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九年的秋風尚未完全吹散隴右夏日的餘溫,一封來自丞相府的緊急奏報便已呈遞至劉禪的禦案前。奏報的內容讓劉禪精神一振——原定於建興十一年完成的第二個五年規劃,因各項事業推進神速,竟提前兩年,在建興九年秋便已超額達成!
諸葛亮在奏報中詳細陳述:“陛下,自建興七年規劃實施以來,臣等夙夜匪懈,賴陛下洪福,將士用命,萬民協力,各項要務皆超預期完成。臣以為,不必拘泥於原定時限,當以此豐碩成果為契機,順勢而為。”
劉禪迫不及待地展開那厚厚的彙總文書,目光掃過那一行行令人振奮的數據:
國力之基,堅如磐石:
疆域穩固:益州與隴右四郡融合之速遠超預期,通過大規模移民與軍屯、民屯並舉,隴右人口較五年前激增一倍有餘,昔日邊陲已成繁華之地。
倉廩充實:連續三年風調雨順,加上交州海鹽、隴右新糧的穩定輸入包括係統穩定的糧食獎勵),國庫儲備已充盈至可支撐大軍三年高強度作戰!
人才鼎盛:“彰善之舉”深入人心,破格擢升已成常態,係統人才在水利、工巧、算學等領域形成核心力量,官學培養的實用人才也開始嶄露頭角。
技術之利,鋒芒畢露:
軍械精良:連弩完成第三次迭代,偏箱車在隴右地形測試中表現卓越,“猛火油”及相關武器已建立秘密儲備,形成戰略威懾。
民生日用:炒菜、豆油、豆腐普及民間,改良紙張與《大漢公報》覆蓋範圍擴大至隴右主要城鎮,粗砂糖與瓷器開始通過貿易網絡向外輸出。
貿易網絡:以鹽鐵、瓷器、茶葉、絲綢為核心的貿易體係已穩固建立,西通羌胡、西域,南聯交州,東與江東保持商貿,財富與資源源源不斷。
軍心民心,眾誌成城:
軍隊經過針對性強化訓練,特彆是隴右駐軍在實戰演練與協同羌胡防務中戰力飆升,全軍求戰情緒高漲。
民間因生活持續改善與國家日益強盛,對“北伐中原,興複漢室”的認同感達到頂峰,輿論一致,民心可用。
合上文書,劉禪深吸一口氣,眼中精光閃動。五年規劃提前兩年完成!這意味著季漢的實力積累比原計劃更快,北伐的時機,也比預期更早成熟!
十年了,自他來到這個世界,自白帝城托孤,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十年的隱忍,十年的積累,季漢這柄利劍,已非僅僅淬火完成,而是迫不及待要出鞘飲血了!
無需再等!
建興九年冬,元日大朝會。麟德殿內,氣氛比往年更加莊嚴肅穆,一股壓抑不住的熾熱在每一位大臣的胸中湧動。
劉禪身著十二章紋冕服,頭戴十二旒冕冠,威儀日隆。他目光掃過下方濟濟一堂的文武,直接拿起禦案上那卷象征第二個五年規劃提前圓滿成功的總覽文書,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眾卿!建興七年,朕與丞相定下第二個五年之期,欲使我大漢國力再上層樓!然,賴眾卿同心,將士用命,萬民協力,此五年之謀,竟於今日——建興九年秋,提前功成!”
大殿內響起一陣壓抑著的驚歎和喜悅的騷動。
劉禪的聲音繼續高昂:“這意味著,我大漢積蓄力量之速,遠超預期!這意味著,我大漢複仇雪恥之日,可以提前!這意味著,先帝遺誌,興複漢室之偉業,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他的話語如同戰鼓,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如今,我大漢倉廩豐實,兵甲精良,民心歸附,將士驍勇!曹魏占據中原,倒行逆施,天命已失!昔日我大漢力有未逮,不得不隱忍蓄力。然今日——”
他猛地將手中文書放下,斬釘截鐵,聲震殿宇:
“時機已至,不容錯失!北伐中原,劍指長安,正其時也!”
“轟!”
積蓄已久的情感與力量瞬間爆發!整個麟德殿被山呼海嘯般的聲浪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