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冬日,纏綿病榻許久的先帝終究未能熬過那個寒冷的季節,龍馭上賓。而皇後在得知皇帝駕崩的消息後,積鬱成疾,一病不起,沒過幾日,也追隨而去,帝後相繼離世,舉國哀悼。
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先帝遺詔和眾臣擁戴下,皇太子蕭靖淵於靈前即位,承繼大統,成為新帝。他尊先帝皇後為母後皇太後,追封自己的生母德妃為聖母皇太後,晉封沈貴妃為皇貴太妃,宸妃為宸太妃,分彆移居壽康宮、永寧宮、安樂宮頤養天年。
在登基大典這至關重要的一天,蕭靖淵做了一件讓朝野上下為之震動的事情——他同時舉行了隆重的封後大典,親自將太子妃林薇冊立為皇後,讓她與自己並肩,接受百官朝拜。
此舉立刻引來了部分守舊大臣的強烈諫言。以幾位禦史和老臣為首,紛紛上書,言辭懇切又帶著固執:“陛下!皇後乃一國之母,當為天下婦人表率。太子妃林氏入主東宮多年,至今無所出,於子嗣有虧,恐難當此重任啊!”更有甚者,借此機會大力諫言,“懇請陛下以國本為重,廣納賢德妃嬪,充實後宮,為皇室開枝散葉,方能穩固江山社稷!”
麵對這些奏章和朝堂上的當麵勸諫,蕭靖淵的態度異常強硬。對於那些言辭激烈的,他當場便冷聲回懟:“朕立後,是朕之家事,亦是國事,朕心中自有考量。皇後賢德溫良,與朕相伴於微時,乃朕唯一屬意之後位人選。子嗣之事,自有天意,豈能因此苛責中宮?”
對於那些暗中串聯、喋喋不休的官員,他則不動聲色地施展手段,或查其家族子弟不法之事小懲大誡,或調動其官職明升暗降,甚至巧妙地讓其後院起火,家宅不寧,無暇再盯著他的後宮之事。他用自己的方式明確地告訴所有人:妄議皇後、乾涉內宮,絕無好下場。
久而久之,滿朝文武都清晰地認識到,這位年輕的新帝意誌堅定,對皇後林薇情深意重,絕不容他人置喙。他推行仁政,勤於政務,在朝堂大事上從善如流,唯獨在立後和納妃一事上,毫無轉圜餘地。漸漸地,再無人敢輕易提及選妃之事,帝後情深,成為了一段朝野皆知的佳話,京中貴女們,無不羨慕皇後。
自蕭靖淵登基以來,除非有極其特殊的政務需要通宵達旦,他幾乎日日都宿在鳳儀宮內。除了在養心殿批閱奏折、召見臣工的時間,他最大的樂趣便是陪伴在林薇身邊。
這日午後,陽光正好,褪去了冬日的凜冽,帶來了初春的暖意。蕭靖淵處理完朝政,便來到鳳儀宮,牽著林薇的手一同到禦花園散步。園中梅花初綻,暗香浮動,雖不及春夏繁盛,卻也彆有一番清雅景致。
蕭靖淵側首看著身旁安靜賞花的林薇,輕聲問道:“小薇,整日在這宮牆之內,你可會覺得煩悶?”
林薇聞言,轉過頭來,眼眸在陽光下清澈明亮,漾開溫柔而滿足的笑意:“怎麼會煩悶呢?阿淵,與我而言,這世間最好的風景,就是有你在身邊。隻要你在,這四方宮牆便是我的天地,一切都好。”她說著,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忽然提起裙擺,像一隻輕盈的蝴蝶,笑著從蕭靖淵身邊跑開幾步。
蕭靖淵被她突如其來的動作弄得一愣,隨即失笑,看著她穿梭在梅樹與亭台之間,連忙急切地叮囑:“小薇,慢些跑,仔細腳下,當心彆摔著了!”
林薇回眸,笑聲如銀鈴般清脆,在寂靜的禦花園中格外動人:“哈哈,阿淵,你來抓我呀!看你今日能否追得上我!”
蕭靖淵看著她歡快的身影,眼中滿是寵溺與縱容,也提步跟了上去,口中配合地笑道:“好,小薇,你可要當心彆磕著了。”
喜歡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請大家收藏:()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