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生活,因為林薇開始參與內勤情報工作,而呈現出一種與之前訓練和外勤截然不同的節奏。這裡沒有槍林彈雨的直接威脅,卻充斥著另一種無形的硝煙——信息的甄彆、真偽的辨析、蛛絲馬跡的串聯,以及隱藏在平靜表麵下的暗流湧動。
她的工作地點,從訓練場和狹窄的臥室,轉移到了安全屋地下深處的一間經過特殊隔音和屏蔽處理的暗室。這裡被稱為“分析室”,空間不大,陳設簡陋,隻有幾張拚接在一起的長條桌,上麵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文件、檔案袋、電報抄錄稿、報紙剪報,以及幾台這個時代算是先進、但在她看來頗為笨重的打字機和密碼機。空氣中彌漫著油墨、舊紙張和一絲若有若無的、用於防潮防蛀的樟腦丸氣味。
陳鋒是這裡的實際負責人。他依舊沉默寡言,但對待工作的嚴謹和專注,讓林薇暗自敬佩。他分配給林薇的任務,最初是基礎性的——協助整理、分類近期從各個渠道彙集而來的海量信息,從中篩選出可能與日方活動、黑衣人勢力、乃至“星隕”、“九鼎”等關鍵詞相關的片段。
這些信息龐雜而瑣碎,有巡捕房的例行通報,有報紙上的社會新聞,有監聽記錄的隻言片語,有碼頭工人的閒談記錄,甚至還有一些看似無關的商業往來賬目。就像是在一堆混雜的沙礫中,尋找可能存在的金屑。
林薇很快便沉浸其中。前世作為文物修複師所培養出的耐心、細致和對細節的敏銳觀察力,在這裡發揮了巨大作用。她不像其他一些初涉此道的人那樣急於求成,而是像對待一件亟待修複的珍貴文物一樣,先將信息按照來源、時間、類型進行初步梳理,建立索引,然後再逐條審閱,尋找其中的矛盾、關聯和異常之處。
她發現,許多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當被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時序下相互印證時,往往會浮現出意想不到的價值。例如,一條關於某日本商社近期頻繁購入特定型號蓄電池的記錄,與另一條關於日占區某廢棄倉庫夜間有異常車輛進出的目擊報告相結合,就可能指向一個秘密的無線電監聽站或者某種需要大功率電源的設備隱藏點。
陳鋒偶爾會站在她身後,沉默地觀察她的工作方法,雖然從不評價,但林薇能感覺到他目光中的認可在逐漸增加。幾天後,他開始讓她接觸一些經過初步篩選的、密級更高的電報截獲內容和部分潛伏人員發回的書麵報告。
這些信息更加敏感,也更加撲朔迷離。林薇從中看到了一個比想象中更為錯綜複雜的上海灘。除了明麵上的日偽勢力和己方力量,還有英美法等國情報機構的暗中角力,蘇聯特工若隱若蹤的身影,青幫洪門等江湖勢力的盤根錯節,以及一些目的不明、身份成謎的獨立行動者比如那夥黑衣人)的活躍。
她就像是一個站在巨大迷宮邊緣的人,之前隻是窺見了其中一兩條岔路,而現在,整個迷宮的複雜輪廓才開始在她麵前緩緩展開。
這天下午,林薇正在分析一份關於日本海軍駐滬部門近期人員調動異常的報告,試圖將其與之前破譯的父親筆記中提到的某個日期和方位進行關聯,陳鋒拿著一份薄薄的、封麵印著紅色“絕密”字樣的文件夾,走到了她的桌前。
“林小姐,”他的語氣比平時更加嚴肅,“這份資料,先生吩咐,交由你分析研判。閱後即焚,不得記錄,不得外傳。”
林薇心中一凜,知道這必然是極其重要的核心情報。她接過文件夾,入手很輕,但感覺卻沉甸甸的。
陳鋒沒有離開,而是站在一旁,顯然負有監督之責。
林薇深吸一口氣,打開了文件夾。裡麵隻有寥寥幾頁紙,並非具體的情報內容,而是一份……計劃綱要。標題是幾個遒勁有力的毛筆字——《“驚鴻”計劃初步研判與風險評估》。
“驚鴻”計劃!
林薇的心臟猛地一跳!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接觸到沈驚鴻背後那個龐大組織的核心行動名稱!而且,這個計劃的名字,竟然與沈驚鴻本人的名字如此契合!這絕非巧合!
