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秦誌明書記“一年之期”的軍令狀就像懸在頭頂的鐘,滴答作響,時刻提醒著林傑,時間不等人。
省衛健委的小會議室裡麵,煙霧繚繞。
“醫防融合”專項工作組的核心成員都在,林傑打破沉默,目光掃過在場的衛健委乾部、試點醫院代表、疾控中心負責人,還有他特意請來的信息技術團隊領頭人:
“都說說吧,‘醫防融合’,這第一刀,往哪兒切?”
負責基層衛生的副處長率先開口,語氣帶著慣常的彙報腔:“林主任,我覺得可以從健康檔案電子化入手,先把基礎打牢,逐步推進…”
“打基礎?我們還有時間慢慢打基礎嗎?”林傑打斷他,手指敲了敲桌麵,“秦書記等著看的是突破,是樣板!一年,彈指一揮間。”
疾控中心的老陳扶了扶眼鏡,謹慎地說:“那…是不是從傳染病監測網絡強化開始?這是我們疾控的強項,也容易出成績。”
林傑搖頭:“傳染病有突發性,平時顯現不出‘融合’的持續價值。我們要找一個能長期體現‘防’與‘治’結合效益,又能讓老百姓和領導都直觀感受到的切入點。”
一直沉默的信息技術團隊負責人,一個三十多歲、戴著黑框眼鏡、名叫周偉的博士抬了抬手:“林主任,各位領導,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林傑示意他。
“我們可以從‘慢性病管理’切入。”周偉語速不快,但條理清晰,“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基數巨大,病程長,需要長期隨訪和管理。目前的情況是,醫院隻管開藥、看急性發作,疾控和社區想管,但拿不到醫院的核心診療數據,隻能做最基礎的隨訪,效果有限。如果能把醫院的診斷、用藥數據,和社區的隨訪、健康乾預數據打通,實現對每一個確診患者的全程、精準管理…”
他看到林傑眼中閃過的光,繼續道:“這不僅能有效控製病情,減少並發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更能直接降低醫保支出,減輕大醫院門診壓力。數據價值巨大,效益也最容易量化體現。”
林傑身體微微前傾:“打通數據…說得輕巧。醫院的電子病曆係統,那是人家的命根子,會輕易給你?”
周偉推了推眼鏡:“這就是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能直接要原始數據,那涉及隱私和安全,醫院肯定抵觸。但我們可以嘗試用‘聯邦學習’這類前沿技術。”
“聯邦學習?”旁邊一位醫院代表皺起眉,“聽起來很高深,具體怎麼操作?”
周偉解釋道:“簡單說,就是一種分布式機器學習技術。模型可以分彆部署在醫院和疾控或社區的服務器上。數據不用離開各自的原單位,隻在本地進行計算和模型訓練,然後交換加密後的模型參數更新,最終共同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全局預測或管理模型。比如,我們可以建立一個預測糖尿病患者並發症風險的模型,醫院用它的診療數據訓練,社區用它的隨訪和生活乾預數據訓練,雙方數據不出門,但模型能力共享提升。這樣,既挖掘了數據價值,又從根本上保障了數據安全和各方權益。”
會議室裡安靜下來,幾個醫院代表交換著眼神,顯然在掂量這套說辭的可行性。
林傑沉吟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好!就從這個‘慢性病管理’啃起!這是塊硬骨頭,但啃下來了,肉也最香!”
他看向周偉:“周博士,你們技術團隊,儘快拿出一套基於‘聯邦學習’的慢性病管理平台技術方案,要具體,要有可操作性。”
“明白,林主任。”周偉點頭。
林傑又看向省人民醫院分管信息的劉副院長說:“老劉,你們省醫,必須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參與進來。你們的數據量最大,最有代表性。”
劉副院長臉上立刻現出為難的神色,搓著手:“林主任,這個…想法是很好,我們也絕對支持。但您知道,醫院的數據安全是紅線,尤其是患者隱私,萬一出點紕漏,誰也擔待不起啊。而且,his係統是咱們的命脈,跟外部係統對接,需要經過嚴格的論證和測試,院裡…院裡恐怕需要時間研究。”
“研究?”林傑看著他說:“老劉,我記得省醫的信息化建設,當年還是我牽頭搞的。裡麵的門道,我不說全懂,也清楚七八分。安全問題可以用技術解決,關鍵是願不願意邁出第一步。省醫是我的老單位,也是全省醫療機構的龍頭,這個頭,你們不帶,誰帶?”
劉副院長額角有點見汗,避開林傑的目光,含糊道:“是,是,林主任,我們一定…一定認真研究,儘快給您答複。”
林傑知道,這“研究”兩個字,裡麵學問大了,拖上三五個月甚至一年半載都正常。但他沒再逼問,隻是點了點頭:“好,我等你們研究的結果。散會!”
眾人起身離開,劉副院長幾乎是逃也似的快步走了出去。
王鑫湊到林傑身邊,低聲道:“主任,我看劉院那態度,有點懸啊。連省醫都這個德行,其他醫院估計更夠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傑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眼神冷峻:“意料之中。觸及核心利益了嘛。醫院靠著信息不對稱和患者粘性賺錢,你把數據共享了,把患者管理得更健康了,去大醫院的次數少了,等於動了他們的奶酪。”
“那怎麼辦?硬壓?”王鑫問。
“光壓不行,壓而不服,後患無窮。”林傑轉過身,“得讓他們看到好處,或者…感覺到不做的壞處。”
他拿起手機,撥通了梁啟華院士的電話,恭敬的說:“梁老,我,林傑。有個技術問題想請教您一下,關於‘聯邦學習’在醫療數據共享中的應用…”
他需要最權威的聲音,來增加這套技術方案的分量,也需要借助梁老的影響力,給省內這些“醫療諸侯”們施加一點無形的壓力。
晚上回到家,已經快十點。蘇琳給他熱了碗湯,看他一臉疲憊,心疼地問:“遇到難題了?”
林傑揉了揉太陽穴,把會上省醫劉副院長的態度說了。
蘇琳給他盛著湯,說道:“醫院擔心數據安全,也正常。畢竟現在泄露事件那麼多。你得想辦法讓他們真正放心。”
“技術上是能解決的,關鍵是人的顧慮。”林傑喝了一口熱湯,感覺胃裡舒服了些,“而且,這不隻是安全問題,更多的是利益問題。數據壟斷帶來的好處太大了。”
“那你準備怎麼破這個局?”
“先禮後兵。”林傑放下碗,“讓周博士他們把技術方案做得無懈可擊,請梁老這樣的權威背書。同時,也得讓醫保局那邊配合,看看能不能在支付政策上,給積極參與‘醫防融合’的醫院一些傾斜。軟的硬的,都得來。”
蘇琳點點頭,又提醒道:“你也彆太急了,欲速則不達。省醫畢竟是你起家的地方,關係鬨太僵也不好。”
“我明白。”林傑歎了口氣,“但有時候,就是這些老關係、老單位,反而最難推動。他們覺得跟你熟,可以講講條件,拖一拖。”
他靠在沙發上,閉上眼。
腦海裡浮現出省醫那些熟悉的科室和麵孔。
他知道,這場“醫防融合”的攻堅戰,第一個難啃的骨頭,恰恰來自他曾經最熟悉的地方。
這第一步,該如何踏出去,才能既打破僵局,又不至於讓自己腹背受敵?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