲,不日將攜孟獲等南中首領,班師回朝!
消息像長了翅膀,瞬間傳遍大街小巷。酒樓茶肆,坊間裡巷,人人都在談論著這場堪稱傳奇的南征,談論著用兵如神的諸葛將軍和老當益壯的趙子龍。
“聽說了嗎?諸葛將軍七次抓住孟獲,又放了七次!這是何等的氣度!”
“孟獲這回是心服口服了,帶著全族來歸順呢!”
“陛下聖明啊!登基才一年,就平定了南中!”
民心振奮,士氣高昂。整個成都都沉浸在一種節日的喜悅和自豪之中。
皇宮裡,劉禪自然也收到了正式的捷報和班師日程。他拿著那份沉甸甸的、由諸葛亮親自送來的軍報,看著上麵“南中已定,孟獲傾心歸附,大軍即日班師”的字樣,饒是知道劇本,心裡也難免有些激動。
“總算搞定了!孔亮這效率,沒得說!七擒孟獲,經典劇情完美收官!”
他立刻召見諸葛亮和相關大臣,商議迎接凱旋之師的事宜。
“陛下,”諸葛亮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喜悅和疲憊後的鬆弛,“南征大捷,乃國朝盛事!老臣以為,迎接儀式當隆重盛大,一則可彰陛下天威,犒賞有功將士;二則可安南中諸酋之心,顯我大漢懷柔遠人之德;三則可激勵全國軍民,為日後北伐造勢!”
“準!必須隆重!”劉禪大手一揮,十分豪氣,“相父,此事由你全權負責,需要什麼,儘管調撥!務必讓前線歸來的將士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榮耀!也讓南中那些新歸附的首領們,見識見識我天朝上國的氣派!”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尤其是孔亮和子龍將軍,還有那些立功的將士,封賞一定要提前準備好,要厚!陣亡將士的撫恤,也必須足額、及時發放到家人手中,一個都不能少!”
“老臣遵旨!”諸葛亮躬身應道,心中對劉禪的仁厚和大氣更是感佩。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成都都為了迎接凱旋之師而忙碌起來。官府組織百姓清掃街道,張燈結彩;禮部忙著製定繁瑣而莊重的迎接儀式流程;兵部則協調城防和儀仗;就連劉禪,也被拉著試穿了幾套更為華麗的禮服,排練接見流程。
劉禪雖然覺得麻煩,但也能理解這事兒的重要性。這可是樹立他“明君”形象,凝聚人心的大好機會,表麵功夫必須做足。
終於,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凱旋的隊伍出現在了成都郊外。
旌旗招展,甲胄鮮明!得勝歸來的漢軍將士,雖然麵帶風霜,但個個精神抖擻,昂首挺胸,邁著整齊的步伐。隊伍的最前方,並轡而行著兩人:左邊是銀槍白馬,雖鬢角染霜卻威風不減的老將趙雲;右邊則是一身輕甲,麵容俊朗,氣度沉凝,嘴角含笑的青年將領諸葛光。
在他們身後,則是一群穿著各異夷人服飾的首領,為首一人,身材魁梧,麵容粗獷,眼神複雜,既有敬畏,又有幾分好奇和拘謹,正是蠻王孟獲。
道路兩旁,早已是人山人海,萬頭攢動。百姓們簞食壺漿,歡呼雀躍,將鮮花和彩帛拋向凱旋的勇士。
“大漢萬歲!”
“陛下萬歲!”
“諸葛將軍威武!”
“趙將軍威武!”
聲浪一波高過一波,直衝雲霄。
孟獲和他身後的南中首領們何曾見過這等場麵?看著眼前這座雄偉的城池,看著這如山如海、熱情洋溢的人群,看著那軍容鼎盛、殺氣騰騰的漢軍精銳,他們心中最後一絲不甘和僥幸也徹底煙消雲散,隻剩下深深的震撼和歸附之心。
隊伍緩緩通過歡呼的人群,來到北門外早已搭建好的高大祭壇和點將台下。
劉禪身著最隆重的禮服,在諸葛亮及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登上了點將台。鼓樂齊鳴,儀仗森嚴。
“臣,諸葛光趙雲)!奉旨南征,今已平定南中,蠻王孟獲率眾歸附!特此交令,恭請陛下聖裁!”諸葛光和趙雲在台前下馬,單膝跪地,聲音洪亮。
在他們身後,以孟獲為首的南中首領們也齊刷刷地跪倒一片,用生硬的漢話高呼:“罪臣孟獲等),率南中各部,歸順大漢皇帝陛下!願永為藩屬,世世代代,不敢複叛!”
劉禪看著台下黑壓壓的人群,看著風塵仆仆卻難掩興奮的諸葛光和趙雲,看著那些終於低下驕傲頭顱的南中首領,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這就是我的江山!這就是我的臣民和…嗯,新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