她強壓下心中的激動,仔細閱讀起來。
計劃書的內容言簡意賅,甚至有些語焉不詳,顯然是經過高度概括和加密的。但結合林薇已有的認知,她還是從中解讀出了令人震驚的信息:
第一,“驚鴻”計劃的核心目標,並非簡單的對日情報戰或破壞活動,而是——定位、確認並最終“控製”或“確保”那個被稱為“九鼎之秘”的、可能存在的上古遺存或能量源!計劃書中用了“確保華夏氣運根基不失”這樣的字眼,其戰略高度和潛在影響,遠超常規的軍事或政治鬥爭!
第二,計劃目前處於初步階段,主要任務是搜集、破譯一切與“九鼎”、“星隕”、“密鑰”相關的線索。父親林翰文的發現,被列為計劃啟動的關鍵誘因和初始情報來源之一。計劃書中明確提到,“林氏遺稿及關聯物指木匣)為關鍵突破口,需全力追查、保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計劃麵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除了來自日方“櫻”機關等明麵敵人的激烈爭奪,還有來自“第三方未知勢力”明確指向搶奪木匣的黑衣人及其背後主使)的嚴重威脅。計劃書特彆強調,該第三方勢力“行動詭秘,手段狠辣,意圖不明,危險等級極高”。同時,計劃也提及了來自“內部其他派係及國際勢力”的潛在乾擾和覬覦,措辭謹慎,但暗示了形勢的複雜性。
第四,計劃書中提到了幾個關鍵節點和下一步行動方向:其一,全力救治並確保秦守仁的安全,爭取其合作,解讀更多古老符號的含義;其二,追查黑衣人勢力及其搶奪木匣的目的;其三,利用已獲得的“星隕之鑰”碎片顯然指的是那枚古玉璧,計劃書認為它已成功“投放”至山口處,可作為後續追蹤的誘餌),順藤摸瓜,尋找其他碎片及“鎖”的所在;其四,加強對東北地區異常活動的監控,核實父親筆記中關於“礦藏”、“信號”等線索。
最後,在風險評估一欄,用朱筆醒目地標注著:“此計劃關乎國本,然亦如履薄冰,一步踏錯,恐引滔天之禍。執行人員需兼具忠誠、能力與……犧牲之覺悟。”
寥寥數頁,信息量卻龐大得驚人。林薇合上文件夾,久久無言。她終於明白,自己卷入的是一個何等宏大而又危險的旋渦。“驚鴻”計劃,更像是一場圍繞著虛無縹緲卻又可能真實存在的“國運”而展開的、超越時代的隱秘戰爭!
而她林薇,因為父親的遺澤和自身的特殊無論是穿越還是與符號的共鳴),從一開始就被置於了這個計劃的關鍵位置。
“看完了?”陳鋒的聲音在一旁響起。
林薇點了點頭,將文件夾遞還給他。陳鋒接過,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徑直走到角落的一個特製鐵皮火盆旁,劃燃火柴,將那份絕密文件點燃。橘紅色的火焰跳躍著,迅速吞噬了紙張,化作一小堆灰燼。
“先生讓你看這個,是讓你明白,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意義何在。”陳鋒轉過身,看著林薇,眼神依舊沒什麼波動,但語氣卻帶著一種沉重的力量,“也讓你知道,你肩上擔著什麼。”
“我明白。”林薇的聲音有些沙啞。她確實明白了。之前的種種疑惑、危險和掙紮,此刻都有了一個清晰的指向。她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而是“驚鴻”計劃中,一枚或許微小,但卻至關重要的齒輪。
“關於那個第三方勢力,”林薇想起計劃書中的描述,問道,“除了搶奪木匣和博古齋外的襲擊,還有其他線索嗎?”
陳鋒沉吟了一下,似乎在選擇可以透露的信息:“我們排查了近期上海及周邊所有異常的人員流動、資金往來和黑市交易。發現有一股來源不明的資金,通過極其複雜的渠道,在暗中收購一些……很特彆的東西。”
“什麼東西?”
“與古代祭祀、星象、風水,甚至是一些……傳說中能溝通天地、蘊含特殊能量的‘法器’有關的物品,無論真假。”陳鋒的眉頭微蹙,“而且,他們對帶有類似你父親筆記和那玉璧上符號的東西,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興趣,出價極高。行事風格,與那夥黑衣人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