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暗室籌謀與渝州迷霧_驚鴻照影落絮無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驚鴻照影落絮無聲 > 第229章 暗室籌謀與渝州迷霧

第229章 暗室籌謀與渝州迷霧(1 / 2)

上海,法租界,杜公館。

房間內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與傷藥氣味,與窗外浮華喧囂的夜上海格格不入。沈驚鴻靠坐在床頭,背後墊著柔軟的枕頭,儘可能減輕傷口受壓帶來的隱痛。他手中沒有書報,隻是靜靜地看著天花板上繁複的石膏紋路,眼神銳利而清明,如同蟄伏的獵豹,在休憩中積蓄著下一次撲擊的力量。

這短暫的七十二小時庇護,是杜月笙還的人情,也是他沈驚鴻絕境中搶來的喘息之機。他必須利用這每一分每一秒。

身體在藥物和充足食物的滋養下,恢複的速度超出預期。傷口雖然依舊猙獰,但炎症已退,開始收口結痂,劇烈的疼痛被一種更深沉的、骨骼肌肉修複的酸脹感取代。更重要的是,連日來因囚禁、刑訊和逃亡而損耗殆儘的體力與精力,正在一點點重新彙聚到這副飽經摧殘的軀殼內。

但這還遠遠不夠。他需要的不僅是身體的複原,更是一個清晰可行的、能夠扭轉乾坤的計劃。

趙德明是“影武者”,這是柳如煙用巨大風險確認的信息。瑞士銀行的賬戶“zhaoing”是老金那邊傳來的線索。而最關鍵的、可能包含直接交易記錄或通訊證據的微型膠卷,按照柳如煙最後的信息,應該還在76號機要室,或者……在她自己身上?她是否成功將其轉移或藏匿?她如今是生是死?

這些都是未知數,如同迷霧籠罩在黃浦江上。

他現在孤立無援。組織內部,趙德明必然利用職權編織了一張針對他的羅網,任何貿然聯係都可能是自投羅網。昔日可信的戰友、同僚,在“叛徒”罪名和高壓之下,是否還能保持信任?他不敢賭。

杜月笙這邊,人情已清,界限劃明。三天後,他必須離開,不能再指望這裡的庇護。

那麼,破局的關鍵在哪裡?

沈驚鴻的指尖在柔軟的絲綢被麵上無意識地劃動,腦海中如同高速運轉的沙盤,推演著各種可能性。

第一,拿到膠卷。這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但76號如今必然是龍潭虎穴,戒備森嚴,硬闖無異於送死。柳如煙如果還活著,可能被嚴密關押,甚至已經遇害。如果膠卷還在機要室,趙德明肯定早已派人翻了個底朝天。

第二,拿到瑞士銀行的流水。這是經濟鐵證。但這需要極強的國際金融渠道和關係,遠非他現在一個通緝犯所能及。老金和顧言笙那邊不知進展如何,而且重慶方麵顯然也承受著巨大壓力。

第三,找到趙德明與“櫻”機關聯絡的其他證據。這需要潛入趙德明的私人領域,或者策反他身邊的人。難度同樣極大,趙德明必然加倍警惕。

似乎每一條路都被堵死。

但沈驚鴻並沒有絕望。多年的地下工作生涯告訴他,越是絕境,越要冷靜,越要尋找那看似不可能中的一絲縫隙。

他的思路開始轉向另一個方向——借力。

借誰的力?誰能無視趙德明在內部的權勢,又有能力且有動機去查證此事?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兩個人影:區長馬漢卿,和那位總部派來的李特派員。

馬漢卿資曆老,雖有些官僚,但並非大奸大惡之徒,更看重自身權位和局麵穩定。趙德明若真是日本間諜,並且事情敗露,對他這個區長而言是重大失察,他定然不願看到。而且,自己逃跑前那一聲吼,馬漢卿是聽到了的,心裡不可能沒有疑慮。

李特派員代表總部,立場相對超脫,其任務就是查清“利劍行動”失敗真相。自己當眾指證趙德明,等於將了他一軍,他若想有所作為,查明真相,趙德明就是他繞不開的坎。

或許……可以從他們身上尋找突破口?不一定直接接觸,但可以利用他們與趙德明之間必然存在的猜忌和製衡。

還有一個可能借用的力量——輿論。他想到了林薇。以薇的聰慧和決絕,在得知自己出事後,絕不會坐以待斃。她是否已經在重慶掀起了波瀾?如果外界,尤其是重慶高層,對76號發生的事情產生了廣泛質疑,那麼馬漢卿和李特派員麵臨的內部調查壓力就會增大,趙德明想要一手遮天就沒那麼容易。

思路漸漸清晰。他目前無力強攻,隻能智取,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和外部可能形成的壓力,為自己創造機會。

首要任務,是在離開杜公館後,找到一個比這裡更隱蔽、更安全的落腳點,並能與外界至少是重慶方麵)建立單向聯係,了解局勢發展。

其次,要設法確認柳如煙的生死和膠卷的下落。這需要極其謹慎的試探,或許可以通過監視76號相關人員的外圍活動,或者利用上海灘其他非官方渠道的消息網絡。

最後,耐心等待時機。等待趙德明自己露出破綻,等待內部矛盾激化,等待外部壓力產生效果。

這是一個被動的、需要極大耐心的策略,但也是目前情況下,生存與反擊並存的唯一可行之道。

他看了一眼床頭櫃上的座鐘,時間在靜默中流逝,距離三天之期,隻剩下最後十幾個小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必須儘快確定離開後的藏身之處。法租界雖相對安全,但杜月笙的勢力範圍他不能再停留。公共租界?南市?閘北?哪裡才是趙德明勢力相對薄弱,又便於隱藏和獲取信息的地方?

他的大腦如同精密的上海地圖,開始篩選一個個可能的區域和角落。

重慶,林薇住所。

王主任的到訪如同在密不透風的囚籠上鑿開了一道縫隙。樓下的看守減少了大半,雖然行動仍受限製,電話線也未恢複,但那種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總算減輕了些許。

翠兒出門采買帶回來的消息也多了起來。街麵上關於“上海抗日誌士蒙冤”的議論似乎並未平息,反而在各種茶樓、酒肆、學校的角落裡發酵,隻是不再像之前那樣公開,轉入了地下。甚至有一些學生團體,在私下傳閱著油印的、內容更加尖銳的小冊子。

林薇知道,這是輿論的力量在持續發揮作用。王主任那句“安靜地等待也是一種力量”,或許正是暗示這股暗流已經引起了更高層的注意,讓她不必再冒險衝鋒,以免成為被首先掐滅的火苗。

但她無法真正安靜下來。對沈驚鴻的擔憂,如同無數細小的蟲蟻,日夜啃噬著她的心。他逃出來了嗎?傷勢如何?在哪裡藏身?有沒有食物和藥品?

每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都讓她坐立難安。

她試圖通過翠兒,看能否聯係上老金或者顧言笙,但都失敗了。老金仿佛人間蒸發,顧言笙也音訊全無。他們很可能都鑽入了更深的地下,或者遇到了麻煩。


最新小说: 大明衛 大明第一戰神 抗戰:神級狙擊手絕地反殺 詭神密語 讓你回高三奮鬥,你卻做空股市? 鬼吹燈之昆侖神宮新篇 抗戰:隊伍拉起來後,老李人麻了 大唐劍聖錄 變身傭兵以為佬,實則人妻當到老 廢柴覺醒:開局獻祭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